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风雨青海湖 远离尘世间的烦躁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9月25日17:16 新浪生活

  新浪网友:风之华欢迎 网友投稿

  早上六点钟,被手机闹铃惊醒,想起来今天去青海湖的游程,我立刻从床上蹦了起来。

  走出宾馆的大门,发现整个西宁市都笼罩在寒冷的雨中。由于对青藏高原8月变化无常的气候估计不足,我并没有带厚长衣,于是,只能将身上的班尼路防水夹克略紧了紧,一头冲进雨里。

  和同行的朋友乘出租车来到西门水井巷口,刚一下车,就看见将要带我们去青海湖的赵师傅的车停在马路对面,急忙奔过去,一头钻了进去,还不忘嘟哝一声:“好动(冻)人的天气!”

  由于今天是第二届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开赛的日子,有消息说通往青海湖的公路可能会封闭,但我们的时间安排上只允许今天去青海湖,所以,也只有在这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来碰碰运气,我心里略微有一点忐忑。琐幸的是封路的消息并不准确,汽车一路畅行。我悬着的心才渐渐放了下来,早晨起得早了一些,所以,顾不得看车窗外的景色,低着头,先打个盹吧。

  也不知行了多久,朋友推醒我说日月山快到了,汽车沿着盘山公路盘旋而上,不多时,就看见路边上立着一块碑,上面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日月山。刚推开车门,冷风夹着雨丝扑面而来,顿时清醒了许多。站在车前,看到左右两个山岭,岭上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小亭,那应该就是日月亭了。也许是大清早出发,再加上天气寒冷的缘故吧,我们成了这里唯一的一行游人,工作人员从售票小屋里懒洋洋地走出来售完票后就又躲了进去,剩下我们几个人站在入口的台阶前忍受着透骨的寒冷。

  日月山的历史非常悠久,《山海经》有如此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吴姬天门,日月所入。”而日月山的真正出名,则是因为著名的文成公主。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出长安,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太宗为解公主日后思乡之情,便命能工巧匠制作了一面能照见中原山河的日月宝镜,让公主带上。当公主来到今天我所站立的这个地方时,随从告知她这里已是大唐的边境,从此就要踏上吐蕃的土地。公主闻言登上山头向西了望,草原茫茫,雪山巍峨,帐房牛马,不见楼阁,落寞中拿出宝镜一看,长安城里车水马龙,中原大地花团锦簇,强烈的对比下,不由得悲上心头,真想就此回头,重归繁华,可一想起自己肩负的沟通唐蕃文化的重任,于是毅然将宝镜扔下山的东面,一路向西不再回头。

  沿台阶一路走下,一片山坡草场尽现在我眼前,碧绿间有几匹黑色的马儿在安静地吃草。万籁俱寂,只有我们的脚步声和谈话声才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我在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声:对不起,打扰了。

  面前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平台正中就是文成公主的雕像,贵族装束的她身着披风,怀抱宝镜,坚定地目视前方,脸上还未完全摆脱少女的稚气,但我知道,正是面前的这个女子,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传播到了雪域高原,建设起中原和雪域交流沟通的桥梁,并由此为藏汉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所尊敬和爱戴。

  我站在文成公主的雕像前凝望,身边寒冷的风将耳朵扯得生疼,我不知道文成公主到这里的那一天是否也是这样的天气,只想问问笼罩在山顶的云雾,你是否能承载着公主的愿望一路飘往长安宫阙?天穹苍苍,旷野茫茫,一个年轻的贵族女子强忍着热泪昂然西行,在她的背后,马铃声声,交响着一个民族热切的嘱托,在她的前面,长路漫漫,引导着一个民族即将走向文明和兴旺。

  我仿佛听到,遥远的藏地传来高亢嘹亮的民歌: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的粮食共有三千八百类,给西藏的粮食打下的基础。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手工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西藏的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的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

  这样的歌声,在雪域高原的天空萦绕了千年。

  天气实在太冷,匆匆地在文成公主的雕像前照相留念后,我们沿原路返回,没有去看一看同样著名的倒趟河,据说,那条河现在已几近干涸,或许是流淌了千年的眼泪,到了今天,也该干了吧。

  我们带着一身风雨钻进车里,继续向着心目中的圣湖——青海湖进发。

  资料记载,青海湖在蒙古语中叫“库库诺尔”,藏语中称“错温布”,其实和汉语的意思殊途同归,都是“青色的海”。在历史上,羌人把她称作“卑禾羌海”,汉人的文献中又叫作“仙海”,“青海”。早在汉代以前,羌人就在这块地方游牧,在他们的传说中,西天王母被认为是他们母系氏族时代的部落首领,因此,青海湖有了“西王母瑶池”的美誉;南北朝后期到唐初,土谷浑人在这里建立过庞大的国家,历史超过百年;在明代,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加措在湖边弘扬佛法,藏传佛教从此传入蒙古;清代自乾隆三十八年起,每年汇集蒙古王公祭海会盟……

  历史俱已过去,在公元2003年8月初的这个清晨,我带着朝圣一般的心情,来到了青海湖边,来追寻古老游牧民族的遗风,来感悟雪域仙海的浩瀚,来景仰藏地佛光的圣洁,来了却一个多少年未达的心愿。

  有网友告诉过我,每到春夏时节,青海湖边总会开满黄色的油菜花和紫色的馒头花,远望是黛色沉沉的山脉,身旁是辽阔的草原和白色的羊群,周围有牧人们棕色的牦牛帐篷和黄土本色的村落,这一切和青海湖变幻莫测的湖水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人间仙境。

  如今,我终于可以来感受这样的仙境了……

  路边逐渐呈现出一片金黄,那是成片的盛开的油菜花,在这一片金黄的后面,隐约可见远方一线淡蓝的颜色。随着汽车的前行,这一线蓝色愈来愈宽,愈来愈明显,一点一点地轻撩起神秘的面纱,终于,象大海般的浩瀚碧波,一览无余了。我们停了车,走到路边举起了相机。雨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地停了,风也小了许多,在这海拔三千多米的原野,雨后清冷的空气异常清新,天还是阴沉的,但是这一点也影响不了我愉悦的心情。这一刻,背后是墨绿的山坡,脚下是金黄的油菜花,眼前是灰蓝色的广阔大湖水,这样艳丽的色彩搭配已经让我陶醉,倘若是风和日丽,我想那样的风景一定会让我更加迷醉,虽然略有一点缺憾,但眼下的一切,应该可以让我感喟不虚此行了。

  我们的汽车从路边的岔道拐向青海湖畔,远远望去,湖边一片开阔的荒地中大大小小分布了几十个帐篷,几分钟后,我们到了那里,才知道我们刚好有幸赶上了附近藏民在湖畔举行的一次庆祝性质的集会。除了祭祀的仪式,还要举行一些传统的体育比赛,看来我的运气实在是不错。

  眼前的这些帐篷,有的画着复杂的民族纹饰,有的就只是简单的素白,有的呈圆形的蒙古包形态,有的是四角锥状,五颜六色,大小不一。帐篷里,有喇嘛围坐着低声讼经,有牧民在忙碌着烹制羊肉,在离帐篷区稍远的地方,有一座巨大的石制祭台,有一些人正在祭台旁做着祭祀前的准备工作。

  我走向青海湖,终于毫无隔阂地站在她的身边,灰蓝色的湖水微波荡漾,一眼望不到边际,一直以来,她就这么地安定神闲,宠辱不惊。她听过古羌人游牧时的放歌,听过土谷浑人保卫国土的呼喝,听过三世达赖传经布道的梵音,听过蒙古贵族祭海会盟的起誓,而今天的她,就这样平静地波涛起伏着,看着身边的人民生息劳作,安居乐业,她微笑着迎接虔诚的朝圣者的顶礼膜拜,坦然地迎来送往一拨又一拨慕名而来的各方游人……似乎一直都不曾改变自己的心情。

  我弯下腰,掬一捧湖水望空抛洒,只觉一片沁凉留在指间,半空中一只海鸥盘旋着,突然一个俯冲,从水面上一掠而起,直冲云端。水天一色,浩瀚无涯,轻波涌上岸边,轻卷着湖边一条条蓝色的哈达,清冷的风儿掠过,空气中带着一点轻微的咸味,所有尘世间的烦躁,似乎都可以在这里统统忘却……

  后方传来一片呼喊,祭祀的仪式开始了,祭台上冒起了轻烟,二十几个藏族汉子依次绕着祭台行走,不时地将手中的麦粒和青稞抛洒进祭台之中,仪式虽然简单,却不失肃穆,虽然我不明白他们祈祷的内容,也完全不懂这仪式的含义,但我却被这样的气氛所感染,静静地向着祭台行注目礼,不敢有多余的动作,生怕无意之中冒犯了神灵。绕行若干圈以后,汉子们齐声发出“呦~~嗬!”的喊声,于是,仪式宣告结束,祭台上的轻烟直上云霄。

  于是我们回到车里边吃东西边闲聊,偶然间看见一群穿着极具藏族特色服装的藏族妇女从面前经过,立刻有了和她们合影的念头,赵师傅走上前去把我们的想法向她们做了说明,只见她们淳朴地笑笑,然后,一个个将外面穿着的藏袍褪下半边,露出来身上佩戴着的华贵的装饰,用她们节日的盛装来向远方的客人展示她们民族的风采。“一~~二~~三~~茄子!”留下了一个值得纪念的定格。

  时间过得很快,当我们反应过来体育比赛早已经开始的时候,射箭和赛马已经结束了,前面不远处聚集了一堆人,我们跑上前去,期望着不要错过这一场赛事。这是藏族传统的体育比赛——抱石头,据说这种比赛有很多种形式,而我今天看到的形式是这样的,一个麻包捆裹着据说是二百五十斤的石头,运动员将麻包奋力抱起到腰部以上,然后沿着赛道向前行进,直到筋疲力尽将麻包放下为止,走过的距离越长,成绩就越优秀。我挤在人群里,努力地踮起脚,才能大致地看清赛场的情况。一个彪形大汉正努力地将麻包往起抱,黝黑的面庞挣得额角青筋暴起,终于,他成功地将麻包抱过腰部,蹒跚地向前走去,直到将麻包撂在一条白线的后面,四周响起一片喝采之声。后面几个出场的汉子,没有一个能比他走得更远,看样子他应该可以获得这个项目的优胜了。

  时已过午,简单的午餐之后,我们驶上了归程,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一次没有前往海心山和鸟岛,未能全面领略青海湖的风情。也罢,世间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或许,可以为我下一次在合适的时候再来朝拜我心中的圣湖留下一点伏笔,我应该可以知足了。

  就这样,我目送着这神圣的大湖从视野中由宽变窄,一点点消失,只留下满眼金黄的油菜花。

  别了,我的圣湖,车载CD正播放一首藏地的流行歌:“一路不停地走,一路不停地想,走出喜马拉雅,送我走一程……”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游至甘肃 探询记忆里的城市 (2003/09/23 09:44)
寿春 探寻一抹楚风淮韵 (2003/09/23 13:57)
桂林灵秀与浪漫的音弦 (2003/09/23 13:45)
布达佩斯收藏多瑙河最美一段 (2003/09/23 13:41)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