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感受与历史擦肩而过的氛围 |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11月19日15:03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早间新闻欢迎 网友投稿 终于放暑假了,这回再也不要做电视苞米花网络的奴隶了,打点行装,收拾心情,要当个自助旅游者,体验一下人在旅途的感觉,人还没出家门儿呢,心都飞火车上去了。 当然了,想舒服度假疗养的人还是去海边合适,我舍弃了清凉的海风,扑向了漫天的黄沙(主观臆想的),因为我是个典型的北方人,比起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我更愿意走在内陆城市的马路上感受说也说不清的苍凉(对不起,有点陈词滥调了)。 西安,西安,且先不说古朴的城墙,雄奇的兵马俑,玲珑的雁塔,光是这两个字就让人激动,如果说北京是中国的现在,那么西安就是辉煌的去,探究中国的历史不能不来西安,相信你一定会在这里焕发思古幽情的。 陕西历史博物馆就在市区,距我们下榻的酒店六站地,边走边看街景,(西安站和站之间距离很短)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那是一座怎样的建筑啊,看到的时候好兴奋,他处于一片开阔地中,浑厚古朴的唐代建筑群落不禁让我想起了“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的词句,不知道你玩过帝国时代没有,韩国、日本、中国部落的建筑就是这座博物馆的微缩,当然气势不及万分之一了。跟北京历史博物馆的高大冷峻不同,他不会让你仰视她的芒,而是让你震慑之后,恨不能马上钻进去跟他亲近一番,不过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我们还是绕了一圈后,才走进了正门。 高高的吊顶,幽暗的灯光,让人一下子走进了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史中。从蓝田猿人的头盖骨一直到清朝的瓷器,都有展品。印象深的展品有那么几件,一是迎面而来的黄河巨幅照片,可能不算什么展品吧,不过却在这里驻足良久,满眼都是浓郁的黄色,耳朵里涨满了奔腾呼啸的回响,如此贫瘠的土地养育了如此勤劳坚韧,善良宽厚的西北人,没来由的悲怆起来。唐朝的都城在长安,所以我对唐朝的展品很留心,无论是建筑材料——瓦当,还是酒器、瓷器在古朴之外都比前朝多了一份圆润和大气,从形状来说,圆形的物品就较多。古镜,酒杯,就连仕女的脸都是圆圆的,一个唐三彩胖美人斜挽秀发,轻移莲步,长裙曳地,一脸的慵懒,一副我是美女我怕谁的样子不难想象美酒与美女并重,英雄与商贾并行的开元盛世,唐三彩的武士须发皆张,鼻高目深,拔弓射弩,分明是西域胡人,大唐的开阔胸怀和兼收并蓄可见一斑,难怪不爱听摇滚的我对梦回唐朝有几分好感,主唱丁武就是西安人,挑剔的发烧友对张艺谋的电影也趋之若鹜,他们的作品总是荡气回肠,有着盛唐的风范和影子,正感慨着,忽然发现旁边展台上有两条瘦骨伶仃的金龙!才一指长,细长的身子还弯曲着,弯腰驼背一脸苦相,仿佛被周围的丰腴和阔大给挤的没地方站了,不禁让人失笑,也不知道哪个艺术家反其道而行之,唐朝式的幽默了一把。 这里的纪念品制作的都很精良,很多都可以以假乱真,不过价格也不菲。青铜器复制品相当沉重,搬回家去一定大费周折,只好作罢。 博物馆的洗手间也算得上星级的,使用完可以参观一下嘻嘻。 兵马俑已成为西安的另一个代称,不可不去。 同学的爸爸建议我们不如去看看天津的泥人张,说是更栩栩如生,笑话!我相信此去绝对为了体验那一份凝重,什么民间艺人的绝活也拿来充数。 于是在酷热的天气里,我们义无反顾地颠簸了三个半小时,车坏了一次,终于到达。 兵马俑已然被罩在一个据说也创造了奇迹的钢铁大棚中,让人有点失望,毕竟不能穿行于其中静静的感受与历史擦肩而过的氛围。据说克林顿来华访问也是得到总理的特批才下了坑道。远望横成队,纵成行,当年的规模隐约可见,总觉的比真人要高大一些,在栏杆上面是我俯视他们,估计要真下了坑道,非仰视不可。望远镜成我们争抢的对象,一张张脸在我眼前晃来晃去,距离近的让人不敢呼吸,就这样欣赏了一会,发现兵马俑的外貌各不相同(这个不新鲜,历史课早听过一老头津津乐道了。),一定是拿真人做模特的结果,而且这些士兵大都脸型清瘦,浓眉凤眼,(就是那种单眼皮)颧骨高耸,像极了西安男人的形容。赶紧把这一重大发现公之于众,结果招来一片嘘声,什么废话,你真色之类,不服气补充一句挺帅的更引起一片惊呼尖叫。 出来的时候,一帅哥衬衫领带迎面走来扬手打车,恍若人物汉唐时。 西安男人真得很帅,大部分都身材高大,脸孔浓眉大眼的少。粗犷与清秀结合的很好。女人的皮肤很白很细,真是奇怪我都晒黑了,她们还依然如故,难道防晒措施好,还是水土养人?这么好的皮肤和这么热的天气,是“露”的最好理由,吊带衫,露背装比比皆是,这也是西安防暑降温灵丹妙药嘻嘻。麦当劳肯德基里的情侣比北京更年轻化,我们就看到一对初中生在座位上坦诚的旁若无人亲热着。 傍晚,在古城墙下的回民小吃街吃小吃,看着落日的余辉点染着古城,闻着回民老爹烤制牛羊肉的各种味道,我想;这就是西安的味道吧?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