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喀麦隆猎人感染猿泡沫病毒

http://life.sina.com.cn 2004年03月24日18:22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近日,美国传染病专家纳森·吾尔芙领衔的医疗小组正在喀麦隆进行艾滋病状况调查,他们在对1100名当地居民进行体检时,发现有三名猎人感染了一种新型病毒。经研究后,他们断定该病毒是猿泡沫病毒(Simianfoamyvirus,也可写作SFV),它可以令人体细胞像泡沫一样凝结成一团。喀麦隆境内许多猿类动物都是这种病毒的携带者,其中包括大猩猩、山魈、长尾猴以及两种猴子。

  感染这种病毒的三名猎人来自喀麦隆南部乡村,他们都专门捕杀猿类动物,专家认为,他们应该是在狩猎或者吃掉猿类的过程中被感染的。根据现在的研究结果,这种病毒对猿猴类动物的生命并没有危害,但对人类来说,却和艾滋病病毒一样,是致命的健康杀手。它是一种逆转录酶病毒(一种致肿瘤病毒),通过体液进行传播,不但很难根治,而且可以遗传给后代。

  目前,这三名猎人并未出现任何发病症状,但还是被专家留在当地

医院中。据他们介绍,喀麦隆南部还有许多人和他们一样猎猴,并吃它们的肉,不过这些人现在都很健康。专家表示,猿泡沫病毒可能有较长的潜伏期,虽然他们目前尚不清楚病毒发作后的状况,但是他们相信这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恶性病毒。

  吾尔芙表示:“我们希望当地人不要再猎杀以及食用猿类了,虽然这种捕猎活动可以给他们带来一时的经济利益,但是留下的后患却是无穷无尽的,只有和猿类动物和平相处,才能降低当地人感染病毒的概率。”(许婧)

  链接:由动物传播给人类的疾病

  萨斯(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即非典):在孜孜探求萨斯病因的过程中,科学家越来越深信这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严正警示。科学家已经从蝙蝠、猴子、果子狸和蛇等数种动物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虽然还不能确定最终结果,但最有可能的病因就是人类的贪吃。

  猴痘:最近将美国闹得草木皆兵的猴痘与

天花是近亲,最早出现在非洲热带草原,1958年在非洲的猴子身上首次发现。此次美国本土的猴痘爆发是因为被当作宠物的草原土拨鼠引起的,这些土拨鼠曾与带病毒的冈比亚巨鼠混养,并因此感染。

  

艾滋病:艾滋病很可能是人类“病从口入”的最好教材。75年前,非洲有位猎人在屠宰猿猴作为肉类食品的时候不慎割破自己的身体,结果导致病毒乘虚而入,并最终变异成为“21世纪瘟疫”的祸首。

  西尼罗河病毒:西尼罗河病毒最早于1937年在乌干达西尼罗河地区被发现,是由鸟类通过蚊子传染给人类的。患者感染病毒后,轻者出现发烧、头疼和肌肉疼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重者会脑袋肿大、昏迷甚至死亡,其中还有小部分人会患上脑炎和脊髓炎。

  埃博拉病毒:1976年,埃博拉病毒出现在非洲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其名字源于刚果境内的一条河流。埃博拉病毒的症状十分恐怖。感染者发高烧,肌肉疼痛无比,体内的心、肝等内部器官开始糜烂成半液体的块状,最后患者眼睛、嘴、鼻子和肛门大量出血,全身皮肤毛孔浸满污血而死。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埃博拉病毒的天然宿主很可能是啮齿类或灵长类动物。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所致的烈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30%~100%。历史上记载过三次鼠疫的世界性大流行: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几乎遍及全世界;第二次发生于14世纪,当时称为“黑死病”,波及整个欧洲、亚洲和非洲北部;第三次发生于1894年,于1900年流传到32个国家。鼠疫的天然宿主是啮齿动物,是通过跳蚤传染给人类的。

  狂犬病:狂犬病是人类最早知道的人兽共患病,顾名思义,该病来自于犬类动物,但猫、猪、鼠、牛、马等动物都会传播狂犬病。狂犬病毒侵入人体后,一般一个月内发作,发作后1-4天死亡。对于狂犬病,人类目前能做的仅仅是预防,而无法治疗。

  克雅氏症:疯牛病的人类版本,这是一种致命的海绵形脑病,会导致患者脑组织的某些部位出现空洞。患上该病的病人先是表现为焦躁不安,最终会因精神错乱而死亡。有研究表明,克雅氏病可能成为流行病。(许婧整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杨大乖藏猫猫历险记(图) 2004/03/23 09:51:16
北北宝贝之晒太阳记(组图) 2004/03/23 10:27:38
双鱼座的小美女皮皮(组图) 2004/03/23 10:08:17
小帅哥庄仔仔魅力无限(图) 2004/03/23 09:43:31
乖乖宝宝贵宾犬羊羊(组图) 2004/03/23 09:32:27
可爱宝宝雪纳瑞八万(组图) 2004/03/23 10:00:55
无忧无虑的刘吉吉(组图) 2004/03/23 10:15:35
虎虎鑫鑫的爱情结晶(组图) 2004/03/23 09:53:31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