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哥食话:牛滑与荔枝肉 |
---|
http://life.sina.com.cn 2004年04月14日12:20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深圳文哥 “晚上十点钟之后,三两友人,飞车呼啸来到这里。最招牌的莫过牛滑。将牛肉切细剁泥,和以勾芡,然后用手一小块一小块地揪下来扔到牛骨汤里煮熟,连汤装起,一碗正宗的‘达道牛滑’就算做好了。入口弹牙,牛骨高汤又特别香,撒葱花加醋加虾油一应自便。本地人推崇绝配是一碗牛滑、一笼小笼包,沾点店家自制的甜辣酱送,乃是最窝心的消夜。” 这是福州女子kidy在万科周刊饮食男女论坛上描述的,引来口水无数。 我没有去过福州,也许就要去了。我喜欢的地方,无非两种:一种是充满地方特色,还保持着一点风情的,这往往是离中原远远的,没有被主流垃圾文化全面覆盖的小地方;另一种则是人烟稠密的所在,千百年烟火不散,尚未被全面“汉化”,在世俗中酝酿发酵出一方饮食男女文化的人窝,其实往往也是偏安一隅,物流人流不畅,偏又安然自得所致。 福州是这样的吧?我还不知道。我曾以为成都是,虽然我还是喜欢,但成都已经“现代化”了。 还是说牛滑。广东的潮汕跟福建应该在哪儿有相近之处吧?不过,深圳街头虽不乏潮州牛肉店,但似乎与kidy描述之“达道牛肉店”相去较远。我们的深圳呵,全国大食堂,为何偏不见福建风味? 不过,阴差阳错,我到底是吃上了牛滑。今天中午正闲逛,忽然发现一家新快餐店,菜单上赫然印有“高汤手打靓牛滑”,还有“荔枝肉”、“什锦锅边”、“炖罐面线”等很有想象空间的字眼。这个kidy,福州美食写了五篇,真是吊足了网友的胃口,现在不吃,更待何时呢? 一碗高汤牛滑,汤是浓浓的白汤,牛滑是一片片的,初一看类似于滑溜牛肉,吃到嘴里确实有弹牙的感觉,毕竟是先斩成泥的,一咬之下即成碎末,没有牛肉丸那般爽。只是滋味比较中庸,汤是细心去了油的,又可能是按比例加了水的,到底是连锁店,没有烟火气,汤里有点紫菜,葱花、醋和虾油(!)这些东西都是没有的。 吃了一个炖罐面线,好细的面,又煮不绵,蛤干、鱿鱼、排骨,好汤,只是太清淡了点。深圳人口重呢。有样好东西我和kidy一样没吃,牛鞭。据说炖出来象猪脑。 还有荔枝肉,kidy怎么说的?以肥瘦相间之五花肉,切片后剞上花刀,拍上粉,过油后呈现晶莹之意,再以番茄酱、糖、酱油勾成芡汁,配之以马蹄,肉片用了红糟,微微卷起,如荔枝的果壳,入口酸甜,故名。 我怎么没想到?这不是东北的锅包肉,广东的咕噜肉,山东的糖醋里脊的亲戚吗?kidy,它们真的没有你描绘得好吃,不过我也知道,真正的福州小吃只有到福州去印证才行。达道呵,武仔呵,邓记呵,必是些烟火旺盛的破店,那是窗明几净的连锁店不能比的。 如需转载,请与新浪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