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眼:走出塞外的莜麦面 |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7月18日13:00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艾英 字典上说:莜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和燕麦极相似,但小穗的花数较多,种子成熟后容易与外壳脱离。生长期短,子实可磨成面供食用。字典里没说其产地。据我所知,塞外如河北的张家口、坝上草原,山西北部,内蒙大部都吃莜麦面。张家口相传有三宗宝,山药、莜面、大皮袄。山药其实就是土豆,当地人叫它山药,而且“山”发“三”音,听起来别有一股韵味。歌剧刘胡兰里有一段歌词:交城的大山里没有好茶饭,不是那个莜面饸餎就是那个山药蛋。这说的是山西。至于内蒙么,凡从那里回来的人见了莜麦面就象见到亲人一样。 莜麦面吃到嘴里之前要三熟,即把莜麦炒熟之后再磨,这是一熟;和面要用开水烫,这是二熟;最后要蒸,这是三熟。莜面的做法在张家口就多得数不清了,最常见的一种是推窝窝。找一块的光滑平板石头洗净,捏起一小块烫好的莜面放在石头上,左手扶石,右手一转一压一推,面团就变成一个小面片,用右手食指一绕,面皮就饶成直径为食指粗细的小卷了,我们叫它窝窝。不用担心石头上会粘面,莜面这东西似乎有油,和完面做完饭,盆干碗净,哪哪都不粘。就是那用来推窝窝的石头,做过几次莜面之后,也被浸润得像油石一样。把窝窝在蒸笼里摆好放在火上蒸,只五分钟就可以吃了。 当然也可以把面搓成面条样的,猫耳朵样的,中间扁两头尖鱼样的,然而我最喜欢捏球鞋头。把面放在微蜷的食指和拇指之间,,拇指往下地不断地运作,面就被挤成了有一棱一棱的一个个袖珍球鞋头。球鞋,尤其是白球鞋,是四十年前孩子们心中最时髦的东西,是在吃的上面弥补穿不上的遗憾。不过这是技术活,要练好久才能做得像模像样。老公也在张家口待过,他手巧,做出的球鞋头像真的一样,故而常常在我和孩子面前显摆,我这时总作出不屑的样子,可孩子们立刻就被感动了,像捧臭角的一样大声叫好,女儿还会给老公一个甜甜的吻:谢谢老爸给我们展示这么精美的工艺品。然而在家里吃得最多的是压饸餎,是用一种木制的饸餎床压制而成的,做起来最省事。 莜麦面还可以做面糊糊喝,可以和山药丝掺在一起做成山药丸子蒸着吃。要改善一下可以用莜麦面包胡萝卜羊肉馅儿饺子,不过千万不能煮,要蒸着吃才行。费事一点的要算蒸苦累,把山药蛋蒸熟剥去皮,用手把它捏碎掺上莜麦面,放上葱花、盐和五香面拌和均匀,放到蒸笼里蒸,出锅后直接吃时,莜面筋筋道道,山药蛋软软绵绵,嚼起来那是一种原始古朴的味道,香甜适口回味无穷。如果再放到锅里去炒,就像一个素面朝天的村姑,被浓妆淡抹包装一番,又增添了几分韵味。配的菜可以是放了肉末和山药丁的酱汤,也可以是类似臊子面的浇头,还可以用北京打卤面的卤,只要有些汤就好和莜面搭配。这东西热量大,耐饥耐寒,是寒冷地带人们最好的食物,但不好消化,所以一般只能吃八分饱,吃多了会撑着的。 在我的记忆中,过去北京就没有莜麦面。为了给北京的亲戚尝尝鲜,我不仅要从张家口带上莜麦面和与之相配的山药蛋,还要抓上一把张家口的土,据说是这土生土长的东西到了北京水土不服。做饭时先把土用水泡了,用沉淀过滤之后的水合面。我的拿手戏就是把大家捏的猫耳朵,搓的条,用不锈钢的刀面推的窝窝蒸熟之后,放上绿豆芽在铁锅里大火猛炒,出锅放醋,爱吃辣的自己再放些辣椒,这是我的看家本领,一般总能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 新世纪开始,我到北京的土城子附近办事,中午被请到附近的“布衣食府”用餐,一进门就就闻到了莜面浓烈的香气,我像一头猎犬闻到久违了的野兽的味道一样,竟莫名地兴奋起来。主人热情地请我点菜,我只点了个豆苗炒猫耳朵,服务员立刻说:这是我们的招牌菜。您看,墙上的字画都是关于莜面的。我起身看去,果然有关于莜面的来历和传说的图画,还有一些人的书法。我不懂画也不懂书法,只是从那里体会到一种只有吃莜面人才有的粗犷与豪气。那顿饭别的菜我都不记得了,只有莜面的香味永远留在了我的嘴里。据主人介绍,在东长安街还有一家“蒙古人莜面美食村”,那里每年还推出莜面节,那里的烤羊背,红扒牛蹄都不错,他约我下午一同光顾一下。我说,莜面既已走出塞外扎根京城,就不急着吃了,咱们有的是时间。他说,那好,我随时恭候。 其实我是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里,一边慢慢地吃,一边寻找有关莜面的记忆。我怕人多了,打哄哄似的,会吓跑了这土生土长的小精灵,它们虽在天子脚下但名分还是外来妹嘛。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