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全国网络媒体西藏行 > 正文

藏文化“活化石”的守望者(图)

http://life.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14:13 荆楚网

  

藏文化“活化石”的守望者(图)

  藏戏,藏语叫“阿吉拉姆”,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独具一格的剧种,拥有600多年的历史。人们把它比作藏文化的“活化石”,西藏及四川、青海、云南广大藏族地区的人民都普遍喜爱观看藏戏。7月6日,记者来到藏戏发源地之一的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乃琼镇加热村,试图揭开藏戏的神秘面纱。

  一听说记者来了解藏戏的有关情况,村干部立马想到了一个人--38岁的藏族妇女琼达。她是村里藏戏队的队长,领导着一支25人的表演队伍,远近闻名。其中,演员最大的有79岁,最小的才14岁。不多会儿,琼达兴冲冲地来到新建的村委会大楼里,走进2楼左手顶头的一间小屋,费力地搬出一个长方形铁箱,一边开锁一边兴奋地对记者说:“藏戏的奥秘全在这里面……”

  也许是许久没有对人道出那些600多年来藏戏的传奇故事,琼达的神情一直很激动,手里紧紧地攥着七八把钥匙,怎么也找不出那把能打开铁箱的钥匙,还是记者发现了答案。随后,在琼达的坚持下,记者走出新建的村委会大院,静静地站在油菜地旁,等候她换上铁箱中的藏戏服饰。

  妆扮完毕,琼达走到记者面前,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她说,600多年前,噶举派僧人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他煞费苦心,募筹造桥经费,虽经三年多的努力,尚未成功。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人众、募集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为此,人们把唐东杰布视为藏戏的祖师;又因藏戏最初由美貌出众的、仙女般的七姊妹演出,人们又把藏戏叫做“阿吉拉姆”。“阿吉”,藏语意为大姐或女性;“拉姆”,意为仙女。

  加热村是藏戏的发源地之一,具体起源时间已无从考证,村里老少数百年来都有唱藏戏的习惯。藏戏的传统剧目不少,但在二三百年的创作、演出实践中,有的被淘汰了,有的经过再创作提炼,保留下来。现在主要剧目有八个,即《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朗萨唯蚌》、《苏吉尼玛》、《卓娃桑姆》、《诺桑法王》、《白马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丹》。这些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大藏戏。

  “文革十年浩劫,我们村的藏戏差点失传了……”琼达说,为了将藏戏继承下来,改革开放初期,村里以一天补助5角钱的代价,专程从拉萨请来早年从这里走出去的著名藏戏专家返乡授戏。10多年过去了,琼达成为村里藏戏队的队长,掌握了八大藏戏全部技艺。每年,她都要带着队伍参加县里、市里望果节、雪顿节等重大节日演出,成为当地知名的藏戏团体之一。

  谈起藏戏队的近况,琼达皱起了眉头。由于经费不足,藏戏队拿不出钱统一购置服装,只能依靠演员们自己解决。几年来,尽管大家累计积攒了100多套服装,但还是只能满足八大藏戏中三部的演出要求。加上藏戏队到附近乡村演出报酬极低,这支队伍到底能支撑到什么时候,没有人知道。

  “给我们来上一段吧。”不知谁的提议,琼达大方地摆好姿势,挥动起长长的水袖,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合着随风轻摇的油菜花,沉浸在那几百年悲喜号歌的世界里。(荆楚网记者 张剑

  )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全国网络媒体西藏行专题
 相关链接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