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植入能治好前列腺癌 |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10月28日11:51 环球时报·生命周刊 |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黛博拉·库班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技术在20世纪初就被提出,但是它的成熟是最近十几年的事。现在,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已经被广泛应用。今年被评为美国最佳肿瘤医院的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开展这项技术已相当成熟。 粒子植入的适用人群 永久植入的放射性粒子通常使用碘—125或钯—103,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效果非常理想。与单纯进行外照射放射治疗相比,它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是大大减少了直肠、膀胱、尿道等的放射损伤。 选择哪些患者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有着非常严格的过程。 首先,要对患者泌尿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美国泌尿协会推荐了相关指标的评分表,用于筛选患者。评分系统考虑了常见症状的发生频率,如夜尿、排尿不畅等,分数越高说明放射性粒子植入后出现尿路堵塞的可能性越大。即使得分中等,但是如果患者已经使用了有扩张尿道作用的α—阻滞剂,如多沙唑嗪、盐酸四喃唑嗪、盐酸坦洛新等,也无法接受这种治疗。此外,曾接受经尿道的前列腺切除手术者,他们在放射性粒子植入后会出现尿失禁,因此他们也不适于这种治疗。 前列腺的大小也很重要,当体积超过50立方厘米时,耻骨弓的干扰将增加治疗的难度。实际中,我们选择前列腺体积在20—45立方厘米之间的患者,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效果好。如果前列腺体积在45—50立方厘米之间,通常先使用药物将体积缩小到理想的范围内。使用3个月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可以缩小前列腺体积40%。例如,用药3个月可以将前列腺从60立方厘米缩小到40立方厘米。 植入粒子要全身麻醉 在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还要通过超声检查,绘出三维的粒子植入计划网格图。医生将根据计划,在超声引导下,利用特殊的模板和植入针将放射性粒子放到计划的位置。在粒子植入时,患者首先被全身麻醉,体位选择截石位,暴露会阴部。如果前列腺的体积是40立方厘米,治疗约需要100颗粒子,每颗的活度是0.391毫居,其中75颗植在前列腺周围,25颗植在中心。整个前列腺大约接受145戈瑞的剂量。粒子植入过程中,静脉使用抗生素和地塞米松来防止感染和肿胀。 放射性粒子植入后,在当天下午或第二天早上(24小时之内)要做CT检查,术后1个月还要再做一次CT,以比较粒子的位置。 不良反应会很快消失 粒子植入后,患者可能会有短暂地排尿困难和水肿,但是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度过。通过使用环丙沙星(服用10天,每天2次,每次500毫克)和盐酸坦洛新(服用6—12个月,每晚用1次0.4毫克)能够改善不良反应。碘—125的半衰期约是60天,62.5%的放射剂量会作用在最初的4个月,有可能产生急性期反应,许多患者反应排尿次数会增加,特别是在晚上;还有放射造成的灼伤、排尿疼痛,偶见尿中带血。3个月内这些症状都会逐渐好转或消失,少数患者会持续1年。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非常安全、有效,长期的副作用小,周围器官损伤小,75%的患者保留完好的性功能,患者可能不再需要接受外科手术和外照射放射治疗。 据编者了解,现在国内北大医院、北医三院等已经引进这项技术,并且成功应用于临床。(薛原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