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阳关,四合院,葡萄园之新疆风情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6月30日11:12 新浪生活

  新浪网友:风沙星空欢迎 网友投稿

  从阳关走下沙砾满地的高台缓坡,眼前便是坐落在两面沙包、中间流淌着一条清澈小河的南湖村了。

  南湖村是敦煌市南湖乡的一个自然行政村,村中人口不多,那小渠在村中唯一的一条小路边流淌着,路边、渠旁长着葱郁、挺拔的白杨,林间长着葱绿的灌木。

  这是9月的下旬。大漠里的太阳仍在炽烈地照着大地,空中散发着夹杂了西边罗布荒漠吹来的黄沙和村中青草、瓜果的味道。9月也正是庄稼成熟、瓜果飘香的季节。

  南湖村的地脉属于西北大漠。站在村旁不足1公里的阳关墩墩山烽火台极目向西,便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渺无人烟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向南再向西,穿过玉门关和汉

长城的烽燧,便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西域大地。

  古时,阳关、玉门关这两个汉唐的边境“口岸”上不知从何时起延续着南湖村这片方圆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小盆地绿洲,西风吹拢着村周围隆起的高高沙包,东来的春风经年累月地吹拂着这片绿洲,吹来了沙,又吹走了沙。沙碛不断地袭击着这片绿洲,但终也没能埋葬这片绿洲上鲜活的生命。人与自然抗争着,绿洲在这里挣扎着。

  沟渠边的树后是搭着架子的偌大葡萄园,累累串串成熟的葡萄挂满了藤蔓,园边还有很多枣树,树上挂着紫色的青枣和熟了后被风吹落在地面的枣。园中的葡萄和枣树间包裹着一座北方那种青砖白瓷的四合院。

  头顶着秋日的阳光,迎着西来的沙,我扑入了这片绿色园中的白色四合院中。燥热的心一下子凉爽下来。

  到阳关已无数次了,来往阳关时必须经过这南湖小村,但每次都是匆匆上了阳关的高坡,又下了阳关的沙路,一脚油门踩出了这个从没注意到的偌大的葡萄园。

  葡萄园的主人将园中的四合院改成了农家庄园,接待着体验“西出阳关”的旅游者。当我迈着有点困顿的脚步走进小院时,主人忙不迭地招呼着我。

  主人一口浓重的敦煌地方方言。邻桌的客人和主人的地方方言怎么也沟通不了,但我却因了西北地脉的缘由津津有味地看着他们的语言“比划”。在我生活的西域,古上就有不少河西走廊逃荒流浪并把他们的方言带进边陲形成了边陲小县城、农村的通用语言的甘肃人。

  主人给那桌客人上完菜,用毛巾擦着手,冲我迎到:“一个人?”紧接着将我安顿到一张白色的塑料圆桌前,招呼“跑堂”的,“上茶!”。

  农家的饭桌就是这样。落座后,立即就有一壶热茶,而不像城市里的酒肆:“红茶、绿茶,您喝什么茶?”最后结帐时一大堆的茶水钱。在西北地区的小饭馆里,茶水管饱,只要你的肚子足够大。

  主人的饭桌上没有菜单,要吃什么自己到厨房里挑几样。我只要了一荤一素一碗汤。主人忙乎着下了厨房。

  我独自打量着四合院。这院子不大,也就30多个平方。房子是新建的,墙上的白灰“一尘不染”,地上铺着

瓷砖,天井上搭着席子,遮挡着阳光。天井里还种了两棵小树,树龄只有1年。

  外面阳光炽烈,四合院里凉爽宜人。

  和我邻桌的两桌客人已饭毕,正在嚼着农家后院里新摘下来的葡萄、红枣、西瓜。院子很安静,只有后堂炉火和炒勺的叮当声以及天井外的鸟儿叫声。

  果然是阳关下的小村。昔日的战马嘶鸣,过往商旅、游人释子以及古老的“边民互市”早已荡然无存,阳关古城也被千年的风沙埋在了地下,只有古董滩上那些狂风吹过后裸露在地面的破碎陶罐,只留得古城边那座屹立在百米高的沙包上风蚀残壁的墩墩山烽火台和这个掩没在绿林中的小村庄。

  从西域走在西域,这种沙漠裹胁的绿洲景观对我来说是满眼皆拾,应了我恬静的独居西域的边塞性格。

  人说,西域是雄性张力的体现,是雄性驰骋思绪、驰骋性格的地方。岑参两次来往西域所显现的边塞诗章更是雄性的展示。

  就连这里的植物都是枝干挺拔,极少花蕊的。

  就着端上来的家常小炒,舒缓着我对阳关、阳关外的古董滩以至更遥远的玉门关的思绪。

  吃完饭,走出了四合院,走进了葡萄园。

  9月已是葡萄的采摘季节,但阳关下的这片葡萄园里却仍是挂满枝藤的晶莹剔透的佳果。比起吐鲁番的葡萄,这里的葡萄虽略逊一筹,但这浆果也撑起了南湖村民千年的生活。一旦有了成熟的诱惑,人们也就勤恳劳作了。

  葡萄,古称“蒲桃”,汉唐以前,西域(新疆)便率先种植。张骞在公元前138年通西域后,才将这种人间佳果传到了中原。

  张骞使命西行来到西域后,受到西域诸国的盛情款待,对他优礼无微,席间,主人端上形似珍珠、味甜如蜜、皮薄汁多的葡萄一盘。中原来的张骞们闻所未闻地品尝着这美味水果。返回时,张骞随身携带了葡萄种子,奉献于汉武帝。武帝下令在宫院里种植,后来,民间百姓也争相种植。于是,这种西域的奇果便在中原落户了。

  如今,我国的葡萄种植地已扩展到了华北、东北、华东甚至华南;山东、河北、河南的葡萄种植已成支柱产业。

  阳关下南湖村的葡萄也是当年“通关互市”时从西域传入的,由于地缘上的相近,气候相宜,这儿的葡萄虽不比吐鲁番的出名,但在河西地区也小有名气。主人家的鲜食葡萄和凉制的葡萄干年收入也在3、4万元。

  葡萄园里的枣树下还有两桌在玩游戏的客人,操着广东口音。一个年轻姑娘和一个半老妇女在摇晃着枣树,地上散落着不大的红枣,然后两人弯腰拣拾着,然后两人坐在地上嚼着青嫩的红枣。

  摇下、拣拾的红枣由主人称量一下,合着饭钱装进了主人的口袋。

  当我告辞主人返回敦煌市区时,主人家又走进了两拨客人。

  从敦煌市去阳关,路程有80多公里,南湖村就在阳关下1公里处的林荫中。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第一次亲密接触 我深爱的北京 (2003/06/27 10:13)
鲸腹俎末:客船野意追忆过去 (2003/06/27 09:58)
夏日之旅:感受香格里拉 (2003/06/27 09:44)
旅游见闻:三峡小吃一路香 (2003/06/27 09:04)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