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眼中的麦金农 |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10月17日17:27 环球时报·生命周刊 |
本报记者吴翔 10月8日,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在膜蛋白离子通道研究上的成就共同获奖。这是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者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当晚,记者将越洋电话打到了麦金农教授的实验室,采访了已在那里工作了4年的中国科学家周玉枫博士后。 为搞科研放弃医生工作 “我们觉得麦金农教授获奖是迟早的事,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周女士说,麦金农教授的严谨认真、勇于探求,实在令人感慨。他本是学医的,当他完成住院实习,已经可以做医生时,突然感觉到真正想从事的是科研工作。于是,他做出了惊人的决定:放弃收入丰厚的医生工作,再回头去考研究生,搞科研。这时,他本科时的导师克里斯托弗·米勒对他说:“你不用再慢慢读上来了,到我的实验室来做博士后吧。” 在米勒实验室,麦金农从事电生理研究,做得很出色。后来,他任职于哈佛,陆续发表了几篇重要论文,年纪轻轻就成了终身教授。麦金农并不满足,他想在离子通道领域做出成绩。为此,这位终身教授,跑到其他实验室学习射线衍射这一基础学科,逐步开始离子通道的功能研究;1996年,麦金农和他的实验室转入洛克菲勒大学,在离子通道的功能和结构两方面进行研究。1998年,他破解了第一个钾离子通道———KcsA结构,这是他成功最关键的一步。接着,他连续破解了其他几个钾离子、氯离子通道,一步步走向诺贝尔奖。 在这个领域,以前的研究都只重功能,而麦金农教授的研究成果使大家看到了膜蛋白里面的情形,提供了了解其具体机能的途径,更为很多困扰大家已久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其实,相关技术并不困难,只是膜蛋白难以结晶,所以一直没能取得进展。麦金农教授的成功,具有激励后人的作用。 帮学生争取房间 获奖当天,麦金农教授开了4个半小时的车回纽约参加新闻发布会。当他穿着凉鞋,与自己的学生一起出现在众人面前时,记者们差点没认出来———他们都在等一个西装革履的白发老者,没想到会是个年仅47岁的“青年”。 当有记者问起麦金农教授,会怎么使用奖金,他回答:“得知我获奖后,很多人想找我都没找到———看来我应该先买一个手机。”麦金农教授平时笑话不断,但一进入工作状态,就变得极其严肃认真。周玉枫女士强调:“在他手下做事,绝不能马虎懈怠,否则会招致严厉的批评。” 麦金农教授最大的特点是亲力亲为。周女士说:“很多教授都是给个大方向和想法,剩下的事就让学生去做;而麦金农教授坚持亲身参与,随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指导。”像周女士这样资历比较高的学生经常要出差,不管事务大小,麦金农教授基本都会同行。 虽然在工作上很严厉,麦金农教授对学生的关心着实令人感动。周女士告诉记者,麦金农教授为学生争取房间是常有的事。还有一次,三个研究生因为课程安排不系统提出抗议,他就专门为他们上小课。“要知道,这是很花时间精力的。他真是让人……”周女士没再说下去,但话中意味令远隔重洋的记者也为之感动。 周女士马上就要学习完毕,离开实验室了。刚刚获得诺贝尔奖、事务格外繁忙的麦金农教授竟然亲自跑来找她说:“我们找个时间谈谈你以后出去找工作要注意的问题吧。” 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麦金农教授实验室的全名是“洛克菲勒大学分子神经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实验室”,这里随时都有几名中国学生。曾有一位叫姜有星(音)的中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发表了4篇论文,详细讲述了离子通道的控制技术,为麦金农教授的研究做出了极大贡献。另一位叫郭安灵(音)的科学家也参与了重要工作。 麦金农教授的夫人是一位华裔化学家。在教授获奖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将夫人请上台来,感谢她这么多年来的关心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