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头荠菜 儿时的吃情记忆 |
---|
http://life.sina.com.cn 2004年04月07日09:52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domida 人们常说小时候吃过的好东西一辈子也忘不了,现在每每回忆起小时候爱吃的东西时还是会垂涎欲滴,在我心里那不仅仅是好吃的东西,那是我童年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一笔。小时后生活在江西水乡,长江支流边上的一个小城,父母是知青,所以我不是当地的老表,可是10年的生活,让我忘了自己是异乡人,我满口说的都是当地的方言,外乡人是如何也听不懂的,要不是从妈妈那里学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我到现在可能还会有南方口音。江西是个内陆省份,一直以来都比较落后,有时候妈妈总会唠叨着说我小时的生活太苦了,可以在我的回忆里丝毫没有觉得苦,因为那时候我吃的东西、玩的东西都是现在的稀罕物,而且那个年头大家都没有钱,没什么贫富差距,当然,可能苦日子都让父母承担了,落到孩子身上当然都是美好的回忆。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这首《鹧鸪天》是辛弃疾落职闲居江西时所作的,我家就住在他住的小城里,辛弃疾的诗词常常可以把我带回到诗意盎然的童年生活,让我又想起春天青草的翠绿、绵绵的春雨、遍野嫩黄的油菜花、牛背上的牧童、溪水里的蝌蚪、我养的蚕宝宝、父亲扎的风筝……。 春天来了,所有植物都似乎在一夜之间吐出了嫩芽,漫山遍野满眼的郁郁葱葱。一棵棵顶着小白花的荠菜藏在山坡的万紫千红里显得格外清丽。又是该吃荠菜饺子的时节了,通常妈妈会在家里和面,爸爸带上我到单位的后山坡上一起去挖荠菜。荠菜是个不挑不拣的植物,春风吹到哪里,哪里就有它的踪迹,所以根本不用猫着腰四处寻找,用妈妈和面的那会工夫我们就可以摘上一大竹篮的荠菜满载而归。洗好荠菜切碎就可以和肉馅了,荠菜是比较吸油的,所以才让它和肉馅配在一起,这样猪肉的肥腻就丝毫不见了,而且还夹杂着荠菜细软的清香。煮好的饺子个个透着股绿色,吃到嘴里真是鲜香四溢。味道这种东西说来真是很奇怪,用语言如何描述都觉得会很贫乏,只有吃到嘴里才知道那种整个身心都感到满足的滋味。 当地人好像会包饺子的不多,所以这种美味不是家家都有的。记得那时候很多老表是吃不上肉的,所以他们也不会用荠菜去吸走肉里的油份。想想这已经是多年前的美味了,现在偶尔在菜市场上也可以找到荠菜的影子,不过听说很多都是大棚里种的了。城里人现在也会趁着春天到山里去挖荠菜,但是好像野生的荠菜也不那么多了。偶然一天在超市里发现了上海荠菜馄饨,简直如获至宝,欣喜的煮好后才发现味道相去甚远,不知道是不是有一天我们的子嗣只能在书本上读到关于荠菜的文章了。 如需转载,请与新浪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