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寺小吃与大河奔流 | ||||||||||||||||
---|---|---|---|---|---|---|---|---|---|---|---|---|---|---|---|---|
http://life.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10:30 新浪生活 | ||||||||||||||||
新浪网友:一杯茗茶 跟他说,晚上想回学校那边走走。吃什么呢?护国寺清真小吃吧。 两人分别从东从西,搭不同的车,驶向同一方向。路上都是一波三折,我走了两大段路,打了两次车,迟到就迟到吧,堂皇地享用这这种自由,乐得沉沦,懒散地欣赏光阴地指间溜走--要怪,就怪这城市到处是教人流连的旁骛。 站在见面的地点--什刹海体校门口等他,有一点初初约会的喜悦,看着车来车往后那片城墙,我喜欢,如果不是修葺过,西边那片斑驳的旧红墙,我更喜欢。他穿过马路,总是一眼能看到,无论多少人流。 不走那片海,太喧闹了,刚刚经过的时候,眉头都皱了起来。还是这条路上安静,拓宽了,龙头井的副食店早没了,以前我和小D总在那里买牛舌饼的;对面那家小小牛肉拉面馆和褡裢火烧也早销声匿迹了,只有学校还在。他是最好的聆听者,总耐心听我讲过去的故事:第一次喜欢北京的冬天,就是在这学校里,凌晨十分抱着书从教室出来,站在后花园的拱门口前,清冷月亮从天空撒下银色的光,笼罩着那些孤寂的树和年轻的我…… 学校对面的操场还那样,边上还是卖煎饼的小门脸,再边上是“川流不息”的川菜馆子,以前也是川菜馆呢,只是东家不知道换了几茬了…… 后海与这里是不同的世界,十二年过去了,这条路--定阜街,还是老样子。路口的护国寺副食店还在,以前门口这里卖硕大的菜包子,那时流行的八珍烤鸡老在玻璃橱里闪着诱人的光泽,让人垂涎欲滴……略与时代脱节的东西我都有种说不清的亲切,好象薄薄的雾,等你撩开,拾起那若干年前的遗香。好多人晚上抛头露面地坐在外面纳凉、天南海北地聊,象做着对路人无言的挽留,千年万年与一刹那似乎没有了分别。他牵着我的手,在小小窄窄的路上散漫地走,内心是沉静和热烈,以前感情总要撕心裂肺的痛才刻骨铭心,现在折回头却喜欢,这看似平淡的路途…… 我们都饿了,途中几次差点经不起诱惑进了别家,还是坚持住了。 护国寺清真小吃店里: 羊肉烩面、羊杂碎、爆肚、莲子粥、肉夹馍、枣卷果、糊塌子、豌豆黄、开口枣,一样一点,分享最有趣。喜欢莲子粥,糯米做的,一点甜的凉丝丝;喜欢爆肚,脆脆地爽口;喜欢枣卷果,红枣裹的山药泥,一两颗软软的花生;喜欢豌豆黄,有几颗小碎的豌豆粒,在齿间细细地嚼,喜欢……不到四十块钱,吃不完就已经很饱了。出门时又看了看张国荣在这里的旧照,眼带桃花,那样温和的笑,“上次来的时候他还没……”心里惊了一下。 对面--“河间驴肉火烧”,小孩心性起来,说要买两个带回去做明天的早餐,伙计熟练地剁着驴肉,把小长方的火烧切开填进去,浇汁。 拿在手里烫烫地,忍不住咬了一口,香满口!太好吃了!下次来就专吃它吧……抬眼,看见他笑“你眯了我5块钱!刚刚那个烧饼才5块钱,剩下的5块放进你钱包了……”我大笑,又认真地看着他说,“我不要大河奔流了,我要细水长流……” 听过一首歌叫“秋天里的一棵树“?但愿我们是这样的两棵树,平静地站在路旁,看这花花世界车如流水马如龙,看这世界的所有人…… 如需转载,请与新浪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