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健康专题 > 正文

从“阿Q精神”看自我安慰

http://life.sina.com.cn 2004年01月30日13:30 《环球时报-生命周刊》

  遇事不顺,有时需全力以赴,有时需耐心等待或换个思路

  现代生活中的“阿Q”先生

  刘先生正值“不惑”之年,是一家公司的职员,擅长编制软件,曾经是公司的骨干。后来新领导上任,招收了两名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委以重任,让两名新人负责新项目的研发。刘先生很想参与该项研究,并拟定了一份计划书递交给了领导,却迟迟没有回音。眼见着两位新同事整日伏案攻关,心里更不是滋味,不由得犯了嘀咕:新领导瞧不起我,可能是瞧不起我的专科学历,对我没有一点肯定,会不会让我下岗啊?刘先生越猜测情绪越低落。在单位有时和领导打照面,他总感觉领导的态度冷淡,继而觉得同事们背地里都在议论自己,从此变得不想上班,怕见熟人,后来连商场、公园都不敢去了。

  经过心理咨询,刘先生豁然开朗了:不就是个软件吗?不让我干,我正好歇着,用不着加班加点了,正好辅导辅导我那上初中的儿子。再者说了,领导不安排我,也是照顾我的面子,和两个年轻人平起平坐的,担心伤我自尊。从此,看领导也亲切了,看同事也顺眼了。刘先生成功地当了一回“阿Q”。

  什么是“阿Q精神”

  关于“阿Q精神”,《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定义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等妙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环境和价值观念的改变,“阿Q精神”有了新的含义和用途,那就是通过“将不愉快的事情给予合理化”的思维,获得心态的宁静平和。

  “阿Q精神”的自我安慰作用

  现代生活中,有些人无暇顾及柴米油盐、鄙弃繁文缛节,排斥常规生活,赞美“痛苦”的价值,欣赏“死亡”的悲壮,指责一切知足常乐和“酸葡萄心理”。他们在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追求绝对的完美和公正,结果愤世嫉俗,认为自己深受命运的捉弄,痛不欲生。这时候,何不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态度,用“阿Q精神”进行自我安慰?

  自我安慰并不是麻木不仁、坐以待毙,不是无所事事、不思进取,也不是懦弱无能、畏缩不前。自我安慰等于给自己一个心理空间,放松调整,自我统合,进而集中精力,轻装上阵。自我安慰有利于排解消沉低迷,缓释紧张焦虑,平息怒气怨气,使心态平和积极。这种“阿Q精神”没有使人失去理智和对价值的判断。它没有使人失去奋斗方向,只是暂时放慢速度。它也没有使人变成“哈巴狗”,而是变得成熟了。这种“阿Q精神”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际间的冲突,缓和了社会矛盾。

  现代版“狐狸与葡萄”演绎“阿Q精神”重要性

  著名心理学家郑日昌在谈到自我安慰的重要性时,曾引用和改编了伊索寓言中“狐狸与葡萄”的故事。如果对号入座,你属于哪种狐狸的情况呢?

  一只狐狸看见了葡萄架,上面的葡萄颗颗饱满。它馋涎欲滴,又蹿又跳,却始终没有摘到。狐狸怒火中烧:“谁这么缺德?种这么高!”这时一个农民走来说:“你嘴里放干净点儿!骂谁呢?”狐狸却越骂越凶,农民一气之下将狐狸打死了。

  第二只狐狸登场了,他想:这么好的葡萄非我莫属,便制订了宏伟的计划。他跳啊,跳啊,跳个没完没了,最后累死了。

  第三只狐狸也够不着那葡萄,他陷入了哲学思考:我堂堂狐狸连个葡萄都吃不上,生命的意义何在?越想越沉重,最后找了一棵歪脖树,用小绳儿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第四只狐狸有艺术气质,葡萄唤醒了他心中的爱情。他凝望着葡萄架,日复一日,秋叶黄了,爱情枯了,他也疯了。从此,人们常看见一只狐狸,蓬头垢面,走街串巷,边走边念念有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第五只狐狸看到自己确实无法改变现状后,停了下来,斜眼望了望葡萄,很不屑地说:“这些葡萄根本没熟,特酸,我才不吃呢,家里有好喝的易拉罐,回家喽!”他哼着歌回家了。

  前四只狐狸都因为没有处理好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要么被外力消灭,要么自我结束生命,要么精神失常。最后一只狐狸看来懂一点“阿Q精神”,虽然没吃到葡萄,但心情照样不错。

  这多么像我们的生活,你看那些谈恋爱未成,郁闷成疾的;研究生论文没通过,跳楼自尽的;晋升职位受阻,雇人行凶的……有时,一点点“阿Q精神”确实可以帮助人平稳地渡过危急时刻和两难处境。

  如何自我安慰

  当你遇事不顺的时候,有时需要全力以赴、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有时则需要耐心等待、保持沉默,乃至调转方向,另寻他法。

  进行自我安慰,主要是运用积极的词汇,来评价自己,评价自己所做的事情。对于自己拥有、又摆脱不掉的缺憾,可用“甜柠檬效应”,例如“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对于那些想要而未得以的,不妨学学第五只狐狸的做法。你会发现,平衡自己心理的能力,维持自己健康的能力,都是多么重要啊!(文/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赵梅博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健康专题专题
 相关链接
重庆晚报:“自慰” 阿里-汉的阿Q精神 2003/12/11 20:19:51
台报:贫富悬殊的冰山一角与陈水扁的阿Q精神  2003/08/22 15:09:03
专访中国社科院心理专家:大学生不妨多有点阿Q精神!  2003/04/08 00:56:14
阿Q精神+备战怠工 国奥队到底输掉了什么?  2002/10/09 13:44:19
“基地”频使空城计 美军沮丧以“阿Q精神”自慰  2002/08/27 11:14:52
羊城体育:由中国围棋黑棋贴4子规则引出的阿Q精神 2001/08/13 18:00:00
发扬阿Q精神--赵薇自曝“绝对隐私”(附图) 2001/06/22 10:43:10
恐韩症-韩国人的阿Q精神--赵aq 2000/11/03 17:36:24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