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眼:吃文化的扩张和渗透 |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7月09日16:57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艾英 虽然说:饮食男女,人之性也。但说起吃来,除了过去的一句问候“您吃了吗?”之外,没有哪一个时期能和现在相比。 在过去那个特殊的年代,说一个人缺乏斗志最轻的一条就是讲吃讲穿,继续上纲上线就是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我的一位女同学是一个根红苗正的无产阶级接班人,她处了一个很不错的男朋友。一天她突然宣布和男朋友一刀两断,大家追问在三,原来是男朋友请她吃饭时点的有鸡、鸭、鱼、肉,在她眼里,这是资产阶级的那一套,一点也不像贫下中农子弟的样子。在大家的帮助下,男同学检讨了自己思想深处有资产阶级思想的苗头,今后一定要狠斗思想一闪念等等,他们才重归于好。不过,男孩再请她吃饭时改为窝头熬大白菜了。 现在时代不同了,吃被堂而皇之地推上了台面。有《写食主义》、有《吃的自由》、有《天天饮食》出版。这种菜谱,那种菜谱的书籍琳琅满目。伟人谈吃的文章、革命者谈吃的文章、文人们谈吃的文章、名流们谈吃的文章还编辑出版了专辑。各大报刊和杂志里都开辟了美食广场或食情食报的栏目。至于什么《四川烹饪》、《烹调知识》、《中国食品》、《美食》等刊物更是畅销不衰。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期能把吃抬到这么高的地位,尽管“民以食为天”从古说到今。 现在的人们是什么都敢吃。天上地下,水上陆地没有什么生物不可以入口的。有一个笑话说,一个人夜里饿了,就拿一把钢刀出门,打定主意见什么、宰什么、吃什么。他很快就碰上一个,刚要举刀,就听的对方一声断喝。他非常懊丧:原来碰上了同类。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还没有到人吃人的地步。现在干什么都得吃。联系工作得吃顿便饭,最差也得吃顿工作餐;谈生意一定得吃好喝好;结婚、生小孩得摆十几桌到上百桌酒席宴请亲朋好友;托人办事要先到饭店联络一下感情。朋友相聚、家人团圆主打节目还是吃。 吃已恣意扩张和渗透到各个领域。节日来临,电影院为那些电影饕餮者准备好了电影大餐;电视台为观众准备好了电视的满汉全席;书店为书虫们准备好了节日大餐、优惠大餐。在第55届嘎纳电影节中,报纸评论当地的盛况时是“法国大餐五味俱全”。一位既有观点又有文采的作家吴亮所著《艺术在上海》被评论为观点的盛宴;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选编被誉为大师的盛宴。一些爱情片段被说成是麻辣烫、鸳鸯火锅或糖醋苦瓜。一些书商的广告中给人们提供精神食谱:感悟自然、体验生死、坚定人生信仰;思想食谱:汲取成功励志的经验、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心灵食谱:体验亲朋的关爱、激发生活的热情。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时期,“吃”这样深入人心。 墨西哥的女作家劳拉.埃斯基维尔的处女作:《恰似水之于巧克力》,是一本被誉为“厨房文学”的书。她的书按照一年十二个月,共分为十二章,每一章以一个菜谱开头。那是一个真正的菜谱,若是如法炮制,可以烹调出美味佳肴来。但作者并不是在罗列菜谱,而是由此引导出以厨房为主要舞台的神奇的爱情故事。此书1989年出版,很快就传遍了拉美和西班牙这些讲西班牙语的国家,而且久盛不衰,几年内一直傲居畅销书榜首。北大的段若川老师1994年到智利时,还看到公共汽车上一些乘客,捧着这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这本书目前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全世界的普通读者都可以在茶余饭后,笑眯眯地捧着这本书一边看,一边把这菜谱抄下来,恨不得立马去实践一下,看看它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奇。 看来“吃”是一种极具扩张和渗透力的。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