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那时的少年 此间的酒

http://life.sina.com.cn 2004年04月14日10:43 新浪生活

  新浪网友:爆辣子

  已经完全想不起来第一次喝酒是啥时候了,就如同我已经完全想不起来第一次见到我爹娘是啥感觉一样。据传说我第一次喝酒是在周岁的时候,其实朝族男人传说中的第一次通常也都是在周岁的时候,这是真正意义的第一次,所谓男人的诞生。

  周岁筵席上,气氛最热烈时,家族中最老的老头用一根还附着各色菜肴汤汤水水的筷子,先在嘴里一嘬,然后插到面前盛满烧酒的小壶中搅一搅,带着拉无知小朋友上贼船的坏笑和革命终有后来人的快意,颤颤巍巍地把通过液体表面张力附着在筷子上的70度准酒精滴入到吃多了奶正打着呵欠的我的大大的小嘴里。接下来的情形据说是这样的——我的眉头微微一蹙,在0.1秒后,我便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吼一声:我靠,这水怎么兑了这么点儿酒。当然这是我为了彰显自个儿的英雄气概瞎编的,其实当时我就立马痛哭流涕了,不光流涕了,还流了口水和珍贵的童子尿,就这样一边哭号一边挣扎英姿勃发地抹了这个老头一身。

  在这里介绍一下,这个坏老头就是我可敬可爱的爷爷,“吾力罕儿拜”,老人家已经在我十岁的时候去见了马克思,向毛主席和金主席去报告一个中国籍朝鲜族老志愿军战士对美帝的无限痛恨以及对党对祖国对朝鲜半岛故乡的无限热爱和忠诚去了,带着战场上得来的一身病痛和文革中落下的心理创伤。老头是在他大儿子也就是我大伯家走的,走时也没见到我,临终时一直在念叨我的小名。一辈子穷穷苦苦,除了织网打鱼,唯一的爱好就是喝点酒,身后留下一小堆物件,其中的一块老旧不准的上海牌手表给了他的大孙子我大哥,其余的所有都指名给了我,包括一只需要不停用拳头擂才能正常收听的

半导体收音机、一幅已经上好铅坠但还没挂浮子的尼龙挂子网、一枚最普通的“抗美援朝战争”纪念章、一条来源于美国俘虏的铜钥匙链以及人民币六十三块钱。现在每当在街上看到一个腰板挺的溜直、头发梳得纹丝不乱的矍铄老头,都会想起那面容相貌已经渐渐模糊的爷爷。

  说回喝酒,现在每次喝白酒,一定会想到叔叔姑姑们讲述的我当时的惨状,据说我当时就迅速进入了酣睡状态,吓得当赤脚医生的爷爷和当正规医生的老爸当场会诊检查了半天才排除中毒的可能。最终在酒桌上,长辈们得出结论:这小子将来不能喝!可能是这句否定的评语印在了我当时还在混沌着的脑袋里,并化入潜意识刺激着我的心理,直到今天,性子里的挑衅意识和逆反心理常常作怪,得罪了不少人不说,经常让自个儿很受伤。其实这根本也是爷爷遗传给我的性格,一点都不差。

  不过话说回来,否定的评语让我很不快,但它的准确性却又让我不得不服气。果真就是不能喝酒,目前的状况基本表现为:一瓶啤酒写东西,两瓶啤酒吹牛皮,三瓶啤酒头戳地(五体投地,人事不省);一口小烧脸发烧,两口小烧舌头绕,三口小烧满炕挠(四肢挠炕,重度昏迷)。不过这人要贱起来,真是一点招儿也没有。偏就生了如我这一般愁人家伙,一点量都没有喝,但就是爱喝。

  从惨烈的“第一次”之后,直到小学二年级的一天,被老爸怂恿喝了一大口酸酸甜甜的横道河子葡萄酒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从

橱柜里偷酒喝,偷葡萄酒偷黄酒偷白酒……说是偷喝,莫如说是偷舔甚至偷闻。还是个儿童的我,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种微量酒精分子渗入血液影响神经系统的反应,简称微醺。但这时候啤酒是及其不喜欢的,苦。

  在上了初中后,正式进入了青春期。这时候,录像出现了,街机出现了,

台球厅出现了,小马哥出现了,周星驰出现了,李修贤出现了,老大出现了,团伙出现了,社会出现了,荷尔蒙出现了。同学们开始互相过生日,开始模仿着大人们,模仿着录像片里面的弟兄们喝起了啤酒。值得注意的是,那时候喝啤酒用的是一种半软半硬半透明的塑料杯,杯外壁上画着仙女仙鹤仙翁等极具酒文化象征意义的粗糙图案,还经常性地被抠的支离破碎,最重要的是其材质决定了这种杯子永远油腻腻的洗不干净。也就这种不起眼的杯子,不知放倒了多少生猛少年呵!两杯一瓶的容量对绝大多数人都是一个恶梦,而开桌三杯走的彪悍酒风百分之百葬送了所有人的FB欲望,但也不知道催生了多少侠义少年英雄救美的风流事,更多徒添了少年的青春惆怅,同时更加多的肾上腺素导致的XX街少年砍人事件的发生。

  至今我的啤酒纪录就是在那个时期创下的,今后基本上也不太可能破了。七瓶,说实话我都不好意思讲出来,怕被周围的东北汉子们鄙视致死。七瓶算个78啥?老子从来都是脚踩一箱干、不够继续添!但对我来说已经是极量了,记得那天意识很清楚,回家途中和一个同学去游戏厅玩赌博机,一共花了一块钱,买三个币,赢了两次大双星一次大西瓜,一百多个币啊,这还不包括以后的日子里陆续赢的,反正连续三个月,天天呼朋唤友去打游戏从来没花一毛钱!后来游戏厅关张了,是不是和我有关啊?回家后老爸问喝了几瓶,我很酷地眯着眼:才七瓶,没啥事儿。老爸老妈吓一跳,但接下来的事情就证明了他们的儿子前半句才七瓶是实话,后半句没啥事儿绝对是鬼扯,因为那天晚上医生老爸最终给我动用了必杀——插管洗胃,这一招同时也用在了当天晚上和我一起喝过酒的另外俩哥们儿身上,他们的战绩分别为——八瓶啤酒+二两小烧;十五瓶啤酒+三瓶雪梅露(一种地产碳酸饮料,个头等于啤酒)。

  现在想想真是恐怖啊,饭店里面几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掺杂着几个貌似文静的少女,喝掉了两斤六十度小烧和四大箱啤酒外带十多瓶雪梅露!

  这就是我们的青春,现在我死活都想不起来那天是给谁过的生日了。

  高中到大学,一般的胡喝,所谓的“应酬”。真正开始有意识的主动喝酒是在大学退学后的那段日子里,喝着啤酒看足球成了低迷状态中唯一乐趣。后来到了哈尔滨,刚到第一家公司没多久,参与了当时轰动一时的哈尔滨啤酒广告大战,连续几个月的加班,老板是个很豪爽的典型东北人,时不时啪一甩一沓钱,让总监领着这帮小兄弟泡吧,放松+泡美眉or帅哥+品评各种啤酒,那段日子,一个字——爽。

  爽,通常是说一种很好的状态接近极限而导致的快感。俗话讲物极必反,“爽”在崩溃时就变成了“一人四个叉”,这个真理很快就应验了,过了没多久,我见识了世上最惨烈的一场拼酒。当然,打着正在点滴中的幌子,我成了唯一的旁观者、也是唯一的幸存者、也就是“一人四个叉”中的人,另外的四名战士差点都变成了X,永远没解的X,对方的五个“人”也全都倒了过来,变成了Y,或者干脆是丫。

  事情是这样的,一个松花江边上的以全民拼酒而知名的县,有一个著名的农资企业,有一天这个厂负责宣传的人通过某种关系结识到我们公司的老板,进一步邀请我们老板带领策划人员创意人员媒介人员去参观指导顺便商谈广告策略云云。当我们一行五人驱车仨钟头赶到该厂时已近中午,厂长二话没说,直接领我们去了厂子对面的一家酒楼,吃顿便饭吃顿便饭,一边说一边打了个电话,叫老王老李小张小赵都过来,陪客人吃吃饭,介绍一下产品情况。这个地方拼酒成疯,我们之前早有准备,抱着能活一个就是胜利的决心来的,我方五人中有两位是老板找来客串的朋友,传说中的酒魔级人物。

  十人坐定,自我介绍,互换名片。人家厂长发话了,今天中午主要是谈工作,吃顿便饭,咱不多整,就一箱,就一箱!

  算了算十个人,一箱啤酒,平均每人两瓶半,不多不多,来吧。心中悬着石头落了地,还能多活半天啊,众人窃喜。厂长掏出软中华,大家纷纷掏出软中华掏出硬玉溪掏出三五掏出万宝路,我不抽烟我掏了半天耳朵。当当当,服务生进来了,扛着一个普普通通的纸箱子,往旁边的小桌上一放:一箱。

  当时的情况比较混乱,我方成员在看到箱子的瞬间就乱了阵脚,五个人中有冒虚汗哆嗦的、有往桌子下出溜的、有痴痴呆呆准备装死的、有乱画十字疯狂祷告的,剩下的一个我开始眼花耳鸣口干舌燥。

  是的,箱子上明白无误的四个大字:“松江老窖”。五百毫升装也就是一斤装,一箱二十瓶,度数不高不低42,平均每人两瓶一公斤,你可以开始想象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方的两位酒魔,果然名不虚传,在出师不利先乱阵脚的情况下,在少一人的劣势下,带领另外一名生力军,以三打五,虚虚晃晃,保护着我方老板的同时,频频发动防守反击,终于在五个小时以后,抓住白酒拼尽、更换啤酒的契机,充分发挥哈尔滨本土队员的啤酒优势,一举反败为胜,将对方最后一名后卫按到了桌子下面。其实之前对方队员丑态已惨不忍睹:一位大哥满走廊凌波微步追着服务员还要酒,并不停说我求求你了这样没有品位的胡话;一位叔叔抱着餐厅内的廊柱号啕大哭,并对柱子声泪俱下说我以后再也不喝这么多了你绕了我吧云云;一位大姐拽着我方的生力军小弟弟说,弟儿啊以后有啥事儿跟姐说,在松花江上还没有我压不住的浪,吓得我们的小弟弟瑟瑟发抖直翻白眼;一位小妹妹干脆躺在沙发上呼呼大睡,三个小时一动没动,我差点打了120,后来发现不是没动,她每隔十分钟就坐起来一下向沙发旁边的那棵巴西木伸手要麦克风。看来还是人家厂长比较牛,啥事没有,一边同我们的酒魔高声探讨国际局势,一边悠然自得地掏出烟来开始点,只是用了半个小时也没有把烟屁股上的那点儿石棉点着。

  那次从某县回来,我们几个人休息了整整三天。想想看,连我以正在打头孢拉定这样的借口都被强行灌了二两白酒一瓶啤酒!那位小弟弟还去挂了一周盐水VC,据说现在还经常做恶梦。

  离开了那家公司后,再也没有遇到过如此惨状。无休止的加班,不妨碍每天继续喝一点啤酒,放松全身的骨骼和神经,在微醺中朦胧,不由得看到爷爷的轮廓,拍拍我的脑袋,要争气啊,你别喝那么多酒。

  爷爷因肝癌去世于一九九一年。

  如需转载,请与新浪网联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黄花菜 美味还需趁热吃 2004/04/13 10:54:29
春天 轻轻舀起一匙嫩 2004/04/13 10:42:26
面食 点缀童年的吃情岁月 2004/04/13 10:20:04
臭豆腐 齿颊留香意犹未尽 2004/04/13 10:14:10
彝家菜 值得回味的美味 2004/04/13 10:02:59
食话实说 宁波吃食散记 2004/04/13 09:53:40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