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特殊的生理营养备忘录(图) |
---|
http://eat.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08:20 京华时报 |
-数字链接 据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中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65岁以上人口逾1亿人,占总人口数的7.7%。然而,我国老年人目前的健康问题却不容乐观。2004年10月发布的《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贫血患病率竟高达21.5%;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389mg,不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的50%。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更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长期缺乏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容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比如老年人较易患的白内障就是由于体内缺乏VitC、VitE、VitA、β-胡萝卜素、硒等多种抗氧化营养素。 当越来越多的营养品被贴上“婴儿专用”的标签,中老年人的营养问题却似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年过五十,老年人的营养补充单靠食补真的就够了吗?下文中,一位老太太和她的女儿将把她们的亲身体验与大家分享。 -专家有话说 -解读一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在秋冬季节进补的养生习俗。适时进补,增加多种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摄入和存储,在一定程度上使身体机能较好地进入到最佳状态,有效调节和改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秋冬进补的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相比以前缺衣少食、营养缺乏的年代,现代人的食物已经非常丰富,平时也不缺乏鸡鸭鱼肉,营养状况也有了很大改观。因此,现代社会秋冬进补,应该根据自身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科学进补。 老年人常秋冬进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坚持科学均衡的膳食基础上,还需要注意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帮助抵御多种慢性疾病的侵袭。这主要归因于老年人本身的生理机能的变化以及中国传统的烹饪方式。 -解读二 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有效吸收,依赖于身体各个器官“通力合作”。然而,进入中老年期,人体的各器官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尤其是消化和代谢功能,直接影响到营养物质的吸收,致使许多老人吃得再多也无法吸收,各类营养素依旧缺乏。 ★牙———牙口不好,营养容易溜走。中老年人牙齿易脱落,导致咀嚼能力下降,食物无法充分同唾液混合,影响营养素的全面吸收。 ★肠胃———老年人的消化机能逐渐退化、各种消化液的分泌减少、消化酶的活性下降、胃肠道吸收功能下降。许多老年人伴有胃肠动力障碍,导致胃口变差,进食量减少。 -解读三 由于老年人通常易患多种慢性疾病,而某些慢性疾病往往会增加对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的需求量。例如: ★心血管疾病:B族维生素包括叶酸,维生素B6和B12,能够降低血液中的一种损伤血管的物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从而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白内障:白内障的发生与老年人抗氧化能力降低有关。老年人由于抗氧化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无法充分清除氧自由基,过多的氧自由基会损伤眼球的晶状体,引发白内障。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C、E、硒、锌等能够帮助消除过多的自由基,保护晶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