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健康专题 > 正文

警惕“慢性疲劳综合征”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10月17日17:33 环球时报·生命周刊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余夫 本报记者孙馨

  “我最近总觉得疲倦,腰酸腿疼的,注意力也老集中不起来。”“也不知怎么回事儿,现在我稍一运动就累得厉害,平时睡得挺多还不解乏。”……别以为疲劳只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歇歇就能好,如果您总是感到疲劳,还不能通过充足的睡眠调理好,那您可能已经患上了一种神秘的现代病——慢性疲劳综合征,需要及时就医。

  白领是最大的发病人群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美国全国疾病控制中心于1987年正式命名的。按照该机构的定义,它是指一种非常复杂的身体机能紊乱,表现为经常感到疲劳、力不从心,而且这种疲劳并不能通过卧床休息而减轻。到目前为止,医学界还没有找到它的真正病因,也没有可以测量的症状和绝对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慢性疲劳综合征被称为“最神秘的慢性病之一”。

  2001年4月,北京友谊

医院开设了国内第一家针对该病的疲劳门诊。负责门诊的刘占东大夫向记者介绍,前来就诊的患者年龄大多在30—45岁之间,有个体经营者、考研的学生、公司的项目工程人员等等,尤以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阶层为多。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女性患者远多于男性,大概是男性的2—4倍,但友谊医院开设疲劳门诊以来,男女就诊比例基本持平。刘大夫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因为我国女性患者对“疲劳”的意识薄弱,就诊率低。所以,国内疲劳门诊方兴未艾,唤醒大家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很必要。

  长期疲劳得及时就医

  刘大夫说,由于没有明确的病因,有些人在得了感冒、支气管炎、肝炎、神经衰弱、动脉硬化、甲状腺疾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后,都会出现类似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所以,目前友谊医院疲劳门诊的第一步诊断就是排除非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

  根据美国全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标准,除了持续疲劳以外,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以下8大症状:记忆力减退,精力不易集中;喉咙痛;颈部或腋下的淋巴节轻微肿大并疼痛;莫名其妙的肌肉酸胀;关节不红不肿,却感到游离的疼痛;一种从未经历过的新头痛;睡眠紊乱;在正常的锻炼后感觉极度疲倦。其下属的国际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小组认为,在排除了其他导致疲倦的因素之后,如果一个人持续疲劳6个月以上,并伴有上述8大症状中的4种及以上症状,就可以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所以,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持续疲劳,及时就医都非常重要。

  关键是放松身心

  到目前为止,医学界还没有找到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绝对有效的方法。刘大夫说,在排除其他疾病之后,友谊医院现在针对该病患者主要采取心理和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也就是,首先采用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手段帮助病人缓解压力、改善睡眠,从而减轻症状。二是,辅以药物治疗,主要是补充B族维生素,达到增强免疫力的效果。刘大夫强调,对于患者来说,配合医生治疗是一方面,自己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所以白领阶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放松身心,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

  1.摆正生活态度。要认识到生活不是征服,而是享受。在这种态度指导下他们就不会在无形中给自己施压。不要追求尽善尽美,要学会放弃;不要让工作把时间占满,有时应该对加班说“不”;科学地规划生活,做到有张有弛,不要透支身体。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白领上班族作息时间应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要注意饮食平衡,加强维生素B和不饱和

脂肪酸的摄入,少吃含咖啡因的食品,戒烟戒酒。定期锻炼也很重要,这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驱散不良情绪的阴影,有效地消除心理疲劳,对身心都大有裨益。

  3.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心理学家早就发现,健康的业余爱好可以有效地调节并改善大脑相关中枢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进而缓解压力,消除疲劳,调节情绪,是积极休息的另一种理想方式。

  4.学会释放,减轻心理负担。白领阶层还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多与朋友或亲人倾诉和沟通,通过积极地“发泄”调整情绪,必要时还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为自己营造一片宁静的心灵天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健康专题专题
 相关链接
【自力说天】秋燥天气小心“健康杀手” (2003/10/17 12:56)
胖墩儿成儿童健康“新杀手” (2003/10/17 08:38)
中老年健康专题--怎样吃脂肪才科学 (2003/10/17 08:12)
药房新概念健康、美丽 (2003/10/16 16:42)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