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故事征文:淡淡青团 |
---|
http://life.sina.com.cn 2004年07月23日16:26 北京晚报 |
青团是江南的小食,一般在清明前后上市,这几个字眼——“青”、“江南”、“清明”,轻轻巧巧地带来一团明绿的水汽,氤氲出江南的清丽春天。 其实这种在清明前后吃青团的食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不生灶火,不见炊烟,“寒食三日”。 在寒食期间,即清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食节”。 明代《七修类槁》也说:“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小的时候,我是很爱吃青团的。基本上我回忆童年的生活,总是笼罩着青团淡淡的青草香。制左青团要使用一种田间地头类似麦子的青草,但是这种草是不结穗的,我们就叫做麦青,后来我专门查了资料,可能学名叫做雀麦草吧。把麦青采回来后,用清水洗净,再用一大锅开水烫一下,这是满屋子都散发出一股青草的香味,直到现在,我都特别爱闻烫粽叶的气味,因为北京没有麦青,聊胜于无吧。 麦青烫好后,揉成一团,挤出汁水,再把碧绿的纤维捣烂,然后糅进糯米粉,做成皮,通常馅料用洗澄好的红豆沙,包成一个鸭蛋大小的团子,在蒸笼上水汽上来后大火蒸几分钟就好了。那时将麦青直接加在皮里,正暗合了增加粗纤维的道理,算是歪打正着。后来,就只用青草汁,馅料也更为丰富,如猪油玫瑰、金针木耳鲜肉、鸡肉笋丝、豆腐肉丝等,香气也还正宗,只是形式改良(如果能算作改良的话)。 青团蒸熟后,色味俱佳,碧绿光亮,比一般未加青的团子显得既香且糯,特别好吃,产生一种回归自然的美妙感觉。 因此,这次回上海,一路上与朋友说起青团,朋友很是诧异:“青团?现在一年四季有卖的呀,超市里都有的”,我大喜,急切的买了来,颜色倒是青绿,可是香气已经没有了,豆沙大抵没有洗澄,不能称为“沙”,是一堆蒸熟的豆子的组合,唉,早知如此,不吃也罢,徒添怅然。 怀念因于惆怅,惆怅远去的离别、旧日的不在,那是心头一团痛惜,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世间事大抵如此吧!(文/李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