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迷人西塘 宛若一支幽幽的洞箫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11月12日09:52 新浪生活

  新浪网友:朱金晨欢迎 网友投稿

  有斜风,若有细雨,文友们告诉我,若是在这样的斜风细雨的日子里去千里古镇西塘游玩,那么才不虚此行,才会有更多浓郁的诗情画意。虽说我去的时候没有缠绵的春风秋雨,也只有小度一日,但也足以享受到别处从未见识过的风情。

  在临街小河的石阶上,不时地有三两浣纱女在用双手掬着清清的水波,洗涤着红红绿绿的衣衫。而在河沿上,三五成群的老人们悠闲地坐在小竹凳上,围着小方桌品茶下棋,也有淡妆的少妇在自家临河的美人靠上,整理着吐出绿意的盆景。最是那些小商小贩,悠悠地坐在藤椅上,也不在乎身边的小卖铺是否有生意,怡然自得地打着呵欠。时间与水一起缓缓地流淌着,几只渔船从大淀驶进河湾里来了,船头的大木盆里满是鲜蹦活跳的鱼虾,船篷上晾着亮着水珠的渔网,头顶竹笠的老渔翁盘膝坐在甲板上,也是悠悠地对着蓝天白云吐着烟圈。远处,传来了一阵阵犬声,显然又有远客到西塘人家来作客访友了。

  一切都是那么悠悠,就连我们这些上海赶来的客人也不由得放慢了脚步,尽情地置身在这些景色淡淡的田园风光里。说来也怪,人在这炊烟袅袅、水波徐徐的景色里,岂只是眼前的事物都变得淡淡的,甚至连心中也无杂念了。说真的,如果有时间的话,我还真想走进小巷的深处,院落的深处,去好好考证一下,这里自明代至清末427年间为啥能出现19名进士,31名举人,还有当年柳亚子追忆在西塘、在乐国饭店桩桩趣事,为何一连撰写了三十五首诗章。难道仅仅因为西塘过去曾是水乡贸易的繁华集镇!

  那天夜晚,镇政府特地亮起了沿着几百米长河岸高挑的红灯笼,迎接着我们这批从上海赶来采风的文人们。灯光交错着桥影、水波掩映着廊棚,沿岸的小商铺早已关门歇业了,四周静得出奇,唯能听见的是我们这一行人踏在石板上发出的脚步声。我们又一次惊叹这里过的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没有都市里丰富多彩的夜市,少了几分热闹,因而也就少了嘈杂,少了几分繁华,因而也就少了喧闹,少了那些令人也感到不安的烦躁。不过面对现实我们又十分担心,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古镇的明天还会这样优哉吗?生活还会这样悠然吗?环境还会这样宁静吗?于是,我们不由得想起昔日的周庄、直、同里,不就是这般充满亲切的乡土气息……至今离开西塘已有好多日子了,而去西塘的游人也越来越多,报上不时刊出文友们描写西塘的精彩的文字,他们赞美廊棚,他们留恋古巷,他们难忘建筑,而我却羡慕西塘那些人家,尽管门上贴的对联还是“诗礼传家”、“向阳门第春常在”,似乎与镇外的世界脱了节,离了轨,但却让你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洗礼,一种传统的撞击,一种理念的影响。

  不必期待斜风,不必期待细雨,我要告诉每一位将去西塘游览的朋友,即使没有斜风细雨,也能在那里领略到独特的风光。只是请别忘了,在一处又一处诱人的景色中,留意西塘那些寻常的巷陌、寻常的人家。

  那才是西塘最为迷人的景点……西塘人家,宛若一支幽幽的洞箫:深沉、幽雅,意境绵长悠远。悠然自得,温和面世,那是否也是一种文明,一种古老的文明?我时时在苦思着。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九华山 享受远离城市的暇逸 (2003/11/11 12:39)
川西高原红 一首羞涩美丽的歌 (2003/11/11 12:31)
河内 聆听动人心弦的民乐 (2003/11/11 12:24)
秋色桂林 灵秀与浪漫的音弦 (2003/11/11 11:37)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