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家庭用药须知》 > 正文

十、药物使用方法不当产生的不良反应

http://life.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14:59 新浪生活

  (1)盲目用药:常常遇到病人说自己生了病,到某诊所、某医院就诊,未经过任何处理,未明确诊断,就挂上了液体,所使用的药物名称也不知道。有些病人感觉身体不舒服,就凭着自己看的一些健康书籍所得的知识、周围同事和朋友的经验、各种媒体广告中的大肆宣传,就到药店自行购药,进行治疗。

    这种治疗的结果只能有两种:一是治愈了病,而且省去了到医院看病所花的就诊费、检查费等费用,节约了时间,减少了麻烦;另一个结果是花了钱、吃了药,病不但未好,反而加重,还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干扰了本应采用的正确的治疗方案,增加了不应有的开支和不良反应。上述结果,二者必居其一。当今这种盲目用药的现象甚为多见。

  (2)选药不当:①无关用药:抗生素对

病毒是无效的,但是许多有病毒性疾病的患者却吃了不少的抗生素。②矛盾用药:既服用促进胃肠蠕动的“吗叮啉”,又服用解痉止痛的“颠茄片”,它们的药理作用完全相反,不知是让胃肠的蠕动增加还是减少,犹如电扇和暖气同时打开,冰棒泡在开水里一样,不知道是要热还是给凉。③欺骗用药:小儿感冒发热,体温在39℃以下,医生给予静脉输液,用了不少的抗生素,还要加上“地塞米松”,小儿体温很快退了下来。这样的治疗看起来效果很明显,但是它的危害却是很大的,因为地塞米松是通过抑制免疫反应而使体温降低的,可能在药物代谢完后体温又升高了。即使体温不再升高,小儿的免疫功能被抑制,还会引起其他不利反应。

  (3)剂量过大或过小:用药剂量过大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治疗效果不好时,原则上加大药物剂量是使治疗效果提高的有效方法,但是这样做不仅使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了,同时也增加了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当药物的剂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不良反应增加的程度比疗效增加的程度要大得多。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甲型药物不良反应上。如:少数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后会耳聋,当剂量为06~09克时,发生耳聋的几率为01%;当剂量增加到09~12克时,发生耳聋的几率升高至45%。儿童大剂量服用磺胺类的药物,可引起药物性肾炎,甚至肾结石。老年人大剂量服用降压药,可使血压骤降,易出现缺血性中风而猝死。当剂量增加超过治疗量的最大限度时,称为极量,极易引起中毒。严重中毒而死亡的剂量叫致死量。用药剂量过小也是不利的,既不能治好疾病,又耽误病情,降低机体对该药的敏感性,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4)用药过久或过短:用药过久会使药物在机体内积累过多,产生或加重不良反应。如:抗结核病所用的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等都有不少不良反应,用药时间越长,毒副反应越大,主要表现为肝功能的损害,可出现明显的黄疸及转氨酶升高。用药时间过短仅仅对疾病起到短暂的抑制作用,病因尚未去除,停药后必然死灰复燃。即使是功能性疾病,当功能尚未恢复时就停药,也会使疾病卷土重来,到那时再对疾病进行治疗,所用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就会大得多、长得多,因此不良反应也必然会更多、更重。

  (5)剂型和用药途径:同一种药物,不同的剂型和用药途径,吸收的速度和利用度不同,产生的效果和副反应也不同。如氯霉素口服时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而肠道外用药,如静脉滴注,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几率则较低。同一种药物在口服时引起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减退,在静脉滴注时引起静脉炎、局部出血、肿胀、疼痛。

  (6)用药的种类及药物的相互作用:一种药物可影响另一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或排泄,或者影响其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从而影响另一种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在联合用药时,不仅要考虑到疗效的协同,还要考虑到副反应的问题,应尽可能将副反应相互抵消而增加疗效。现已公认,用药种类越多,疗效不一定越好,而不良反应肯定越多、越重。

  (7)随意服药:有的病人不按医生规定的方法服药,而是随意服用,想起来就吃一粒,忘记了就不吃。这样是极有害的。如有的人用

奥美拉唑治疗上腹痛,断断续续地服药,结果引起了大出血。有时突然停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药物的病人突然停药会造成心肌梗死和心绞痛加重;降压药突然停服会导致血压骤升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家庭用药须知》小说连载
 相关链接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