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开拓食源与挖掘食味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11月28日17:05 羊城晚报

  广东人无所不吃,天上蝗虫、地下蜈蚣,都成了我们的碟上珍。面对日益收窄的食源,有人叹曰:“吃尽了。”而开明的餐饮经营者一改往日外延式扩张寻觅食源的势头,锐意在物料尽用、火候适中、刀工精细、调味搭配上下功夫,开创了新派粤菜的新境界。

  日前,在芳村大道南“皖鸡皇”菜馆吃到了“大鸡三味”,其创意不在把原只鸡用三种各异的方法烹制,而是把鸡冠用鼓汁铁板烧,把鸡蹼用子姜生炒,把鸡屁股用上汤浸熟后用盐(称之芙蓉王)。把原鸡从头到脚分开处理,物料尽用,各适其所,正是粤菜朝内涵发展的新路。其中鸡冠和鸡屁股的利用,甚至达到了废料精用的效果。

  炒菜大多为大火急炒,因此制作过程十分讲究选料和刀工。近十年来,

粤菜与其他菜系的融合,使煮、烤、炸大行其道,对小炒不甚讲究。其实,刀法是随着炒菜场繁荣而发展的。如果只有烤、炸、煎、,也就没有必要运用那么多刀法了。广州麓湖路美心皇宫的“兰豆炒腰花”这一普通菜肴,运用的刀法竟达七八种,炒出的腰花呈麦穗状、荔枝状、寿字状、核桃状、梳子状等,美轮美奂。此等造型不仅利于速熟、防臊去臭和入味,还可因良好的视觉形象而促进食欲。

  炒,对火候要求十分严格。清炒、生炒、熟炒、干炒、爆炒对火候的要求都不同。对质嫩的肉类,可以用“抓炒”。如鹿鸣酒家的炒鹿片,就是把嫩滑的鹿肉挂上薄糊,经油略炸,即捞出,另在炒锅中放油加热,倒入拌有调料的芡汁,烧开,随即把已熟的鹿片放入翻炒而成。如此“抓炒”的鹿肉松软可口,“镬气”十足。

  传统烹调学中调味的目的是清除异味,突出正味,增加滋味,丰富口味。为了实现美味,人们发明了烹饪中使用调料。调料最初只是盐和梅,只调成咸、酸二味,现味已发展到数百种,但基本味仍是古人常产的咸、酸、甜、辛、苦。新派粤菜十分讲究多种口味的变化,使各种味道有机组成复合味,如香辣、酸辣、酸甜、鱼香等,同时使各种味道一出现就具有层次感,如“上口甜、收口咸”、“上口咸、收口甜”。当然,提炼鲜味、保留原味是调味的首要原则,电子大厦新荔枝湾最近推出的横琴肥蚝就是用米汤来浸肥蚝,肥蚝的鲜味极清虚,易被它味掩盖,通过米汤,去除其腥臊,然后稍加盐,则鲜味全出,味鲜的肥蚝吃过之后,往往齿颊留香,令人回味无穷以致产生是否存在“味外味”的遐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对食味的挖掘比对食源之开拓要有意义得多。

  (紫/编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