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话食说:饼的说三道四(图) |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11:25 新民晚报 |
葱油饼 比萨饼 烧饼 小吃中饼无疑是“龙头老大”——品种之多是糕团、包子、粽子、面条所难以望其项背的。能有此等地位,原因之一,它是干的,易携带,耐贮藏,不易馊坏。明代戚继光的光饼有孔,可串起背走,为行军食品,时至今日仍有,我赴闽时买过一只,制作粗,买它不为充饥,把玩而已。原因之二,它的松脆——制作多用烘烤法,黄桥烧饼、金华酥饼、常州麻糕、蟹壳黄、白蛇烧饼……甚至新疆的馕也须坑中烘烤。 鏊或铛上加温叫烙,比炉子简便,不少饼用此法制作:山东锅饼、薄饼、山西金银烙饼、浙江永嘉麦饼、北京荷叶饼、苏北米饭饼。北人烙饼不发酵,揉时加油、盐、葱,烙得喷香,裹以大葱,吃得出好味。 饼的蒸法,古时较多。宋仁宗庙讳贞,为避讳,蒸饼之“蒸”改为“炊”。如今蒸法少见,同里麦芽饼原是蒸制,因缺少“刚骨”,易粘烂,包装携走不便,便用法。 饼并非都有“骨气”,麦芽饼之外,尚有广东的水晶饼,够软的了,但叠起后依然不会难分难解,比麦芽饼强。乌镇产姑嫂饼,咸中有甜,一上口,欲罢不能。称其为“饼”,不如称其为“酥”——跟上海高桥的一捏酥、安徽歙县的“墨子酥”同样“心太软”,又与苏州豆酥糖相近。 曾有人调侃从前北京月饼之硬:一只月饼掉在路上,一辆车碾过,柏油路面凹了下去,饼却没变形!这说得夸张至极,但也说明月饼不能做得铁骨铮铮。十余年前曾在浙江路向新疆人买馕一只,吃几口后搁下,以后它变得其硬如石,须用头才敲下一角。 山东煎饼够薄的了。用小米或荞麦或豆子做原料,这是平民之食——卷上大葱,可以吃得津津有味。很欣赏蒲松龄的《煎饼赋》,有几句真美:(若用荞麦面来制作)“则如秋练之辉腾”;(若搀进玉米面)“又如西山日落,返照而霞横”。 饼太厚,不讨好。从前上海有一种山东硬羌饼,铛上烙得久,厚厚的,足以砸死狗! 如选“饼王”,当推月饼——风俗的密切相关,制的兴师动众,广告的铺天盖地,品种的琳琅满目,食用的人人有份……哪种饼能有这样的风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