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吃情:麻辣鲜香的黄蜡丁 |
---|
http://life.sina.com.cn 2004年03月15日11:12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阳光小雨滴 前日为了凑足店家的优惠金额,特意在火锅店打包了几条黄蜡丁回家,这种鱼时下流行的吃法就是在红火火的四川火锅中涮食,多少有些单调了。于是我决定自己DIY一翻。 其实黄蜡丁不过是民间通俗的叫法,这种个头小小的鱼早先是长江的野生鱼种。学名黄颡鱼,虽然叫黄蜡丁,颜色却是乌黑。属鲶形目,也有人叫它们嘎牙子、黄鳍鱼等。这种鱼其实分布很广的,并非多数四川馆子宣称的--只产于四川的江里,其实它除了在西南、西北和少数地区外,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各水域,而且是有一定的天然产量的。只不过随着目前水资源的枯竭和人们的大肆捕杀数量开始呈下降趋势。 现在馆子中已经见不到真正野生的黄蜡丁了,因为在自然水域中黄蜡丁生长速度极其慢,5龄鱼仅为250mm,所以现在馆子中的几乎都是人工饲养的。听人说正宗的黄蜡丁有四对须,有鼻须、上颌须和颌须,但是偶不是那么精益求精的人,就没有这个耐心去核对了。只是这种鱼的肉质实在鲜嫩、而且少细刺、无鳞、脂肪多,所以吃起来味鲜美,据说还营养价值高,想来这也是因为它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吧。 到家的时候已经10点半了,虽然一路上盘算着弄两块豆腐一起煮汤,但是商场已经都关了门,豆腐是采买不到了,纯鱼煮汤又稍显单调,只好改为红烧了。 这鱼要吃活的,成为尸*体的时间越长,其味道就越差。因此到家后顾不得休息,急忙冲进厨房开始洗手做羹汤。这种鱼无鳞,属于非常好收拾的品种,只是馆子里为了缩短处理的时间通常只破个肚子,除除鱼腮就算了,自己加工的话还是要剪掉鱼鳍和须子,然后再剪开肚子,把鱼泡和内脏都处理干净的好。 清洗完毕后,点火架锅,锅内倒上底油,等油到6、7分热的时候,依次加入姜片、蒜瓣和葱段,因为老妈爱吃辣的,因此又放了好多红红的干辣椒和一小撮花椒进去快速的煸炒起来,立时厨房中升腾起一阵阵又香又麻的香味。等蒜头和葱段变为金黄色、辣椒和花椒稍稍边色,就可以拎着鱼尾一条条的顺到锅里了。这里要注意,一定要一条一条的放下去,同时锅里的底油要多些,因为黄蜡丁无鳞、肉嫩,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统统扔进锅里,多半这鱼就骨肉分离、皮之不存了。鱼非常嫩所以稍稍的煎一下即可,然后喷点黄酒进去,再倒点醋和酱油,没有高汤用水就行了,倒入刚刚没过鱼身的水,把火转为中档,加入盐和少量的胡椒(什么鸡精、味精的千万别加,会严重破坏此鱼的鲜美!切记!)盖上锅盖,煮上7、8分钟即可,这个中间千万不能随便翻动,免得鱼身散架。等估摸着时间到了后,开盖起锅,一瞬间满屋子鲜的鱼香裹着麻辣的味道,绝了! 最后一个步骤是装盘,这也是非常显功力的一环,锅铲要贴着锅边轻轻的推着鱼身,让鱼裹着汤汁慢慢地滑到盘中,鱼身不散不破,汤汁清亮不流这个菜就彻底成功了。为了不影响明天老妈吃鱼时的美观,偶强力压下了肚子里的谗虫,舀了一小勺红亮的鱼汤,“鲜、香、麻辣、咸淡可口”! 如需转载,请与新浪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