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购物谨防“五大陷阱” |
---|
http://life.sina.com.cn 2004年02月02日12:53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
据新华社电商品超市一直被认作是值得信赖的消费场所,但乌鲁木齐市消费者协会提醒人们:超市购物也有“猫腻”,在超市消费要谨防“五大陷阱”。 陷阱一:“标低售高”坑人。 一双标价4.30元的男士拖鞋,在收银台交钱时却变成10.50元。乌鲁木齐市一家超市对商品标明低价却以高价售出,日前被物价管理部门查处。 陷阱二:劣质商品骗人。 杨先生在一家超市买了4条冷冻的罗非鱼,回家解冻后发现鱼的内脏已腐烂,并有臭味。消协提醒,在超市购物要仔细了解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陷阱三:购物小票蒙人。 有的超市利用消费者对计算机收费系统的盲目信任而多收钱款。王女士在一家超市买了100多元钱的食品和日用品,回家后仔细核对发现,买了3瓶可乐却交了5瓶的钱。消协提醒,结账时要仔细核对购物小票和商品是否相符。 陷阱四:赠品悄悄变卖。 一些超市搞“买二送一”或“买三送一”等促销活动,但在结账时,这些赠品也要收费。对此,超市解释:计算机收费系统出现失误。消协提醒,警惕价格欺诈,结账后最好立即核对电脑小票。 陷阱五:特价商品限量。 一些超市打出特价商品广告,如鸡蛋半价、色拉油半价等,但消费者在排队购买时,不是只能限量购买一公斤,就是所谓“特价商品”已经售完,有的甚至找不到所谓“特价商品”。消协提醒,消费者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购买所谓“特价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