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苗山的秋天 苗山的美食

http://life.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09:33 新浪生活

  新浪网友:女声女色

  石头鱼火锅

  苗山的秋天,稻黄鱼肥。

  丰收欢宴上最为诱人的无疑是石头鱼火锅。

  首先做火锅的鱼就很特别。苗寨山高水寒,一年只种一茬水稻。春天苗家人耙好田,插好秧,就把一种小鱼放养到田里。小鱼往来游弋于水田,食田里的浮萍。到了禾苗抽穗的时候,它们便改食掉下来的禾穗,因而得之一个动听的名字——禾花鱼。

  稻子熟了,鱼也肥了。

  苗家人便用网或且蔑笼,将活蹦乱跳的禾花鱼捕捞出水。捕捞上来的鲜鱼多半是三、四指大,肉质细腻,刺少,十分鲜美。估计这和苗山的气候水质有很大关系,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苗家人种水稻时,极少象山外一样大面积的施放农药化肥。

  做火锅时,先将鱼清理完,接下来架好火盆,然后再把鱼放到炭盆上细细烘烤。看着鱼慢慢地变干变黄,鱼香飘散萦绕,令人垂涎,真是一个十分惬意的过程。这时有经验的阿嬷就会提醒我们,不要把鱼烤得太熟,七八成才是最好的。

  鱼烤好了,以为很快就能下箸,那就错了呢。

  我们烤鱼的时候,阿叔在旁边的灶膛里也生起了火,灶上放一个盛满了水的盆。水开后,他不断把从田坎上采摘得来的十几种野菜,依次放入盆里,慢慢地煮着。这时,看到阿叔拿来几块E卵石,往通红的灶膛里一扔。好奇得我们连问这石头的用处,阿叔偏神秘的笑着不告诉我们。

  锅终于端上桌了。只见阿叔把几条烤好的鱼放进锅里,脆黄的鱼飘浮在清绿的野菜中间,相为烘托,甚是养眼。我们正想争抢着下筷,却见阿叔夹来了块E卵石,往锅里一投,伴着汤水翻滚的声音,瞬时香气四溢。怔了一会,我们这才赶紧拿起筷子。

  祭了半天牙,才想起阿叔还没和我们说石头的用处。原来,苗族祖先收获的时节,在河滩上摆起欢宴,吹着芦笙,跳起踩堂舞。如果用火烧煮,很快会把鱼煮老煮碎。后来有聪明的苗家人想出一个办法,先把鱼烤得七八成熟,再在河滩上取来石头,烧得滚烫,然后吃的时候把石头投入锅中,既可以保持锅里的温度,又可以增加鱼的鲜嫩。还有更为神奇的是,这石头只能是贝江上游的石头,只有这里的石头耐得了乍然的热胀冷缩,不会碎裂,而且越用越有灵性。

  禾花鱼的鲜美,合着野菜独特的清香,今日记忆所及,仍不由得馋涎欲滴。即使是离开多年,脑海里关于那方土地的无尽意象,仍是如诗如歌如画般的金黄,和一个用心情之镰收获了快乐的季节

  酸鱼

  第一次进村,看见阿妹端来一碗有点暗红色的东西,里面似乎是一条鱼的形状,上头洒落着一些米样的小粒。问了阿妹后,方知这个就是早在进山前就听说了的酸鱼,还真不敢吃。没想到一年后离开苗山时,我已入乡随俗得每餐都要蘸一点酸鱼什么的,才觉得够滋味,须臾的疏离都不习惯了。

  苗家特别钟爱类似酸鱼这样的腌制品。很多少数民都有这样的饮食嗜好。曾和一个朋友探讨过这样的腌制品,他曾在泸沽湖边的摩梭人家里吃过类似的酸鱼。这些少数民族居于深山老林中,与外界联系极为不便,加上气候寒冷,长年不易吃上鱼肉和蔬菜,所以便发明了腌制的技术,以保存收获的鱼和蔬菜。

  苗家的酸鱼,就是主要是以养在田里的禾花鱼为原料的。那些鱼捞上来以后,除了一小部分拿来做石头鱼火锅等鲜吃外,更多的是被制成酸鱼给保存起来。

  酸鱼的制作过程并不繁杂。先是把鱼剖好洗净,放在筛里,拌以适量的盐酒姜和辣椒,然后腌上半天左右,便可装坛。苗家里最为常见的坛子,是那种粗陶烧制的坛子,颇有南方特色,在坛上方有一个盛水的凹槽——叫做坛沿,还有一个内盖和一个外盖。装坛的时候,先把一层煮好的糯米饭铺在坛底,然后放上一层鱼,鱼的上面再放上一层糯米,如此类推,最后压实,盖好坛子的内外盖,给坛沿注上水,以隔绝与外界的空气,防止坛里的鱼氧化变质,基本就算大功告成了。这时候,千万要小心的是不能沾上了油,否则容易使鱼腐坏。

  腌制时间通常在三个月左右就可以吃了,也有腌上三五年以上才吃的。那个朋友说他在泸沽湖吃的酸鱼就是腌了十年的,也没有腐烂变质。

  吃的方法,最普遍的是直接食用。经过足够时间的发酵,当初放进坛子的生鱼都给腌熟了,一些腌得年份久点的鱼甚至骨头都化了,吃的时候不必担心鱼还是生的哦。也有人把酸鱼从坛子里拿出来后,用小火蒸上一阵子,这样吃呢就不会太酸,但会有一点焦糊的味道,颜色也由暗红变得黑乎乎的了,所以我并不太喜欢。

  除了酸鱼,还有酸猪肉酸鸡肉酸鸭肉酸鸟肉酸牛肉,我甚至还吃过腌的酸竹鼠肉酸山蚂拐肉和酸蛇肉。味道除了共有的酸辣香喷和可口开胃外,又各有特色。想起南方人形容自个,只要是背朝天的都敢吃,真是有趣呢。

  打油茶

  刚到苗山就十分热爱这个叫油茶的东西了。一个打字,也用得让人趋奉不已,向往不已。以致于一到了月亮PA上山头,听到阿妹约我们“咦芦哒”(苗语,去打油茶),就不禁心驰神摇的。

  晚上的打油茶,是苗家人一天中最为闲适的时候,也是招待客人一个隆重的仪式。

  通常主人家在吊脚楼的中央生起一个烧得旺旺的火膛,人们便围坐在四周,或闲聊,或唱山歌,或吹芦笙。

  阿嬷则在火膛边上架起一个铁锅,开始炒油茶。最先是炒泡油茶的各种小吃,最常见的是阴米和花生米。在铁锅倒入冷油,然后再投入洗净晾干的大米,然后不停地用锅铲翻炒,直至米粒变得黄灿灿的即可出锅。苗家人把这样炒过的米,叫做阴米。还见过有苗家人把米染成红色黄色很多种颜色来炒,吃的时候五彩缤纷甚是好看。炒米的技十分讲究,炒得不到火候,吃的时候不够香;炒得太过,吃的时候又会有糊味了。阿嬷把炒好的米盛出来放在边上,接着炒花生、黄豆,有时还有芝麻。

  炒好泡油茶的各种小吃,就该炒油茶了。茶叶是苗山上很常见的红茶树叶子。选来做油茶的红茶叶,不能太嫩,嫩则味不够醇厚,不能太老,老则味过涩重。炒好的油茶叶子香脆卷曲。然后阿嬷往锅里倒入水,这是在煮油茶水。煮到一定火候,茶的味道出来得差不多了,把茶叶滤掉,放入一点盐,用盆盛好油茶水。基本的原料就算准备好了,于是开始打油茶。

  打的时候,各人先用一个碗盛好油茶水,然后可以根据各自口味,选取阴米、花生米和黄豆放入油茶水中,便可以吃了。吃的时候,一般要吃上三碗以上,主人才满意。客人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打油茶,就是一碗接一碗地吃,边吃边聊边唱,大概要有两个小时左右主客双方才觉得兴致淋漓。夜幕下的苗寨,远离尘嚣,安谧静寂。但吊脚楼里打油茶的灯火、喧闹和从窗口飘散的阵阵油茶香,却是这块幕布上最为灵动的一笔。

  油茶据说具有驱寒暖身的功用,是苗家人一天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东西,通常早晚都要打上两回。苗家人的夜晚,总是在一声声合着浓浓油茶味的呼吸中睡去。苗家人的早晨,又总是在一个个有着浓浓油茶味的哈欠中来临。

  如需转载,请与新浪网联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食神眼:文友相聚美食园 2004/06/23 10:02:42
食神眼:我最钟爱的自助 2004/06/22 10:08:07
吃情岁月:白粥的信仰 2004/05/25 09:55:58
吃情岁月:东山枇杷的滋味 2004/05/04 11:23:58
食话食说:品位麒麟美食 2004/04/02 09:55:17
八月巧手妙选豆类蔬菜 2004/08/05 10:55:31
漫谈古都洛阳的美食 2004/06/24 10:47:17
庐陵旅游美食活动周闭幕 2004/06/25 17:29:28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