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眼:闲言碎语话年糕 |
---|
http://life.sina.com.cn 2004年02月02日09:25 新民晚报 |
过年蒸糕,新春食糕,寓“年年胜旧,步步高升”之美景。旧时温州人吃年夜饭,头一道摆中间的,必是炒年糕,寓意“一年比一年高”。 湖南人把年糕叫成“粑粑”,与“爸爸”谐音,外省人与之调侃:“买爸爸”、“吃爸爸”。湖南澧水用糯米做“粑粑”,圆而大,一个就有30斤!小“粑粑”有用籼米做的,巴掌大小,盖有“富贵”二字。 日本人用粘性很大的糯米做年糕,为过年必备食品,象征好运。 年糕制作有用纯糯米,也有纯用粳米,更有糯粳掺用。海宁人把纯用粳米做的年糕称作“宁波年糕”。书画名家钱君先生生前曾说:“在糯米里加些粳米,一半对一半,……这种年糕吃起来没有纯糯米制成的来得好吃,但也还可以。还有一种完全用粳米做成的,那就难吃了。”这是钱先生个人爱好。我是宁波人,最爱吃的还是“块”(俗称年糕块,以往每逢过年,亲戚从宁波带来,我见了眼前一亮),蒸时放黑洋酥,因为用了糯米,一筷夹起,可以拉起,似牛皮糖。不知何故,现已少见。 在丰子恺故乡石门湾,年糕名称古怪—“打”,大概与“舂”有关吧。它比一般年糕稍宽,上盖红印。石门湾我去过,位于桐乡之西。浙北做年糕用糯米,钱君先生是桐乡人,难怪他对糯米年糕情有独钟。 云南自蒙的年糕形状特别—像半个球。这与制法相关:糯米面中和入红糖水,拌成糊,盛入涂上熟菜油的碗,蒸熟后剜出,在平的那一面撒上芝麻。 京津有小枣年糕,用糯米或黍子面,加沧州金丝小枣。早年,天津盛行白面加小枣制成的塔式年花糕,其高盈尺,顶捏面花,十分美观。 云南拉祜族过年时每户都做糯粑粑,一对大的象征太阳和月亮;一些小的象征星星,以表示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文/白忠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