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吻甪直 |
---|
http://life.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10:19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523185505 甪直,一个从没有想过要去的地方,可我确实去了,就在金秋十月。 跨进了写有“甪直古镇”高大石牌楼门,又过了甪直桥,站在造型独特的独角兽甪端的面前,我不敢说话,问题就出在“甪”字不认识。事实上同行的也没有说话,也许他们也跟我一样的心态,怕认别了字丢了面子。我见导游要讲解,就移过去, 想先一步知道“甪”字的读音和含意。 导游说:“甪”音同鹿“lu”。甪直,古称甫里,因为唐代有一个号甫里先生的诗人陆龟蒙隐居于此而得名。“甪端” 是当地传说中的神异之兽,能日行一万八千里,懂四方语言,知万里情况,可避邪镇风,佑一方百姓, 明代聚村为镇时,遂取其祥瑞,更名为甪直,于是甪直人选它作镇标。 甪直,被称为“神州水乡第一镇” , 历史悠久,比久誉盛名的水乡周庄,还要早一千多年,是江南名镇中的“老寿星”。 走进甪直,仿佛走进了一幅古雅、秀丽的水乡风情画中, 穿越在悠悠的历史长廊里。 你看,“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河水在镇上穿来绕去,如流动的玉带。街坊临河而筑,粉色的墙,黛色的瓦,人字的型,木的门,木的窗。整体建筑,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古色古香,引人遐想;居民依水而居,前面是街,后面是河,临河有门有踏级,出入全凭水路。 你看,这是两巷夹一河,条石垒成的驳岸。精雅别致、形态生动,丰富多彩的船缆石:阴阳、浮雕、立体的手法;如意、寿桃、象鼻、猫眼,立鹤、奔鹿,或吉祥或简洁实用的民间图案;还有取材于民间传说的狮子滚球,刘海战金蟾。一切古朴庄重、典雅美观,慢慢地品,饶有趣味、耐人寻思,让我感受到风物之美,获得了精神愉悦。 慢步在河岸上,左是桥,右是桥,上是桥,下还是桥,甚至三步可以跨过两座桥。 可以说没有桥就不是甪直。据说,古时的甪直就有“桥梁之乡”的美名,最盛时有桥72座,现存41座。甪直的桥风格各异,形式多样,有多孔大石桥,独孔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还有联袂而筑的双桥、左右相邻的姐妹桥、架在小溪上的半步桥,构造别致,千姿百态。桥是甪直镇的交通纽带,同时又点缀和划分着小巷空间,给小巷空间带来起伏和变化,增加了景深,丰富了景观,独具特色。不时有身着蓝花布衣的农妇摇起一叶叶扁舟,唱起悠扬绵细的渔歌,载游客悠然从桥下钻来穿去,一条接着一条。那桥、那船、粉墙黛瓦的房舍,在深秋的阳光下、在明净的波光映衬下, 融成一体,更显得古朴而秀美。 我是个好摄之徒,见到好的风光,总是拍想个尽兴,老是掉队,见同游走远了,才匆匆赶到江南名寺保圣寺,来不及观赏院内的两大宝贝,青石经幢和铁钟和百年枸杞。赶到保圣寺古物馆,导游的讲解已进入尾声。我站在泥塑罗汉像前,看着一尊尊神形毕肖,栩栩如生的罗汉,心遥神驰,自我陶醉了。过去,我见到的罗汉都来是一尊一尊排列,这里的罗汉完全打破了这种格局,给我的是面目一新的感觉。你看讲经听经罗汉,一讲一听,一动一静。讲者滔滔不绝,听者谦恭专注;你看,尴尬罗汉,好像遇到了什么尴尬事,哭笑不得;袒腹罗汉袒胸露怀满不在乎;沉思罗汉低眉思考;寂寞罗汉身后云翻浪涌,而他却不为所动,看上去好像正在享受寂寞的滋味。整幅塑壁山岩起伏,九尊罗汉塑像或正襟危坐,或盘坐于山水云烟之间,犹如一幅古雅而精致的山水人物画卷。我举起相机,正要压下快门,守护的老头阻止了我的行动,说是国宝禁止拍照。 回来后查阅有关资料,才知道保圣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1500年。其间人事苍桑,大雄宝殿失火,殿内西边泥塑罗汉全都来成了碎泥,后经各方人士合力拯救,现在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面塑壁。仅仅是这一面,就足以使我们心摇神驰了,况乎三面绵延的雄阔气势。 出了保圣寺,来到古朴的老街。道路是弹石铺的,街绵延狭长,伸手可握的楼,挂着火红的灯笼,林立的店铺,各种小吃香味赴来,摆着黄黄的甫里蹄,挂着飘香的甫里鸭,心灵手巧的人绘着水乡的风情画,游人熙熙攘攘,各取其所好,各取其所需。要去沈宅,匆匆而过,仅此浮光掠影,就感觉老街就是老街,非同一般。 经香花弄束行便见一座石库门宅,前有青砖照壁,上镌“漪韵”两字。沈宅是甪直教育家沈柏寒的私邸。建成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我们由外朝里观赏沈宅,一共是五进,布局精巧,虽画栋雕梁,但并不繁复。天井厅室走廊,明暗疏密有致。据说,沈家原为富豪,房产广布,当时有沈半镇之称,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半不到。来到正厅,尤其显得敞亮豪华,雕饰遍布。正厅的深处高悬着一块匾,上书”乐善堂”。走进乐善堂的后面是天井,北面有楼厅,我们从楼梯上去,观赏女眷们刺绣、闲聊的处所,别有一番情趣。 导游介绍说:沈氏知书达礼,热心公益,兴教办学,在地方颇有声望,对甪直的贡献不小。我想,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他做了些有益于人民的事,人民是会永远记得他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滋润着一方文化,陶冶一方民风。有水、有桥、就有灵气,是甪直古镇的淳朴之风,感染和造就了许多文坛巨匠和名人雅士。从唐代诗人、文学家陆龟蒙到现代的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小镇代有才人出,沉淀下厚重的历史文化。 叶圣陶的纪念馆坐落在保圣寺西面,是将当年叶老先生执教的几处旧址重建而成。在这里,叶老开始了他真正的教书生涯,开始了他的“为人生”的文学创作。《寒晓的琴歌》、《多收了三五斗》、《高高银杏树》等等都来是以甪直为背景创作的。在这里,我也才真正认识叶老,体会了“一代师表”的真正含义。 从叶圣陶纪念馆走出来,还想到万盛米行看过究竟,看看原来课本里写的万盛米行是什么样子。走进万盛米行,米行的院落挺大,一面墙壁上写着《多收了三五斗》的全文,上前去情不自禁地直念了起来。“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船。船里装的是新米……”念着念着仿佛又回到了快乐无忧的学生时代。对面挂着老式的带铁钩的秤,放量米用的斗,还有柜,如今的万盛米行万当然不卖米了,只是作为一处景点供游人参观。同游的美建,坐到了当年账房先生的位置,模仿账房先生鄙视的眼光,从鼻梁架着的眼镜上方朝我们张望,就像当年账房先生看毡帽朋友一样,要我给他拍张照片作纪念,我看还挺象的,压下了快门。 急匆匆又往吴东水乡妇女服饰馆赶,无论我们怎么赶,一个早上的安排,始终品不完甪直的浓郁风情,赏不完甪直迷人的风景,读不完甪直这本厚重的史书,留下了多多遗憾。 本文章版权归新浪网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新浪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