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情结:我和粗粮的半世情缘 |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7月09日16:59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艾英 我是吃粗粮长大的。 小时侯在河北农村,家里条件不好,只有逢年过节,全家才能吃一顿白面饺子或配给几个白面馒头。后来全家迁到张家口市,经济条件好多了,但每人每月只供应几斤白面,其余全是粗粮。奶奶、妈妈说,爸爸要重点保护,细粮要给爸爸享用;爸爸、妈妈说,奶奶年纪大了,细粮要留给奶奶吃;奶奶、爸爸又说,全家十几口子的穿衣、吃饭都是妈妈一人操持,吃细粮少不了妈妈;而我们家几乎每两年就增加一个弟弟或妹妹,全家一致认为,小孩子正在长身体,怎么也不能让小的吃亏。于是乎有限的那点细粮还不够派用场,哪里还考虑到我们这些半大孩子呀。所以,我从小学到中学,除了过年吃顿白面饺子外,一年到头几乎没吃过细粮。粗粮是小米、玉米面或荞面、豆面、莜面,这还算不错的。碰上歉收年,有一半的定量供应的是土豆。早晨喝的是加了土豆的面糊糊,中午的菜是熬土豆块儿、炒土豆丝儿,晚饭主食是蒸土豆就着咸菜吃,把我吃得肚子整天涨鼓鼓的,见了土豆都想吐。 1963年到西安上大学,报到时听说西安没有粗粮,全是大米白面,我简直乐疯了。第一天吃饭,我一下子就吃了四个(八两)馒头,把接我的女同学吓了一跳,事后她说,没见过这么大饭量的女孩子。我当时想,我好不容易吃到我朝思暮想的细粮了,我不多吃些,能对得起亏了18年的肚子吗? 以后参加了工作,有了经济基础,又随着改革开放,生活条件极大改善,我庆幸要与粗粮永别了。然而,从标粉吃到上白粉,从上白粉吃到精粉,又吃到饺子粉,高筋粉,加拿大粉;从线米吃到梗米,从梗米吃到原阳米、开封米、小站米,又吃到泰国香米。吃来吃去,多好的东西都吃不出味道。于是又想念起粗粮来了,试着吃顿窝窝头,挺香;吃顿红薯面条,味道也不错;熬一大锅玉米糁粥,也别有风味。于是隔三岔五的蒸个发糕,摊个小米面煎饼,压个荞面------,炸个豆面丸子,权当改善伙食,街坊邻居闻讯也都赶来尝一尝新鲜,你给我送、我给你留的像过年一样热闹。就是家人团聚,亲朋相约到饭店就餐,也忘不了要个凉拌柳叶、蕨菜,或蒸山野菜什么的。 洛阳附近的栾川县地处山区,那里的玉米生长期长,所以熬的玉米糁粥特别香。我经常到那里的一个温泉疗养院去,名义上是去洗温泉,实际上是奔粥去的。那里的粥真有特色,原料用新磨的玉米糁、花生米、山野菜,工艺要用铁锅、小火慢慢地熬。一碗粥端上来,不用尝味道,看到金黄的粥里飘着翠绿,伴着紫红也要馋涎欲滴了。时间长了,竟惊动了该院的院长,不仅每次去都顿顿有粥,而且走时还有新磨的玉米糁相送。此举为其争取了不少游客,而大多与我一样是奔粥而去的。 想当年我要与粗粮永别,而今又与粗粮结下了这么深的缘分,看来我真与粗粮有缘,这辈子怕是离不开粗粮了。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