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山西 碗秃、拷栳、过油肉 |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10月09日09:35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beer519 要说我老公和我同学,工作时都是雷厉风行的大好青年,可一遇到了长假到哪去,以及这顿饭在哪吃的问题,就要犹豫不决半天,最后从他们嘴里冒出的准是“随便”二字。今年又是这样,眼看拖到时间来不及了,我匆匆在网上找了找,拍板决定去山西,还有同学一家三口,各开各家车。具体哪没想好,先去太原,那也有我们同学,一切听他安排吧。结果是去了王家大院和平遥,玩的东西不说了,我们自得其乐,但行程是一塌糊涂,写出来必然贻笑大方,尤其这里那么多自助游的弟兄。就只说吃吧。 吃在太原 本来没有打算怎么吃的,出去玩嘛,吃在其次,吃点当地特色就行了。没想到刚到太原同学请的第一顿饭,就彻底打消了我们的想法。同学把我们领到了一家叫"江南“的饭店,上海菜,从装潢上看,感觉档次应该和九头鸟差不多。同学见面,互相客气,我象征性地点了个银鱼汤,18块,别的菜没看。同学点了三个鹅头和无锡排骨,都很平常的菜。“地主”点了一条左口鱼,半斤虾,一盘炒台蘑,这是当地五台山特产的蘑菇。整体味道乏善可陈,我只记得有一个凉拌桐蒿好吃,以后可以自己在家试试。台蘑奇咸,银鱼汤没有放盐,红烧左口鱼放了番茄酱,怪怪的。虽然菜一般,但我们的兴致很高,聊着往事,逗着小孩,吃得也很香。只是到了结帐时,我们不知道多少钱,但看着同学似乎拿出了500块给了服务员,暗自都吓了一跳。同学一走,我们两家就开始琢磨,到底什么那么贵?想不出来,只好决定回请一顿好的,以谢我们同学的盛情。 最后一顿饭,我们定位为“答谢晚宴”,坚决要找一个吃的地点,太原同学拗不过,带我们去了“花园”酒店。看一眼菜单,基本和北京的中档馆子差不多。我们北京同学不含糊,连点了几个海鲜,我点了几个,都是很普通的,记得有一个鲜核桃仁炒芥兰,很新鲜,不错。还要了个当地特色的过油肉,可怎么看就是木耳炒肉片。凉菜有一个素黄螺,可能是魔芋做的,形状逼真色泽艳丽,味道也不错。还有个凉拌灌肠,和北京灌肠风马牛不相及,有点象广东的肠粉皮儿,但更厚更筋道。这一餐,也花了500多,不过我们觉得值。 碗秃,拷栳和其它面食 拷栳大家都知道吧?就是莜面卷卷,我在西贝莜面村吃过,一个一个卷卷立在蒸笼里呈蜂窝状,很好吃的。在平遥的云锦成,我吃到了山西的拷栳,比北京的口感粗一些,颜色黑一些,可能掺的白面少一些。我特意点了清蒸羊肉配它,羊肉很肥,和胡萝卜一起蒸的,羊肉味很足,但并不觉得膻。 碗秃似乎是平遥的名吃,满街都看到它的招牌。因为名字奇怪,勾起了大家一试的兴趣。端上来一看却并不特别出色,有点象河粉,不过厚一些,做法也象,是炒的。那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在平遥走着,看到了碗秃的另外一个名字“碗脱则”,我恍然大悟,一问我们山西同学,果然如此。碗秃是“碗脱”的谐音,做法有点象鱼头烤玉米同学做凉粉,是在浅碗里刷层油,把和好的面糊倒在碗里蒸,蒸熟了就成了一层皮儿,从碗中脱出,切片,或炒或煮或凉拌。 其它的面食就用一个词来形容,实在。所有的面,甭管拨面,拉面,刀削面都特磁实,在我看来是筋道过了头,倒是还咬得动,就是味道进不去。一吃面,我就狂倒盐,醋和辣椒,汤很咸了,可面还是没味儿。吃不惯。 过油肉 过油肉也是山西名菜。从王家大院出来已经两点半了才吃午饭,饿得不行,随便找了个小馆子,就在露天的一张桌子上吃起了面。也点了几个菜,其中之一是过油肉。我也觉得一般,男同志们都说好吃,估计是饿得吃什么都香。后来我们在太原又点了,刚才说过,象是炒肉片。我们太原同学在家里也是做饭的,于是口授了做法:“正宗的是切肉丝,闹点鸡蛋和淀粉拌拌,多闹点油炒肉丝,熟了以后盛一边。然后,少留点油,爆香葱姜蒜,闹点油菜也行,闹点蒜苗也行,但一定要有木耳,和肉丝一起炒。”这个简单,可以回去实践,但是,怎么听着还是炒肉丝啊? 几天就在匆忙中度过了。同学再次相遇,又想起了山西同学当年在宿舍里用电锅给大家熬小米粥的往事,好象就在昨天。西北的风沙,使他的额上多了几条皱纹,看上去比我大十岁还多。我北京的同学自从有了孩子,忙得要命,也两年没和我们聚了。又见他却年轻依旧,让我觉得这么个家伙怎么能有个两岁的孩子。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