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吃情岁月:每一个好孩子都有糖吃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7月29日09:41 新浪生活

  新浪网友:厨娘儿

  在哥们儿的车上意外地发现了一袋新包装的“大白兔”,于是美美地吃了一路。在我剥倒数第二颗奶糖时,哥们儿忍不住说道:“姐姐您别一气儿吃完行吗?”

  我咂摸着满嘴那久违了的浓郁的奶香,似乎不得不去回忆儿时岁月。不幸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童年是一样的。糖果,给予了我们童年的快乐,无论你儿时的风景是一片晴空万里还是略有阴霾。

  有这样一句名言,地球人都知道。“只要你-------我就给你糖吃。”可见糖是多么的让孩子们着迷。我清楚地记得,自己上小学时第一次在课堂上痛哭流涕,就是因为刚把一块话梅糖偷偷地塞进嘴里,就被老师发现了。其实我已经思想斗争了好一会儿,但从小就意志薄弱的我无法抗拒糖那美妙的滋味。当你“嘎嘣嘎嘣”地咬碎“酸三色”时,或是用槽牙磨碎“花生牛轧”中的花生颗粒时,或是用舌头一点点温润着那造型如同饱满的小山包似的纯白巧克力时,那种糖果带给你的享受感和安全感是多么由衷。

  然而,以上体验或许只限于亚运会之前出生的孩儿们。

  书中记载,古时候人们把糖称为“糖缠”。麦芽糖糖浆制成的软糖,称饴(如高粱饴);糖浆中掺入粉类制成的硬糖,称饧。到唐朝,始从印度输入用甘蔗制糖的技术。到宋代,用饴糖或蔗糖制成品种多样的小糖,渐渐见之于记载:《武林旧事》中有“花花唐”,“乌梅糖”,“玉柱糖”等。那时,市卖的糖食归于果子一类,故后世连称为“糖果”。许多传统糖果保留至今,如“粽子糖”,“松子糖”牛皮糖“等,如今南方城市超市中还多见,但恐怕已不适合现代人的口味了。

  我在叶广岑的小说中读到一个和糖有关的片断,至今记忆犹新:大杂院里一位叫“大妞”的老大妈不幸得了“甲肝”,当时是物质匮乏时期,糖就是治疗肝炎的良药。一院子的热心人凑来各种各样的糖,有的是多年珍藏的其实已硬如砖头的黑塘,有的是坐月子用的一把碎冰糖,还有苏联邻居沏红茶用的颇稀罕的一包方糖。大妈的女儿用擀面杖将这几种糖擀碎,混成莫名其妙不伦不类的糖水,于是,大妈一咬牙,泪水混着糖水灌了下去。看来,糖的故事也不都是甜蜜。

  我在上海念书四年,上海的空气里都是甜甜的味道。曾经在校园门口的打折书店里买过一本只喜欢名字的书,《每个好孩子都有糖吃》。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吃情涩女郎 来福楼火锅餐厅 (2003/07/28 10:50)
吃吃情结:咱就好这一口儿 (2003/07/28 10:26)
吃吃情结:陶醉在面食的柔情里 (2003/07/24 09:51)
吃情福州 夏日美食焖淡菜 (2003/07/23 10:03)
吃吃情结:关于锅贴的呓语 (2003/07/21 09:55)
吃吃情结:春暖花开香椿俏 (2003/07/21 09:34)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