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木寺 让我魂牵梦绕净地 |
---|
http://life.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09:43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雪夜泥炉欢迎 网友投稿 晚饭过后,决定次日一个人返程去夏河拉卜楞寺,赶那里的农历十三的晒佛;几个老师挽留,但我意已决。短暂的几日,大家目的不同而来,但相处的很好,分别在即,尽然有丝丝伤感;在我看来,大家都追寻着自己的梦想,艰辛虽不能分享,但思想可以或多或少相通;好像你独自跋涉在自己的路上,偶尔遇到能同行一段的旅人,相遇时会喜悦,分离时会感伤一样。 入夜,我去询问了班车的情况,郎木寺没有直接到夏河的车,郎木寺-合作的车,一天两班,早7点和7:30。 睡时,有些依依不舍的感觉,我喜欢这个地方——郎木寺。 2日早6点起床,窗外漆黑也没有灯火,我安静的洗漱和整理好行囊,本不想吵醒同屋的张老师,但他还是醒了,简单的道别和祝福,一丝伤感在清冷的空气中弥漫开来,我匆匆出了宾馆,上了车…… 车子差不多7:30在黑暗中,颠颠簸簸地离开了郎木寺。 天很冷…… 天色也随车轮下的路,渐渐放亮起来;我回头能看到依稀朦胧的山,郎木寺大概就在山的那边吧——郎木为藏语,意为“仙女”,也许那边真的有仙女,有点让我魂牵梦绕—— 是身旁一个藏族小孩儿的清澈眼神,拉回我的思绪,在我给他糖果之后,他让我给他擦去那两行鼻涕;他明显对我很好奇,想和他交流,但他还不会汉语…… 天很冷,太阳的出来也丝毫没有效果。 我开始和他父亲交谈,得知他们一家是四川若尔盖的山区的牧民,先专门前往拉卜楞寺参加法会,进而问,何不在郎木寺?答复是,他们一般每年都回在郎木寺参加,但每10年就回去拉卜楞寺一次,上次去还只有一个孩子,一家三口。现在他们一家5口,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简单的回答,平静的口气,却给我莫大的震动和感触。看小孩子的眼睛,他目前不会明白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宗教,但他很快会长大。我行走其间,对环境和人的生存状况和形态的兴趣远大于对宗教的兴趣;我可能不去信仰那些神佛,可能不会完全认同他们的生存方式和形态;但我不能不尊重他们的信仰和文化。不想说什么大道理,也讲不出,但知道有容乃大,而平等和尊重是一切良好交流的基础和开端。 也许你平时操练娴熟的价值观和得失的尺度,在他们虔诚的目光和灿烂的笑容前,会不知道如何比划,不知所措起来。 我和他们一家彼此分享着食物,轻松得聊着彼此陌生的境遇,那交流是幸福的—— 郎木寺-合作[¥20],车子大约12:40到达合作私营汽车站,我很那一家质朴的藏民道别,自己径直上了旁边一辆合作-夏河[¥10]的班车…… 车子在高原耀眼阳光下行进着,天空蔚蓝。倦意袭来…… 在我醒来的时候,一问距夏河只有七、八公里了,15:10到达有小布达拉宫称号的夏河*拉卜楞寺。 我住到了离寺区很近的武装部招待所,三人间。 我放下背包,提了相机,没有去中心寺院周围,而是一直在像个大的村镇的僧舍群中走走看看、拍拍停停…… 天色黯淡时,我回到招待所,吃了点东西后[招待所的餐厅也不太好],到街上走走,去了些民族用品商店和旅游品店…… 一夜无话。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