国学的生活方式(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00:37 精品购物指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以国学的方式生活 文绉绉的

  以国学的方式生活 文绉绉的

  易中天、于丹、红楼海选、《品三国》、《论语》……近段时间,这些名词总会浮现在我们面前,仿佛在诏告天下:国学时代回来了。就像我们走在喧闹繁华的大街上,不经意间拐进了一条文气氤氲的小巷,森森柏树、石碑林立,顿感历史与文化滚滚而来。

  也许正是这种不经意,我们被国学击中。正如于丹所言,《论语》之于她,早已变成一种生活方式。那国学之于我们,是否也早已融入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呢。

  何谓国学,众说纷纭,较为能达成共识的观点是,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也许是借了国学之风,在京城白领中,读私塾、学刺绣、着汉服、拍戏妆照等又成为新一轮时尚。在某个周末的午后,在一家窗明几净的小店里,你偶然发现,几位衣着入时的女子只顾埋头飞针走线;或是在国子监的某条胡同里,不时地发出琅琅的诵诗声;在朋友的婚礼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汉服秀正在上演……对于这一切,你都不必惊奇,因为,国学已经闯入生活,每一处细节都意味深长,让一切都变得文绉绉的。

  瞿玮

  戏妆 放下身段圆童年梦

  曾几何时,我多么痴迷地看着戏台上翩翩起舞、飘飘欲仙的美丽女子,梦想着自己也能头戴凤冠、长袖善舞。然而,当时正是艺术照风行的时候,穿戏装,只是一个梦而已。时隔多年,因为国学的复苏,让戏装照也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为了圆梦,我也粉墨登场一回吧。

  照戏装很好玩,你可以在画册上先挑选自己喜欢的造型,比如说英姿飒爽的刀马旦,或是青衣,或是花旦,只要你喜欢都可以梦想成真。选好造型后就是盘头和上妆了,一切都很神奇。老师先用发带勒了头,揉油彩、胭脂,帮我把脸抹了。用黑油彩勾眼,眼皮、眼线、眼角。脸勾完,贴上鬓发,用带子勒住头脸,眼角也吊上去,拿黑纱巾代替假发,包住头,垂发是拿黑尼龙绳做的,留两绺搭在胸前,其余甩在后面……深谙化妆之道的我,竟然看呆了,如此纷繁复杂,却又让人如醉如痴。

  戏妆的化妆时间很长,大约需要3小时左右,穿行头又是件费时费力的事。扮青衣还好些,倘若是刀马旦,行头非常沉,穿起衣服就像戴上枷锁一般,四肢都是僵硬的,就别提舞台上演员还要连唱带打,现在想想真是不容易。

  拍照时,老师还要从旁细心指导,如何亮相,怎样摆姿势,一招一势都颇有章法。拿着照片给朋友们看,从大家羡慕的眼神和跃跃欲试的表情里,我看到了大家的梦想。

  私塾 一脉馨香远播如兰

  关于私塾,我们调侃最多的是先生的迂腐,抨击最多的是体罚的残酷。当我们走出学校,脱离开了带有强迫学习性质的环境之后,我们竟然开始怀念私塾——这种即发起即组织即成课的授课方式。于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又听到了最文雅的关于私塾的说法:自《千字文》中来,似兰斯馨,欲以国香譬喻各种古典文化神韵,一脉馨香远播如兰。

  斯塾

  此“斯塾”非彼私塾,不以功名进考为目的,不以求学入榜为目标。不是印象里古板的集体朗诵,不是强记硬背,先生在台上讲,学生在桌边听,就是这么简单。课堂之上,笔记亦可,录音亦可,只听讲冥想亦可。授课内容从中国古典文学到外国文学,从古典建筑学到书法赏琴,内容并非艰涩难懂,从某种程度上说,某方面的某些知识针对某个人来说,可能是加强,可能是普及。

  子曾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又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再曰,三人行必有吾师。

  用这三句话来概括国子监胡同里一承茶舍的“斯塾”再合适不过。“斯塾”在一承茶舍落户一年有余,每周日上午10点至12点授课。以前的老师是“斯塾”的创办者,现在又有长期来“斯塾”上课的人从学员身份转化成为老师。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这个道理。“斯塾”每周授课内容不同,有时候是纯正的国学,有时候是外国文学。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在两个小时的上课时间里,与那些纯正的艺术相接触都是美事一件。肯在那里坐上两个小时的人多数对国学或者其他文学艺术有些了解。而成年人的私塾与少年私塾不同的是,它起到的复习的深刻作用比普及作用更加强烈。每节课结束之后,上课的人通常不会立即散去,而是围坐在一起讨论刚才所听到的、想到的,气氛比捧书苦读去考学的时代还要热烈,朋友就是在这种志同道合的碰撞中结交的。

  地址:国子监胡同一承茶舍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