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情:春节 我们吃在包头 |
---|
http://life.sina.com.cn 2004年02月04日09:00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换个马甲呗 因为朋友的父母在包头,因此春节去包头成了我们每年必做的功课。大年初一晚上 坐车到了家,家里已经摆上桌子等我们吃饭。有各种切好的熟肉,炒的虾仁什么的,另外还有我最爱吃的—酸菜白肉火锅。在火车上我就一直跟朋友念叨,到了你家会吃什么呀,会不会有酸菜白肉啊,没想到,真的让我给念叨出来了,这叫一高兴。 其实在北京我自己也经常做酸菜白肉(排骨)火锅吃,因为简单,清汤炖好肉片排骨,把超市买的袋装酸菜丝洗好放里一起煮,吃的时候蘸辣椒油、蒜泥、生抽,简单又好吃,连刀都不用动。但北京的酸菜跟这里的酸菜好像腌制方法不同,这里是用盐腌的,吃起来更有酸菜味儿,更香。 初三,上午去大街上逛了逛。包头这几年建设的很快,想当年我第一次来这里,觉得是个很脏很落后的城市,一到过年,大街上满是尘土、鞭炮的碎屑、黑色的冰,而且春节期间饭馆全关,过年想到外面吃都没地方去。现在包头市容非常整洁,新建了很多超市商场什么的,有点现代化都市的样子了。而且,包头的天非常非常的蓝,让人的心情也变得透明起来,这在北京是不多见的。 逛街的时候,买了一份我非常喜欢吃的面筋回家。其实这个面筋啊,就是北京的凉皮,但此地调出来的味道跟北京的不大一样。北京要放芝麻酱,这里好像是放酱油、香油什么的,另外还要加一种面面,据我吃的时候感觉,应该是熟芝麻、熟花生磨成的粉,非常提味,很香,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强烈建议北京的凉皮制造者采用此办法。喜欢吃辣的可以加辣椒油,这里的辣椒油也很好,炸出来的油颜色红而且香,辣味足,拌好的面筋加上足足的辣椒油,就上朋朋友合吃了一份,吃撑了。 说到这里,要说说朋友妈妈腌的咸菜了。跟六必居腌的酱菜不同,这里的咸菜只用盐腌,腌的内容就是胡萝卜和芥菜头,腌好的咸菜咸中带酸,切成细丝后加醋、辣椒油一拌,略咸、酸、辣,是非常好的佐粥小菜,就着他,能一下造好几碗粥下去。 初四,朋友的姐姐请吃饭,是在一个川菜馆,据说是正宗的重庆人开的,很地道。去了才知道,其实真的是又贵又难吃。点菜的时候没有魔芋,我低声念叨:“没有魔芋还敢叫川菜馆”,服务员赶紧解释是此地人不爱吃这东西,所以没有,水煮鱼30一份,里面的鱼也就几片,豆芽还很少,就当地的消费水平来说,真是有点贵了。不仅量小,水煮鱼用的油也让人怀疑,颜色暗淡,看起来非常像回收油,当时真想跟他们翻车,后来一想大过年的,我又不是此地人,就算了。也许,奸商就是这么被惯出来的吧。 初五,朋友的另一位亲戚请客,换了一家饺子馆。因为初五不是破五嘛,当地叫捏整,指定要吃饺子地。这家是东北风味,上菜的家伙全部非常巨大,吓人。一道茄汁牛柳是用一个跟托盘大小的盘子装着上桌的,味道一搬,但茄汁很好喝,有点像罗宋汤,我喝了好多。饺子就那样,个头大,馅足,没什么让人惊喜之处。 初五晚上,朋友的另外两个亲戚从东北来了,晚饭是涮羊肉。当地一般都是买整卷的羊肉回家,要吃的时候就拿到外面加工成羊肉片。我问了问,整卷的羊肉8块钱一斤,好像也不便宜阿,牛街的羊肉片也就这个价钱。不过羊肉确实非常好,切好的羊肉片红里透白,没那些筋头巴脑的,看着就很新鲜,化了以后也没有血水,吃起来口感鲜嫩,锅里也没什么沫子,跟老北京所谓清汤干碟有一拚。 初六,是个大日子。朋友的妈妈今年66,当地的风俗是66岁的老人要在春节初六这天,由闺女用六两六的面、六两六的肉,包出66个饺子,由66岁的老人吃了(当然不是一顿吃完,要是一顿吃完,估计……)我一直觉得,这种包饺子,根本不是体力劳动,而是脑力劳动,你想啊,这六两六的面、六两六的肉,该怎么编排才能整和好包出66个饺子啊,真是复杂的数学问题。 一大早,我跟朋友出去买蛋糕,回家发现朋友的姐姐已经来了,正在包饺子。饺子包好,煮了6个给寿星吃,时间就差不多了,又该出去搓饭了。这回定的是大鸭梨,是北京大鸭梨在此地的分店。别看大鸭梨在北京也就一家常菜馆,在此地可是火得不行,一到饭点,楼上楼下的,全部爆满。大鸭梨的菜是我这次在包头外食饭馆中菜做的最好的,比较像饭馆水平,就是其中一个避风塘鸡翅,本来应该用蒜蓉、姜蓉、豆豉、辣椒炒的配料,换成好像是米粒的一种东西,经油一炸有爆米花的感觉,怪怪地。不过在家常菜馆点粤菜,也没指望他能做出日昌的水平,将就吧。 初七一早,睡眼惺忪的起床赶飞机,一下就回到了北京,北京的天灰灰的,很有点不给首都精神风貌争气的样子。 回到北京,又见到熟悉的街道,可以狂吃自己爱吃的食物了。这几天,复习了三个厅的麻辣锅、小是小的吴江鱼、日昌的煲仔饭、老渔翁的毛血旺……我觉着吧,嘿嘿,还是北京好啊!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