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北京国际美食节 > 正文

吉米:美食也需要“形象”设计

http://life.sina.com.cn 2004年06月28日13:19 北京晚报

  吉米是国内第一位来往于国际间的著名形象设计师,听说北京举办首届国际美食节,富于创意的他对中国美食提出了许多独具匠心的建议:

  7、8年前,北京的吃还是很单调的,许多人会去天津品味美食,享受人生的乐趣。现在,北京的饮食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有学问。吃出健康、吃出文化成了中国饮食的发展方向。来往于国际间的吉米说西方人特别注意中国饮食上的改变,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对于中国的饮食文化发挥了很大的宣传作用。比如四川的辣菜,到了北京后,才得以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现在,国际上的辣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辣文化的饮食拥有许多国外的客人,许多国家开始引进辣的饮食文化,无疑,北京的宣传是卓有成效的。

  现在,“吃”的艺术越来越讲究,除了色香味俱全外,饮食也需要“形”上的审美愉悦。

美食不仅要好吃,还要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北京和整个中国的饮食都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在吃的色香味上面都各有特色,“好吃”没得说,但是,欠缺的就是一个设计理念,也就是说缺少自己的独特形象和独特的环境,这种欠缺导致特色饮食的文化主题不明确。不管是多大规模的餐厅,都需要有自己特色的装潢,能够体现出自己的饮食文化和个性风采,达到一种直观的效果,“未尝其味,先睹其形”。中国的餐饮完全可以做到“百花齐放”,各有特色。比如说川菜馆,可以借助四川的地域特色,利用竹子、茅的设计来体现出四川的风情,广味的菜表现南方的风情,东北的菜则可以突出粗犷的主题,这样一来,独特的地域文化用现代的审美眼光加以重塑,把饮食历史和饮食文化的各个层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吉米爱吃川菜和粤菜,川菜中最爱是

水煮鱼,粤菜则比较喜欢清淡的素菜。在许多国家呆过的他还是对中餐仍是情有独钟。他说,对吃最讲究的还是中国,中餐丰富多彩,欧美的餐饮除了讲究营养之外,对色香味等其他方面的讲究比中国逊色许多。按他自己的感受来讲,在国外吃一星期西餐,必须嚼点有味的东西,因为那些西餐的口味太淡,薯条一般都没炸过,配餐也没味,煮得像烂泥,没有烹饪的香味,单调至极。不过巴西菜中的烤肉还是不错的。如烤小牛肉、烤虾等都是很美味的。

  吃得科学、吃得有营养并不一定要多花钱。现在国内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撇开攀比和摆阔,吉米建议经济上有条件的人可以多吃一些鱼翅,因为鱼翅里有很多胶质,可以起到抗衰老、防皱纹和美容肌肤的效果。一般百姓可以把猪皮、鸡皮炖久一点,把胶质炖出,也可以起到和鱼翅同样的效果。春天、夏天和秋季都是比较干燥的季节,这些时候煲一些银耳莲子汤是不错的选择。东北有一种黑蚂蚁,餐宴上放一些,也是很有营养的。

  作为顶极的形象设计师,吉米建议每天早上喝一杯果汁,如橙汁、

苹果汁等。他最爱的就是鲜榨果汁。果汁富含维生素和水份,对身体很有好处。尤其是东方人,我们对奶制品的吸收要比西方人慢一些,果汁、豆浆对我们来说是更适合的饮品。

  休闲下来,吉米喜欢唱歌,七月底,他就要录两首新歌,其中一首名字拟定为《致爱丽丝》。此外,他还喜欢园艺、摄影等创造性强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吉米做得一手好菜。而且把烹饪当作一门艺术,自己每次在厨房的时候都是全身心的放松,做饭对他而言是一种享受,蕴含着家庭味、人情味在里面,所以自己作的是最好吃的。要说他最拿手的就是红烧鸡翅、啤酒鸡翅和可乐鸡翅。除了做饭,他还自己设计服装,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他是那种把爱好做成事业的人,这样他的工作都充满了乐趣。

  对这次北京首届国际美食节,吉米说,奥运为中国打开许多窗口让世界来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有上千年的历史,从中国大的文化背景里引伸出的饮食文化是关注中国的人士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窗口之一。所以这次北京国际美食节举办得很有意义。另外,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是第一位的,北京国际美食节对百姓生活也是很有帮助的。(实习生:巩增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北京国际美食节专题
 相关链接
法国美食“D DAY”登陆中国 2004/06/28 09:07:46
新浪专访:莱索托小姐热爱中国美食(图) 2004/06/27 22:47:58
中华名优美食街开街 2004/06/27 02:32:00
星级大酒店抢滩美食节 2004/06/26 13:42:00
首届北京国际美食节引起广泛关注 2004/06/25 16:42:00
首届北京国际美食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004/06/25 16:04:53
李双江:畅谈美食新主张 2004/06/24 16:12:54
遇上一个嗜美食如命的导师 2004/06/24 08:44:32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