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食神眼:记忆中的平民美食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6月20日10:42 新浪生活

  新浪网友:凌力欢迎网友投稿

  平凡中的不平凡,简单中的不简单,追求贫乏中的完美,这正是旺盛的生命活力和乐观的生存态度的体现。

  我家的一个在媒体工作的小朋友,每次来都要求吃麻辣烫。别看她瘦瘦小小,面色白得像新出笼的馒头,患有贫血症,可吃起那热气腾腾、喷出诱人又吓人的麻辣烫,堆满炸得通红的尖辣椒的大盆毛血旺时,简直是脸不改色心不跳,“埋头苦干”;哪怕大家都热汗淋漓、面如火烧、眼泪鼻涕、唏嘘不止。

  小朋友吃过上万元的燕窝席、鱼翅席、山珍野味席,我猜想黄金宴大概她也领受过的。说起那些名贵菜肴和富丽席面,她总是不以为然。菜贵得没有道理吃过就忘不说,同席的人互不熟悉还得互相应酬干杯,还得费尽心思没话找话,还得时时注意自己的仪表姿态动作是否得体,真累得可以;再若碰上暴发户炫耀富有,谈判生意各方明争暗斗,那顿饭就没法儿吃了!哪有朋友们在一起这么畅快,爱怎么吃怎么吃,拿上一大摞餐巾纸擦汗擦泪擦鼻涕,多痛快!她还满怀豪情地说:咱就是平民百姓的命,就该爱吃毛血旺!

  我问她,毛血旺能算平民

美食么?

  她说,那当然。

  要是和燕窝鱼翅黄金宴相比,毛血旺是够平民化的。但是今日的毛血旺内容已经很丰富,除了毛肚、猪血两种菜名上标出的成分外,还加了鳝鱼片、猪肠、鸭肠等杂碎,用生菜垫底;其味复杂,麻辣咸鲜香俱全;三十元左右,说起来也算价格不菲。还是我的这位小朋友年纪轻,没有跟我们这一代一起走过过去。她大概没有尝过真正的平民美食。那种美食之美是不仅仅在于食品本身的。

  大约十年前,我第一次到贵阳。

  那时候贵阳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大多数城区和郊外都还让人联想起“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的旧时民谚。惟有离城十数公里外的花溪公园,山环水绕,水清山绿,绿树葱茏,鲜花遍野,充满勃勃生机。我攀山亭,观瀑布,登了龟山麟山,又去走一步一磴的百步桥;还没有游遍十里花溪,已经饿得腿脚发软了。不知是我对此地太生疏,还是确实旅游设施不全,偌大的公园里我竟没找到哪怕一个小吃店,更别说饭铺酒楼了。

  夕阳中饿着肚子等公交车回城,那滋味实在不大好受。旁边那位好心大娘指点我,朝前走,见路口右拐,那条街上有茶铺也有面铺。

  面铺很小,只卖光面和肠旺面。光面就是江南一带所称的阳春面,肠旺面似乎是贵阳这边的特产,城里的小面铺都挂着它的招牌。我看到当地工人和小职员上班前多吃一碗肠旺面当早点,有时下班也买一饭盒带回家。在上档次的饭馆面馆的菜谱上,肠旺面因价格低廉排在最后,一碗大约五角钱,好歹比光面贵一点。我不想亏待自己,就要了一碗肠旺面。

  从字面上能猜出这碗面里有大肠有猪血,对于在北京能吃卤煮火烧和炒肝的我来说,不会产生像上海姑娘对生葱生蒜的抗拒心理,但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它为什么这样好吃!面条很柔韧,大肠很烂但又很有咬头儿,浇在面上的菜料又香又脆味道又美,都说不清是些什么东西。于是,这碗面让我体验了从未经历过的某种美味;于是,从那天起到我离开贵阳止,像上了瘾似的,每天必要吃一次肠旺面。

  贵阳那家小面铺的掌勺老板,大概被我的虔诚感动,向我介绍了肠旺面的制作方法。老先生一口贵阳话,可我也是半个四川人,听得毫不费力,一清二楚。

  肠旺面的面很有讲究,和面时一定要加鸡蛋,不能硬也不能太软;压好的面条绕成扁圆的饼,不能太松也不可黏连;面饼一团团地堆放在扁箩里晾着,不能当天用,也不能让它干,放一夜,第二天吃起来才会有劲。面的浇头有三样最要紧;大肠必须反复洗净洗白,另锅煮透,务求不膻不腥;旺子可用猪血或鸡血,火候要恰到好处,才能又嫩又不生;脆哨必得用猪颈肉——俗称刀头肉——切成小丁炸(其他部位的肉没这么香脆),把油炸出后,烹上糖、甜酒酿和醋,不用醋就不脆了。

  不得这么好吃!样样有讲究嘛。可我最感兴趣的是它的“红油”,辣得合度辣得香,能均匀地沾附在面条上,而不附碗、不腻舌,原料是猪油,吃起来却比菜油还清淡,真是一绝。我向老先生请教“红油”的做法,他只笑着告诉我只有花溪辣椒能做地道的“红油”,再就不肯深说了。我恍然悟出这是人家的专利,商业秘密,不该多问的。

  大肠和猪血,绝对是上不得席面的,但到了平民百姓手里,能打整出这样的美食,不能不佩服中国人在食物制作方面的天才。、肠旺面终究还有一份刀头肉做的脆哨,还有点儿高级,四十多年前一碗正宗的平民美食——羊血粉汤,却叫我至今难忘。

  那时候我在上高中二年级,正逢“大跃进”大炼钢铁。我们学校不知跟哪个兄弟单位合作,他们炼钢铁我们炼焦炭。分配给我们班的任务是洗煤,全班同学日夜三班倒,围着三口直径两米的大锅不停地搅和煤和水。原本是可以用铲子铁锹翻洗的,团支书认为那样洗不干净。影响炼钢质量谁负责?必须手洗,才能洗透洗净。每一锅她都亲临检查,不合格就返工。一来大家政治热情高涨,二来也慑于支书的威严(现在想想也奇怪,都是同班同学,她怎么就能如此厉害),就都老老实实手洗。时已初冬,白天还罢了,夜班可就苦了,锅里水面结了薄冰的时候,真得咬着牙才能坚持了。就是这么一个夜班上,我突然肚子痛起来,怕人家说我装病,那会儿一旦上纲上线也是不得了的事情,只能硬撑着继续洗煤。但终究是瞒不过去的。我至今感谢那晚与我一同洗煤的同学,一直记着她的名字——孙新玲。她悄悄对我说:看你脸色都变了,快去街角拐弯那儿喝点热汤,这里有人问我替你说着。

  出校门往东二百米,就是那处卖“热汤”的小摊儿。小摊儿上方高高挂着一只电灯,灯光照出腾腾的白气,在这寒冷的夜晚,老远看着都觉得温暖。走得越近,热气和香味儿越浓,透过团团白色水雾,看到了挂在墙边的蓝布招子:羊血粉汤。二尺口径的汤锅架在柴灶上,火舌轻轻舔着锅边,锅里一层通红通红的辣油,轻轻地翻滚着,把冒上来的热气都映红了,也像火焰一样了。一路冷得浑身发抖的我,顿时被感染,寒意渐消。当五分钱一碗的羊血粉汤终于递到我手中的时候,那滚烫、那香味儿、那红红紫紫白白绿绿黑黑的色泽,竟使我掉了几滴眼泪在碗里,端碗的手也有点儿哆嗦,红的是辣油,紫色的长条儿是羊血,在汤里透明、挑起来白亮亮的是细粉丝,绿的是葱花儿和香菜,黑点点是花椒粒儿。我和围着小摊儿的所有顾客一样,吸溜吸溜地吞咽着羊血粉丝,吞进了麻辣也吞进了热和火;然后咕噜咕噜地喝汤,喝一口有一口的鲜美,丝毫不亚于肉汤。喝到大碗底朝天的时候,便浑身滚烫、大汗淋漓,头上像刚揭盖的蒸笼一样冒起了白气。在寒冷的冬夜,这是什么样的幸福啊!疼痛真的消失了,想必腹中郁结的是一股寒气,被这火热赶走了。

  要是连羊血都没有呢?我还能记起更早的一次经历。

  那是1950年,我还没上学,跟着妈妈走亲戚。妈妈十三年前偷偷跑到延安参加革命,如今作为二野直属机关的干部回到自己的家乡,自然有好几处姨妈舅公家该去探望的。重庆这地方,出门就是上山下山,我们走的又是乡间小路,买糖买炒米花毫无希望。我很快就开始耍赖,饿了,渴了,走不动了。

  就这时候,随着一声长长的吆喝,眼看有个挑担子的人远远地从小路上走过来。妈妈显得很高兴,扬手招呼了一声,那个人加快了步子,很快到了我们跟前,原来是卖担担面的。

  这是真正的担担面,如今满大街都有的、所有面点馆食谱上都写着的担担面,是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的。卖面师傅围着头帕,穿一件蓝黑色长衫,前襟撩起塞进腰带里,精精瘦瘦一个人,却能担着这么大这么重的担子在四乡叫卖,在我看来,简直是奇迹。担子的一头是炉灶面锅柴禾,另一头才惊人呢,下面三四层笼笼大概装了面和碗筷等杂物,上面放一个四方大木盘,盘上二三十个小碗,排得整整齐齐。全是担担面的调料!我记得的、能说出名称的,有盐、糖、酱油、醋、红油、麻油、花椒水、

生姜水、蒜水、酒酿、水豆豉、干豆豉、葱花、蒜苗末、辣椒粉、胡椒粉、榨菜末、芽菜末、冬菜末、绿豆芽等等。

  师傅很快就在那口铜锅里煮好了面,水很清,面条又白又细又长,盛在宽宽扁扁、底圈很高的面碗里;他一只手端两只碗,另一只手飞快地把所有调料依次一一朝碗里加,我这个七岁小女孩儿眼珠子够多么灵活,也跟不上他的动作。当我吃进第一口喷香油辣的担担面的时候,简直气都透不过来了。老天爷,世上还有这么好吃的面条!吃了一碗又一碗,怕妈妈又要说我见了好吃的就没命,起先还不敢再要;可一看妈妈都吃第四碗了,我也就不客气地又要了第三碗。说实在话,这以前和这以后,我再也没吃过这么美妙的担担面了——尽管它没有肉没有鸡蛋也没有任何贵重的佐料。

  这才是真正的平民美食。平凡中的不平凡,简单中的不简单,追求贫乏中的完美,这是旺盛的生命活力和乐观的生存态度的体现。

  中国的平民百姓真是太伟大了。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故乡美食:豪迈风味羊肉汤 (2003/06/19 10:31)
落花生 农家美食农家乐 (2003/06/19 10:19)
男孩女孩:锅贴、兔头、香辣蟹 (2003/06/19 10:03)
花草茶 都市饮品亮丽风景(图) (2003/06/19 10:42)
食字路口:大连美食全搜罗 (2003/06/19 10:21)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