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丽江 心灵归属的家园 |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8月01日10:18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瓦砾上的流云欢迎 网友投稿 游云南六日,在丽江飘了两天。因身是过客,因行程匆匆,泛泛而过、草草印象,所以只称“飘”过丽江。 丽江古城,举世闻名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未去之前,即已听说它是“高原上的江南”,以小桥流水著称。自小就身于流水古镇的我见多了此种景致,料想也不过如此。然而真的身处其境,还是令我吃惊:惊于它的恬然有序,惊于它律动的灵秀。保存完好的建筑群错落有致,以四方街为中心向四边延伸。檐角飞翘、壁刻雕花、古朴和谐。一路处处有水,这水还不同于江南名镇周庄的水,周庄水多、桥秀,水上咿呀行船,其情趣早已入画蜚声国内外。然而水质未能加以细心保护,早已死水一潭、污浊不堪,反而累了古镇之灵性。而丽江的水,源于玉龙雪山溶泄而下的千年雪水,汩汩而下,流经古城又向下游奔去,古城只是它的一个驿站而已。所以这里的水是活的。夜宿古城,聆听夜声,于万籁之间总能辨出这道绵绵不息的潺流之声,令人想起童年老屋窗外一夜不歇的虫鸣的悦耳可亲。自然这里的水便极清极净,它是透明的,又流动着,宛如水墨画上的灵活一笔,整个古城画卷就活了,轻盈欲飞。 傍水而生了许多文化吧。木石玩赏、茶酒咖啡,商业次之,重的是文化、品位。 晚上也去听了著名的纳西古乐。宣科老人激情抑扬的讲解加上神秘悠远的歌乐表演,不由感叹东巴文化伟大的生命力。一种文化的留存,是要经历多少时间、空间的冲杀决荡啊!东巴文化的留存应该离不开它的文字的存在。这种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尚有生命力的象形文字,虽然现今掌握它的人才十数位,但它毕竟还活着。在古城街头,到处可以看到东巴文的存在,包括小店、旅馆的招牌,令人恍如置身异邦。有文字,才生思想,生文化。固然说“人生识字忧患始”,文字可以成为人痛苦的根源,但它永远不能改其记录历史推动进步之功德。于人如此,于国如此,于文化也是如此。丽江,因有了自己的文字,就有了历史的绵延与厚重。看丽江,应该是用研究的目光,而不只是欣赏。 审视它的独具魅力的文化思想,还可找到“木王府”前那座牌坊上“天雨流芳”四字。导游介绍说,此四字之意说的是当时土司(即当地统治者)的治国之道:以文治天下,如天雨惠润,万物留芳。鼓励人民读书,得教养、开慧眼、修民性、定城邦。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由令人叹服此统治者的胸襟之广,立点之高。当整个国家的人民都崇尚文雅,必不屑于粗俗、龌龊、争斗、卑劣,国家也便不制而治了。 在丽江的最后一日,我认真地将整个一天都留给了玉龙雪山,因为来丽江的最大心愿就是能见它一面。然而遗憾的是,登上三千四百多米的高处,最终还是未能窥得雪山真颜,满眼里见到的只有氤氲弥漫。后来才知,6月至10月间,是云南的雨季,雨水一多云雾就多,“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雪山很难露出一隅。“不见雪山真面目,无缘身在此山中”,此行只能留下遗憾而回了。 其实早就听说,雪山在当地少数民族的心目中是神山,神山岂能为俗人轻易玷污?我们这些挎着相机背包注定无法扎根的异乡游客们,习惯不断将喧嚣与污浊随处抛落,忘记了自己是如何将家乡的清净也这样悉数破坏殆尽,只知出门找清净,找到清净同时破坏清净。人之所至,焉存净土?所以我想,大概雪山是故意在这游人如织的旺季里避开我们这些遭厌的俗人的吧?我本俗胎,哪得仙缘?神山避而不见,也让我们少了一分叨扰仙界的罪孽。 离开丽江的时候,带着满肚的不舍,匆匆两天的流程怎能品完这灵秀宝地的真味?怪不得当年游遍天下的徐霞客至死眷恋,死后仍执着地将墓碑朝向彩云之南,那是心灵归属的家园,一片净土。然而徐霞客还是走了,离开的心态已无法揣测,或许只想“质本洁来还洁去”,还净土以一片洁净? 于是我便释怀,坦然如一片流云,轻悄悄飘过丽江,但愿不留痕迹。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