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 药菜 话说鱼腥草 | |||||
---|---|---|---|---|---|
http://life.sina.com.cn 2004年06月24日10:10 新浪生活 | |||||
新浪网友:冯青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越王勾践“会稽之耻”做了吴王夫差的俘虏。在被关押期间,勾践忍辱负重并千方百计的假意讨好夫差,后被放回越国。归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国强大起来。但回国后的第一年,就碰上了罕见的荒年。为了渡过难关,勾践亲自翻山越岭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在找野菜、尝野菜的过程中,勾践发现了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其生长能力特别强,总是割了又长,生生不息。于是,举国上下靠着这小小的野菜渡过了荒年。后来这种气味虽有些鱼腥但挽救了越国的野菜便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 一口气读完这个美丽的传说,第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没有想到!没有想到越王以及他的王国竟和鱼腥草有这么紧密的关系。没想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野菜,竟有如此这般的传奇。对于“卧薪尝胆”的典故我们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可谁又能想到这位万人之上的越王勾践不光尝了胆,而且还向神农学习尝百草尝野菜。作为鱼腥草的发现者,越王像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先生发现万有引力那样巧,从此找到了一条救国救民的复国之路。这小小的野菜,我看还真的与中国革命历史性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有些异曲同工。学艺不精呀学问浅薄,惭愧之余只好找了一大堆资料好好得补一补。 鱼腥草,一种多年生草本——三白草科(Saururuaceae)的植物,英文名为:Heartleaf Houttuynia Herb。 别名又叫:臭菜、侧耳根、臭根草、臭灵丹。高约15—50cm,有腥臭味。茎下部伏地,节上生根,上部直立,通常无毛。叶互生,叶片心形或宽卵形,长3—8cm,宽4—6cm,有细腺点,两面脉上有柔毛,背面常紫色;叶柄长1—3cm,有疏毛;托叶膜质,条形,下部常与叶柄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生于茎上端,与叶对生,长约1—1.5cm,基部有4片白色花瓣状苞片;花小,两性,无花被;雄蕊3,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个下部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花丝分离。蒴果卵形,顶端开裂。种子多数,卵形,具条纹。花期5—7月,果期7—9月。多生于阴山地、沟溏边、田埂或林下湿地。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各地。夏、秋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可入药。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05%,主要成分为癸酰乙醛(即鱼腥草素有鱼腥味)(decanoy1 acetaldenyde)、月桂烯(myrcene)、α—蒎烯(α—pinene)、d—柠檬烯(d-limonene)、十一酮—2(即甲基正壬酮)(2—undecanone),以及莰烯(camphene)、 乙酸龙脑酯(bornylacetate)、芳樟醇(1inaloo1)、石竹烯(caryophyllene)、月桂醛(dodecanaldehyde)等。并含蕺菜碱(cordarine);花及果穗含异槲皮甙;叶含槲皮甙及无机成分氯化钾、硫酸钾。 药理作用:鱼腥草的有效成分癸酰乙醛有抑菌作用,并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槲皮甙能扩张肾动脉,增加尿液分泌,具有利尿作用;煎剂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其水溶性成分具有轻度镇静、抗惊厥、降压等作用。其制剂不良反应也较少。 性味功能:味辛,性凉。有消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能。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你瞧瞧人家鱼腥草不仅是赫赫有名的中草药,而且由于它的可食用性,所以在贵州它还是一道颇具贵州地方风味菜肴。据说要看一人是否是一个地道的贵州人,则要看他吃不吃、想不想折耳根啦。折耳根是属于全体贵州人民的,它可以说是贵州人的一种标识。在贵州一般多是取嫩嫩的根茎来吃,因其爽脆故名曰"折耳根"。而在四川鱼腥草则是取其叶而食用的。折耳根的吃法很多,在民间最为广泛的一道传统佳肴就是“凉拌侧耳根”。而“折耳根炒腊肉”则是遵义的招牌菜,是每席必上、必有、百吃不厌的特色菜菜,它集冲鼻的生鱼腥气与腊肉、辣椒的香气共同形成了一股奇特的混合:一种冷香,一种暖香,缭绕不去,任人低徊。折耳根有一种特有的味道和香气,切碎后和上葱末、香菜一起可与辣椒面拌作蘸水,我们经常吃的恋爱豆腐果、卤味小吃、湿娃娃等贵州特色小吃都必须使用这样的蘸水来食用,有了它吃起来才香、才别具风味。鱼腥草既是美味又是药。虽然算不上是药膳,但评个药菜也不足为过。您说是不是? 如需转载,请与新浪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