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北京机动车突破200万辆交通压力加大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8月05日09:08 北京娱乐信报

  高速进入私车消费时代,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

  截至昨天下午5点,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00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128万辆,占总数的64%。专家称,这是北京道路交通发展史上又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预示着北京已步入私人汽车消费时代。

  目前北京市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私人机动车30.5辆,拥有私人小汽车19辆。2002年,北京市新增机动车27.6万辆,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其中,私人

购车比例接近90%。今年以来,北京机动车销售量仍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前7个月新增机动车19万辆。

  速度

  1949年-1997年:100万辆

  1997年-2003年:100万辆

  6年半=48年

  交管局昨天公布了建国以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发展的具体数字。建国初期,北京只有机动车2300辆,到1997年2月,北京市的机动车突破了100万辆,这一过程整整经历了48年。这其中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经历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北京的汽车从年增加几千辆,一跃变为年增加3万辆;第二次是从1992年到1997年,北京的机动车以每年10万至15万辆的速度增长。

  从1997年2月份至今,仅仅6年半时间,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就完成了第二个100万辆的增长,增长之快超乎想象。据交管部门统计,在目前这200万辆机动车中私人机动车达128万辆,占总数的64%;其中私人小汽车达80万辆,占总数的40%。

  下个100万用不了6年半

  北京市交管局张景利副局长告诉记者,机动车增长势头不会因此有所减缓。2002年全市新增机动车27.6万辆,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其中私人购车比例接近90%,高出全国30个百分点。但今年以来,北京机动车销售市场仍保持高速增长,前7个月新增机动车19万辆,平均每月新增2.7万辆,到车管所上牌的

新车平均每天1000多辆,最多的一天甚至达到了2263辆。而下半年随着新车型的陆续问世,机动车将会增加更快,预计今年将增加32万辆。

  然而,张副局长说,这个预测是相对保守的,比如2000年时,专家预测北京机动车突破200万辆的时间将是2010年。未来几年,随着车价下降、居民收入累计增加等因素影响,北京再增长100万辆机动车所需要的时间连6年半都到不了。据预测,到2008年北京的机动车将达到350万辆。

  驾驶员“生产线”也在加速

  据交管部门统计,目前北京已经有将近300万名驾驶员,而学车热潮并没有丝毫减退迹象。记者从各驾校了解到,报名学车的学员已经排到了9月以后。驾驶员数量的增长速度也预示了机动车数量的增长。

  意义:步入私车消费时代

  经济学家指出,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必然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对应。按照发达国家的一般规律,当轿车平均价格接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倍至3倍时,就是轿车批量进入家庭的门槛。2002年北京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7746元,约合3355美元,具备了足以支撑汽车进入家庭、私人购车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记者了解到,仅今年前7个月,汽车工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就占北京经济的60%。这是首都道路交通发展史上又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预示着北京已高速步入私人汽车消费时代。

  另外,按照国际通行的每百户拥有机动车10辆的标准,目前北京市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私人机动车30.5辆,拥有私人小汽车19辆,平均每4人当中就有一名机动车驾驶员,这意味着北京已经开始进入汽车化社会。

  考验城市交通体系

  1997年,曾有道路交通方面的专家预言:当机动车达到200万辆时,北京的道路交通将彻底瘫痪。事实证明,200万辆机动车并没有让北京的交通瘫痪。

  交管部门解释,由于在道路交通建设、城市交通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交通管理水平等方面加大了力度,保证了速度,才在保证机动车短时间内如此大幅增加的同时,保证了城市交通有效运转。

  但并不能因此忽略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给城市交通体系带来的巨大压力。

  忧虑:高峰期会越来越长?

  目前,奥运会前大量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将给现状路网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200万辆机动车将使交通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尤其是私家车的大幅度增加,会使北京交通流量一直处于高峰状态吗?

  应对措施:加强疏导

  在现有道路条件下,机动车的持续快速增长的确将给北京道路交通带来更大压力,某个地区、某个时段有可能会更加拥堵,交通管理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交管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路面疏导,尽量缓解道路拥堵;增加道路交通建设、管理的科技含量。目前,交管部门用于道路管理的科技投入在三年内增加了将近6个亿。同时,北京市民对交管部门越来越支持,也为缓解交通拥堵提供了条件。

  路会修个没完没了?

  北京的路越修越宽,立交桥越修越复杂,但除了车多之外,北京道路的棋盘式结构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路网密度或者改进道路状况,车越来越多,路会不会也随之越修越多?

  应对措施: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加强公共交通建设

  有关专家认为,路网虽然固定,但并不是无计可施。目前北京正在进行市区道路系统的改造和扩展,一方面将完成二环路以内四纵五横干道建设。另一方面结合旧城改建,理顺中心区内的集散系统,增大中心区路网密度。到2005年基本建成城市快速路系统,完成五环路、六环路建设,基本形成首都高速公路网络。

  另外,按照公交优先原则,还将新建、改扩建四惠桥、东直门、西直门、一亩园、西客站南广场、菜户营、望京、动物园枢纽等八处公交枢纽站。引导越来越多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城区迟早会交通瘫痪?

  北京市的交通路网密度很难和一个国际大都市的交通功能相匹配。一是路网密度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空间用地有限,北京市的路网加密潜力极为有限。但是,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潜力却大到难以预计的地步。如果有一天,道路难以再增加,车辆却还在继续增加,是不是迟早会出现专家曾经预测的交通瘫痪状况?

  应对措施:制约过多汽车入城,大力发展卫星城

  张副局长表示,可以鼓励有车的市民到市区周边比如郊区居住,把车停放在市区周边的停车场,到市区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用经济手段制约过多汽车进入城区也是目前采取的一个办法。去年下半年,有关部门已经上调了市区内的机动车停车费用。

  有关专家也指出,可以大力发展卫星城,将卫星城建设成区域性的块状连接,人们在卫星城就可以基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

  空气污染会更难控制?

  除给道路交通带来的压力之外,大量的汽车废气也给北京的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进一步增长,北京的城市污染会不会更加严重,甚至越来越难以控制?

  应对措施:加大报废车力度,黄标车限时行驶

  相当一部分废气都是达到报废年限的机动车或尾气排放量高的机动车排出的,比如环保标志为黄色的车辆,这类车辆一辆车的废气排放量相当于5-10辆符合欧Ⅰ标准车的排放量,其废气排放量就占了全市机动车排放总量的40%。

  张副局长表示,对于达到报废年限的机动车,交管部门坚决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对车辆进行报废,坚决不让老、旧、破车上路。同时,环保部门也已经采取了措施,从9月1日起,30万辆尾气高排放客车将不能在东西长安街、平安大街和广安大街上行驶,11月1日起,这些车辆将不能进入二环主辅路。

  北京汽车产销计划上调6万

  信报讯(记者姜新菊)良好的汽车市场发展势头令北京产销计划由年初的22万辆调整到28万辆。记者昨天从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获悉,北汽控股公司决策层表示,将确保完成全年汽车产销28万辆,力争突破30万辆;确保销售收入240亿元,力争260亿元。

  据悉,上半年,北京汽车工业全系统生产汽车154163辆,销售汽车151661辆。创造了北京汽车工业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机动车增加带动商机无限

  随着机动车交易量的继续增加,一切与汽车有关的商品都蕴藏着大量商机。

  各个汽车配件、汽车装饰、

汽车维修商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记者从位于六里桥的汽车零配件销售点了解到,很多有车族都会到这里给自己的汽车“改头换面”。给汽车加装CD是最普遍的做法,进入夏季以后,车载冰箱的销售量也直线上升,人们都想自己的汽车“设备齐全”。可以预计,汽车电器的品牌也将越来越多。

  除了汽车相关产业将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拓宽发展空间之外,其他产业也将寻求进入汽车领域的最佳角度,如汽车模特当前就大有超过时装模特的势头,而随着汽车进一步进入市民的生活,文化、娱乐等产业也必然与汽车产生更多的联系。信报记者闫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北京发生特大交通事故 (2003/08/05 07:09)
事故死亡人数9成来自道路交通 全省上半年5573人丧生轮下 (2003/08/05 07:04)
八达岭高速发生特大交通事故 (2003/08/05 05:34)
事故处理不超5天 平度交警处理交通事故“提速” (2003/08/05 05:06)
北京未来5年发展智能交通 马路上可看实时交通 (2003/08/05 04:44)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