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真情故事:清明纪事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8月20日15:44 新浪生活

  编者按:为了彰显人间真情,交流生活感受,北京生活特推出一批精彩的“生活故事”,与大家共享,欢迎您来信写下您的真情经历,与更多的人在感动中同行,在生活中共勉。

  新浪网友:dkx886欢迎 网友投稿

   (一)放风筝

  清明时节,天气总是乍暖还寒。前几天还是暖洋洋的,要是夜里下一场雨,第二天,“倒春寒”就像一位不速之客降临了。它带着料峭的寒风,频频地吹。吹得田野里的小麦,绿浪阵阵;吹得小河旁的垂柳,婆娑起舞。尽管感到冷飕飕的,心情却异常的兴奋:风啊!吹大点吧!我的风筝可飞上天啦!于是,我带上前天劳作课上自扎的风筝,兴冲冲来到郊外空旷处。开始,我迎着风,一边小跑,一边放长牵引风筝的棉线,那风筝便逐渐向上飞去。风阵阵吹着,风筝便扶摇直上,一直升到高空。它像雄鹰一样,在蓝天中翱翔。牵着它,欣赏它临风飘舞,不禁心旷神怡。风较小的时候,为了使它不坠落下来,你还要拉着它,在田野里小跑一阵。这时候麦苗刚刚返青,踩着麦苗能锻炼它的抗倒伏能力,你尽可以自由地在田里跑来跑去,名曰“踏青”,乡亲们不会怪罪你。所以,清明时节,家乡时兴放风筝。看!随着你的小跑,风筝迎头向上,稳在空中了!它摇头摆尾向你微笑呢!

  放眼望去,郊外的田野上空,各式各样的风筝在凌空飞舞。有孙悟空型、有花蝴蝶型、有飞鸽型和豆腐干型,等等。前三种一看就知道是成人们的杰作,它们造型美观,飞得高,放得远,还常常驮着鸽哨,在高空中发出和谐的,悠长的歌唱,好玩极了!我们小孩放的风筝属于豆腐干型的。它造型朴素,制作方法也较简单:先用三根竹片扎成“干”字型,用口字型的纸糊上,再贴两条一、二寸宽,三、四尺长的纸尾巴就大功告成了。也许是我比较手巧吧(劳作课的作业,我的评分常常是甲哦!),或许是我的线源充足(我悄悄从母亲的针线匾内,拿出的两扎白棉线全用上了,这是她纳鞋底用的呢!),我的豆腐干型风筝在所有同型风筝中高高地飞翔!小伙伴们又羡慕,又妒嫉。别提当时我多得意了。我让他们轮流拿着,共享放风筝的乐趣。还为他们表演了“鹞子吃食”:用一张园环形的硬纸壳,让放风筝的线从中间的孔里穿过去。不一会,风便将它沿着棉线,吹送到风筝的“嘴”边了。我们把风筝戏称为鸟,在空中飞行久了,肚子咋能不饿?就让风给它送点吃的吧。这就是“鹞子吃食”取名的来历。不过,我们玩风筝也常常一玩就是几个小时,肚子饿了,就吃几个揣在身上的荞麦柳芽饼(它是家乡清明时的特色食品,用荞麦粉和柳芽、食盐烙成的薄饼),可好吃啦!有一种淡淡的、令人回味无穷的柳芽的清香。好不容易把风筝放上去了,当然是舍不得马上收下来的。牵着它,让它在天空悠悠飞舞,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只风筝,飞呀飞,飞向无限高远的天空……。有时碰上风太小,风筝栽了个大跟头,跌落下地,我们便从头开始,重新把它送上天空,乐此不疲。大人们还常常在傍晚,把驮着天灯的风筝放上去。夜幕降临,风筝不见了,变成了一颗颗橘红的星星,在夜空中游弋呢。风筝放飞我的活力和神往,故乡的清明时节,也因它增添了些许神秘和美丽。在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最有趣的记忆……。

    (二)上坟祭祖后遭遇空袭

  叔叔带上堂兄和我,迎着纷纷细雨,走过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来到位于东郊的祖父坟前。我们供上老人生前最喜吃的饭菜和水果,点上红烛和香火,朝着坟前的墓碑磕头。三人中数我最小,叔让我先磕,然后是堂兄和叔。我记得叔很伤心,眼泪禁不住簌簌往下掉,他告诉我,就在生我的那一年,日本鬼子占领了家乡,祖父是被日本鬼子的暴行所激怒,脑溢血发作而死的。

  刚给祖父上完坟回到家中,突然,一声声凄厉的警报声划破长空。时值解放初,

国民党的飞机常空袭我居住的苏北小镇。只听得低空轰鸣的飞机声愈来愈近!母亲忙拉着我躲进家中的掩体。那是用一张八仙桌盖上两床棉被做成的。我们在黑洞洞的八仙桌下憋着气,竖起耳朵,倾听外界的声息,希望平安躲过空袭。只听见飞机肆无忌惮地低空盘旋、扫射,还时而响起炸弹的爆炸声。直等到空袭警报解除,我们才从八仙桌下爬出来。母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老天保佑,逃过一劫!”。躲过此劫的人们聚集在天井里,惊恐地谈论着可怕的消息:“××老伯正在路上走,被打死了!”“××家的房子被炸塌了,躲人的八仙桌也被砸垮了,现正忙着救人呢!”说话间,忽见天井里鲜血淋漓。母亲顿时慌了,忙上下前后检查我身上有没有受伤。“好好的,没伤着,可哪来的血呀!”母亲嘀咕着。忽见我家的小猫俯伏在地哀叫,动也不动。原来它被飞机的机枪击中,尾巴被打掉了一半,正往外流着鲜血。打掉的尾巴旁边,一颗“品”字形的机枪弹壳赫然在目……。隔壁飘来呛人的烟雾,邻居家的草堆被流弹击中,燃烧起来,大家赶紧救火。幸好,连日的阴雨帮了大忙,火被很快被扑灭,才未酿成大祸。要知道,我家和邻居家只有一墙之隔、且房屋大都是木结构的,若火势蔓延,必将化为灰烬,夷为平地了。

  ……想着想着,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试问:如此简陋的、盖被子的八仙桌掩体,怎能抗得住炸弹的袭击呢?只不过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罢了!事实上,那次空袭,离我家不远处,从炸塌了的八仙桌下抬出来三个压死的乡亲啊!自此之后,有幸过了几十年的和平日子。但世界并不太平,战火此伏彼起。每当看到电视上,硝烟弥漫,百姓死伤的惨烈场面,真痛心呵!百姓何罪?战争使他们深受其害。不由得发自内心的呐喊:让世界远离战争吧。

   (三)挥泪黔灵山,寄情簕杜鹃,互联网上抒亲情

  1989年的清明,是一个悲怆的日子。母亲--这位历经苍桑的世纪老人(生于1900年)于两个月前逝世,葬于贵阳黔灵山下。我带着爱人和两个孩子,默默在她的墓前献上鲜花,点上红烛,跪拜行礼。细雨霏霏,铅云低垂,一种不可遏制的伤感使我泪如泉涌。回想母亲的一生,她在父亲不顾家的情况下,艰难地把我们五个子女培养成有用之才--一个大学教授和四个高级工程师。我在她的身边生活了四十余年,她的坚强、她的智慧、她的善良、她的忍辱负重,令我敬佩,我将永远铭记在心。我在墓旁植了一颗两尺高的小树,寄托我的怀念和敬意。

  1990年,改革开放的大潮,使我从贵州到了深圳。这期间,1993年的清明,我曾有机会到母亲坟上祭奠。此后至今,整整有十个年头,我没能去母亲坟上了。这是因为,我在93年9月一次天灾人祸中被烧成重伤的缘故。每年清明,当我从报纸、电视上看到香港同胞从罗湖桥返乡祭祖的消息,都会勾起我对长眠在黔灵山下母亲的思念。1999年,我吩咐大儿子出差路经贵阳时,到母亲坟上掬一杯土带回,我把它和深圳的土和在一起,在一个大花钵里栽上了深圳的市花--簕杜鹃。其用意是让母亲神移南国,看子孙后代在这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欣欣向荣。经过我的精心培育和浇灌,她的枝叶,已伸展到整个阳台。每到清明时节,便开满了一簇簇火红的花,随着春风的节奏,翩翩起舞,尽情显示她的热情和美丽。看着她,使我想起母亲年青时的风韵,也仿佛看到了母亲对生活在美好新时代的后代的会心的微笑和期待。

  2003年的清明节到了。这是我到南国深圳度过的第十三个年头。那晚,从加拿大回国的外甥带来他在姥姥坟前的照片,是用

数码相机照的。输到我的电脑上,立刻显示出非常清晰的图象。我仿佛来到了母亲的坟旁。看墓碑上的字,依然清晰可见。最使我感到欣慰的是,1989年我在母亲坟前种的一颗小树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了。而这十几年,我们的生活也比以前好多了。我们有了属于自已的房子,两个儿子先后从大学毕了业,在深圳有了自已的事业。大儿子前年成了家,工作之余,正攻读名校的工程硕士。小儿子已通过GRE考试,准备进一步深造。我的哥哥、姐姐家的小孩,通过竞争上岗,有的已当上计算机研究所的所长,有的已成了硕士生导师,有的成为海外学者……。母亲的在天之灵一定感到高兴吧!……我坐到电脑旁,向远在加拿大、北京、太原、乌鲁木齐的哥哥姐姐们发去电子邮件和母亲坟的近照。我倡议:天涯海角的兄弟姐妹们,让我们来一次网上祭奠。在电邮收到的时刻,在今年的清明节,我们一同神驰母亲墓前,说一声:“妈妈,你的儿孙永远怀念您!”。

  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像一首祭祖的千古绝唱,在神州大地回荡。而无形的、神通广大的互联网,它正透过蒙蒙春雨,穿越千山万水,倾诉着我们对母亲和祖先的怀念。触景生情,一首改写的清明祭祖古诗油然而生:

  清明时节雨纷纷,

  思念祖先欲断魂。

  借问何处祭先人?

  互联网上情意深。

  我反复吟诵着以上诗句,遥寄对祖先和母亲的思念,并把它献给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清明节祭祖的人们。

  生活故事真情回顾: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我一直想写一篇诔文来祭奠我的父亲,每次写到父亲,总感觉父亲在摸着我,手中的笔总是显得无力,情感的语言总是匮乏,眼泪一次次地将稿纸打湿,脑子里一次次出现空白,炽热的情感又一次次地被凝固…… 我是父亲“摸”大的

  生活故事真情回顾: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天使,我带着淡淡的微笑跟随着他的脚步。“等着我,我就要到你的身边了!!!!”悲剧人生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生活故事:穿越时空的硬币 (2003/06/25 14:06)
生活故事:穿在身上的父爱 (2003/06/25 13:47)
生活故事:一路上有你 (2003/06/17 09:27)
生活故事:网上遭遇无德小人 (2003/04/24 09:55)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