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盔:外酥里香滋味深长 |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6月16日10:09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深圳文哥 看川菜大师罗亨长的《成都少城食风娓谈》,讲到当年刘湘的姨太太喜欢在下雪的冬天差烟童(专门装水烟袋点纸捻子的)出去买“吴神仙”的白面锅盔和“精美处”的卤肉,夹好了放到厨房梁上的竹篮子里,专门等到半夜麻将散了再取出来,放在木炭火盆上烤酥了吃。本来“吴神仙”和“精美处”就是绝配,这样的吃法更是极致:卤肉汁已经把锅盔给浸透了,再一烤真是外酥里香,滋味深长。 成都的闹市,直到今天也不难发现锅盔的身影。那些卖麻辣烫的,甚至是珍珠奶茶的,也都顺带着卖锅盔,还有不少门面窄窄的锅盔专门店。一般来说,锅盔是一种白面的烧饼,里面是空心的,可以夹上凉菜或荤菜来吃,比如红油豆芽、卤猪耳丝、回锅肉等,价格在二三元钱左右。锅盔的特点是中空、外酥、里起层、边厚,吸汁,不漏汤,口感软硬适中,特别适合夹卤肉。不过现在成都专门卖卤肉的好象没有了(只看到许多专门卖鸭子的),麻辣烫串也可以夹锅盔,但是汤水太多,味道也太辣,喧宾夺主。成都人吃得多的可能是锅盔夹猪耳丝,里外都脆。我在高记肥肠粉吃过一个锅盔夹回锅肉,太咸了,空口几乎吃不下去。 吴神仙的锅盔已经无迹可寻了,不过西安的白吉肉夹馍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白吉馍比锅盔要厚,皮也要硬,所谓虎背菊花心。刚出锅的白吉馍比锅盔要酥脆,夹的肉是煨在坛子里的腊汁肉,油特别大,是五花肉用微火炖五六个小时成的,用刀一剁就烂,吃在嘴里肥肉不腻,瘦肉不柴。白吉馍厚厚的里层象海绵一样透足了腊汁肉的汁,在鏊子上再“腾”一下,咬一口直流油,估计当年姨太太的感觉不过如此。 成都的锅盔还有另外一类,比如牛肉锅盔、椒盐锅盔、白糖锅盔,外皮是用油煎的,里面也是实心,不夹东西。这类锅盔实际上是油酥饼,牛肉或者椒盐是洒在表面的,吃的时候最好是就着红汤,醮着吃,否则感觉油腻。我小时候在济南倒是吃过油酥烧饼夹卤肥肠,那是无意中得之,外皮的酥脆与里面的肥嫩真是奇妙的配合呵,可惜只吃过那一次。 我曾盛赞过的李连贵薰肉大饼,是用烙油饼夹肉,现在觉得到底是油腻了点。倒不如兰州的高三酱肉,先烤再卤,五花肉整的肥而不腻,酱香浓郁,一大片一大片地用发面荷叶饼夹着吃。这种饼不是吃烤鸭子的荷叶饼,要厚得多,也“宣”得多,还可以夹另一种兰州特色的腐乳糟肉,饼是蒸的,一丝油都没有,正好解了肥肉的油腻。 往饼里夹肉,是将菜与主食整合在一起,让二者进行最亲密的接触,这种简约而又带点率性而为的吃法,无意中达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不过,从美学的角度说,这类产品都带有浓厚的乡土和市井气息,是劳动者的亲人,饥馑年代的宠儿,似乎登不了大雅。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