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眼:西安家家户户藏美食 |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7月28日10:24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长天 西安,古称长安,六朝古都让这个历史名城显得深沉。今天,岁月中的炮火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而西安的美食却鲜明跳动地吸引着老吃客们的心。 灌汤包子 贾三家的灌汤包子是西安最有名的灌汤包子。门脸略显陈旧,古老的木板门、木的桌子、砖的地面,墙上挂着名人光临包子铺的照片。一看之下,嘿,贾三灌汤包子挺出名,冯巩、牛群都来过,还有些名人题字照片,无法一一枚数。 灌汤包子的传统吃法是包子配八宝稀饭或米粥。贾三家特制了调料架,放满了酱油醋调和成的调料。东张西望之间,几笼热腾腾的包子送上桌来了。包子有羊肉馅、牛肉馅的,看起来不像普通小笼包子那么饱满。听从老食客的建议,轻轻用筷头扒拉开包子。吓,一股子热气直冲出来。慢慢吮去美味的汤汁,沾上调料,一个包子吃出了两种味道。这灌汤包子做起来很有讲究,包子皮筋道是不消提的。中间的肉汤是用牛骨髓慢火炖出来的,难怪滋味不同。 更妙的是,对门是一家锅贴店。吃的兴起时,伸出头去对着锅贴店的老板:来二两锅贴。只消一会儿功夫,一盘金黄喷香的锅贴就摆在你面前。 在贾三老店吃了两次,感觉都不错。在鼓楼附近的新店吃了一次,吃到末了,感觉有点腻,大约吃正宗还是得去老店。 石头馍 这个奇怪的东西是在去骊山的途中发现的。石头馍很大张,薄薄的跟烙饼似的。据说是将洗净的石头子儿烧得通红,面糊铺在石子面上烤出来的。可不是,馍上还有一个个凹洞呢。吃起来咸咸的,味道一般。没吃完的带回了西安,同学的老爸倒很高兴:多年没见这馍啦。 西安扯面 来到西安,不可不尝尝西安扯面的滋味。最好吃的扯面在回民街藏着呢。小小门脸挺干净,洗得发白的门板写着个“马”字,大约老板姓马。设备简单:几张木制桌椅,两个汤锅:一锅炖着牛肉,一锅煮面条。灶台上摆着各种调料,陕西人粗旷,盛油泼辣子的碗也是大海碗,用个像帽筒似的东西顶得高高的。这个小店早上卖胡辣汤,中午才开始卖扯面。面是早一天晚上和好的,已经分成份儿,用油抹过,包在透明的玻璃纸里。客人来的时候,伴随着面条打在案板上啪啪的声响,方方块块的面剂子变成扁扁长长的皮带面条,这就是西安的扯面。面条与青菜一起下锅,煮熟后用大筷子夹上来,泼上大勺大勺的油辣子,再来一勺炖得浓香的牛肉,一碗扯面就上桌啦。挑起一根面条,宽是很宽,可薄的很,热水烫过后显得透明,沾上辣子油,诱得人直流口水。吃上一口,面条筋道,油香四溢,禁不住竖起大拇指。牛肉更非凡品,炖得火候长,肉烂不碎。我要求加一勺牛肉,老板很有原则:一天就炖这一锅牛肉,卖完了就只剩素面,不给加!在西安的7天里,马家扯面让我魂牵梦绕,连着来吃了4、5次,直到不喜欢面食的同学大声抗议,才带着遗憾离开了。 如今,每每提起西安,总回想起回民街扯面的香味,怅怅道:有机会,我得再去一次西安! 茴香饺子和切面 离开西安前,同学的妈妈给我们包了一顿地道的茴香饺子。茴香,其实是小茴香,一根根长得跟草似的细细的,味道很浓,陕西人喜欢吃。西安人做惯了饺子,动作很麻利,没多大的功夫,饺子就做好了。茴香饺子味道很鲜,外地人刚吃可能不习惯,多吃几个就尝出中间春天的滋味来。今天的面和多了,阿姨就把多出来的面擀得薄薄的,做成切面飨客。煮好的切面趁热浇上西红柿炒鸡蛋、黄瓜条,又成了一道滋味独特的美食。 哟,西安的家家户户都藏着美食哪。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