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料不达标 茶饮料怎叫茶饮料(图) |
---|
http://life.sina.com.cn 2004年02月23日16:03 《消费指南》 |
旭日升茶饮料 旭日升、汾煌等6品牌登黑榜 茶饮料和茶一样,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而且它比纯净水有滋味、比矿泉水润喉、比碳酸饮料提神。这样独特的口味、品质特色,使茶饮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人群,近年来产量年均递增了17%,2003年末已达到300万吨。同时,在茶饮料生产队伍中,除了占有绝对市场份额的娃哈哈、统一、康师傅、三得利等品牌外,不乏携带各种各样新产品陆续进入的饮品巨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汇源、燕京等。 尽管连续两年的茶饮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表明,茶饮料总体质量形势乐观,2003年合格率又比2002年提高了37.4个百分点,达到了86.4%,但是,局部问题依然不少。居然有昔日茶饮“老大”“旭日升”,知名品牌“汾煌”等。而且6个不合格产品都是因为特性指标不合格而落马。 茶多酚、咖啡因两个项目既是茶饮料的特征性指标,又是茶饮料行业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款,茶多酚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氧化、降胆固醇等作用,咖啡碱对人体有强心、利尿、解毒等作用。这两种指标含量过低就意味着制作过程使用的茶叶原料少,含量过低的产品根本就不能成为茶饮料。 2003年有6个产品的茶多酚含量不达标,5个产品的咖啡因含量不达标,有些厂家的含量非常低,比如广东汾煌农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冰红茶,茶多酚仅为7.8mg/L,达不到标准要求数值的十分之一;咖啡因含量仅为2.5mg/L,比标准值差了约九分之一含量。另一公司生产的下火绿茶,咖啡因含量仅为0.5mg/L,是标准规定值的的四十分之一。 汽水就是要有杀口感,降低了杀口感,再喝汽水就没有愉悦清凉的感觉。在2003年抽查的含气茶饮料中,汾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冰红茶和济南华东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旭日升冰茶,二氧化碳含量不达标。标准中规定,茶饮料产品的含气量不能低于2.0倍(20℃时容积倍数),而汾煌产品才1.2倍、旭日升冰茶才1.6倍,均大大低于标准要求。造成不达标的原因有多种,不注重质量管理是首要的。 抽查共涉及到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安徽、河南、四川、陕西、浙江、江苏、福建、湖南、湖北、广东等14个省、直辖市38家企业生产的44种产品。抽查结果表明,茶饮料总体质量较好,特别是一批大型茶饮料生产企业,如顶津食品有限公司、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都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先进的设备及管理机制,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质量稳定,其市场占有率占全国大中城市销售总量的80%以上。而一些中小型企业生产条件简陋,工艺落后,产品质量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茶饮料中茶多酚和咖啡因指标不合格、少数产品微生物卫生指标超标、个别产品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碳酸型调味茶饮料的二氧化碳气容量达不到标准要求、部分产品的标签不符合要求等问题上面。 本次抽查发现河南思达连锁商业有限公司经销的下火绿茶(低糖茶饮品)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经检验为7800cfu/ml和93MPN/ml;合肥市肥东华力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雄牛冰绿茶菌落总数经检验为690cfu/ml,远远超出标准(标准规定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应≤20cfu/ml和≤3 MPN/ml)规定。由此反映出这些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落后,生产的产品卫生质量较差。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甜味剂甜蜜素使用量应≤0.65g/kg。本次抽查的广州市海珠保健食品饮料厂生产的金顺冰绿茶,经检测已超出标准限量规定,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对强制性国家标准知之甚少,又缺乏相应的技术管理而造成的。本次抽查有5种产品标签存在问题,主要是产品中检出了甜味剂甜蜜素和防腐剂山梨酸,而标签上却未进行标注。 在历次茶饮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两次及两次以上合格的品牌是:KIRIN、奥得赛、碧泉、波蜜、加多宝、开喜、康师傅、荣氏、三得利、统一、娃哈哈、旺旺、维他、银鹭、张一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