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黄梅游记:寺·故事·廊桥(下)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6月16日09:46 新浪生活

  新浪网友:理想国v香巴拉欢迎网友投稿

  四祖寺

  从东山脚下到五祖寺是土路,我们虽然不是虔诚的香客磕头上山,但是在车里见了扬起的满天尘土,不免也觉得自己灰头灰脸。

  但是去四祖寺感觉全然不同。那时已近黄昏,阳光虽然还很明亮,但是再没有灼人的热度了。一路上基本是柏油公路,进山的时候看到路边岩壁也全是石质,触目干净清爽,连带心情也轻松不少。

  本以为四祖寺和五祖寺一样会建在半山上,不料我们转过一个山脚,映眼一座廊桥,然后对面就是一块开阔平地和一片飞檐翘角。四祖寺就立在那,三山怀抱,一涧独流,气象竟比五祖寺还要阔大。当下感叹:早死早生,早生早占,早占早风光,早占好风光。

  但是山的名字却不大好听,叫破头山,所以四祖又有破头道信的雅号。现在这山已经改了名字叫双峰山,其实说的还是一个意思。在当地的传说里,这山的名称来源于吕纯阳,说是当年这里有一农家PLMM被恶霸逼婚,小丫头慌了神往山上逃,到了山顶再无去处,眼看就要落入恶霸手中,这时吕洞宾和铁拐李飞过这,吕纯阳年轻气盛按捺不住,抢过老铁的拐杖就朝恶霸头上打去,这一下西瓜开花是个安打。老吕一瞧之下得意忘形,又想朝那些喽罗来个全垒打,不料这下失手了,把一座山头打成了两半,喽罗们是跌下去摔死了,但是这山从此就有了两个头。破头双峰,究是檀越施主、和尚大师,名虽不同,质却源一。

  不过我是好追根寻底的,想来想去,这故事只怕还是宋以后人的杜撰。司马道信在破头山的时候,吕洞宾爷爷的爷爷只怕还没有穿裤子,吕大师哪里有精神力气朝辞北海暮苍梧的到处乱跑。

  但是四祖寺却不是乱盖的。四祖寺原称正觉寺,但是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建起来的,只知道四祖在原寺的基础上做了改建:律寺原本不事生产,主张的是戒修,到了道信这,他亲率僧众开荒辟地,农闲之余,月白风清之处,或升坛讲法,或寂然独坐,必是无比逍遥。所以李世民虽然屡次下诏,要他进京受供养,但这老成精的和尚只是一味拖延,让那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的唐太宗也奈何不得。

  道信这和尚佛法高深自然是不需提的,治病也称得上医林圣手。当时黄梅曾有瘟疫,端赖四祖亲自上山采药调配药方,竟使一方百姓平安。很多年后唐代宗李豫听说这回事,还要追封他为“大医禅师”。

  四祖寺的规模原极宏大,屡毁屡建,屡建屡毁。我们到寺里进去瞧时,所见到的都是新近盖起来的房子,一座偏殿还正在那里重新铺瓦,从大雄宝殿一直上去四五层,远不止三重门,两边或钟楼鼓楼,或法堂藏经楼,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壮观倒是壮观,可是也因此缺了一种悠悠古意。唯有院子里几棵古柏,姿态奇特,桀骜不逊,据称尚是当年道信所手值,不止亭亭如盖了。

  这里当然也是“天下祖庭”,并且被认可还要早五祖寺几十年,是北宋最有导演气质的真宗所敕赐的。真宗皇帝在北宋排位老三,接的是太祖太宗的江山,也接受了他们那些死硬的敌人,在位没两年,辽国女强人萧太后亲率大军南征,打得距离汴京不过只尺之遥,亏了宰相寇准力主御驾亲征,才逼得萧太后议和。战事结束后,副宰相王钦若吹耳边风,说是老寇在拿皇帝当赌注。真宗一回想,当时还不觉得怎么害怕,现在倒真是浑身冷汗,于是疏远寇准不提,为了挽回大宋给辽人岁岁进贡的面子,君臣一起导演了天书封禅事件。这幕电视剧演了十四年,总其大要就是各地先呈报出现了什么祥瑞发现多少芝草,改年号为大中祥符,最后顺应天命到

泰山封禅。中华五千年,不是什么人都敢去泰山封禅的,真宗倒明白他自己功业还差得很,也只有乱造神迹。他的宰相王旦是个明白人,所以为了堵他的嘴,皇帝居然向宰相行贿,偷偷给他一大袋子明珠。为了堵天下和尚的嘴,就到处给寺庙题词。想来四祖寺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中标的。

  到了宋神宗的时候,这位北宋最有雄心壮志的皇帝立志改革,哪想到王安石太理想主义,结果全国上下几乎没有人不反对变化的。皇帝内外交煎,极其郁闷,连出家做和尚的心都有(在道学家眼里,顺治出家的初衷看来是远比不上他了),不过他一辈子没受过苦,真要到山里逗蚊子咬也没那个胆量,只好封了些“天下名山”过过干瘾。破头山也因此和峨嵋五台一样成了佛教名山。

  四祖道信在这个地方呆了六十年,有人说他这是苍龙入海,也有人说他这是龙困浅滩。到底如何?恐怕除了他自己谁也不清楚。倒是他开悟的故事与这很有点联系。道信十四岁的时候还是个沙弥,他跑到皖公山向三祖求解脱法门,僧粲一看这小和尚居然有维特之烦恼,就说“谁缚汝”,沙弥一想自己不走得好好的,于是回答“无人缚”,僧粲就喝问他“更何求解脱”,于是道信就心下大悟了。

  但是这些故事听在我们心里却不过是微风吹过,灌顶醍醐变了巧言令色,直指本心渐成技巧机锋,再不开解。

  坐在簇新的水泥台阶上望着天空,夕阳挂在四祖真身塔的一角,遥遥望去,这唐代的毗卢古塔穆立山顶。我们在争论屋脊上龙凤鸡狗的造型,余晖里,金瓦金銮殿,醒来全不见。

  遂起身出寺,身后钟鸣如鼎。

  廊桥

  四祖寺、五祖寺的风景其实都说不上卓绝。三山七水才会有江南的风光,或者一峰独秀天下尽收也有北地的气势,但是这里都说不上。

  不过一座小小廊桥倒是弥补了我们的遗憾。

  没有去过泰顺,不知道那里的廊桥是怎样独得山水妙处的。但在四祖寺,廊桥绝对可以收回你对道信弘忍的心思。

  见到这座廊桥是在见到四祖寺之前。它几乎是蹦着跳到我们眼珠里的。

  我们几个当时连车还没停稳就冲到了桥边,急切想要看清楚它的模样。那是一座颇苍老的桥,建在群山间一个豁口上,一条小小溪流在桥下叮咚有声。少有人走,桥一端的碎石路长满了荒草,斜阳打在灰瓦青石枯黑的廊柱上,勾勒出极为强烈的明暗对比。桥边略无人家,它孤零零的立在暮霭中,多少有些象落寞的怨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虽然有丝丝阴气,但是你不过觉得些许哀伤一点期待。

  从廊桥一侧可以下到桥底,那是浑然一体的岩块,岁月幽幽涧水长流,所有峥嵘都给磨平了,它就如一位豁达的老者,锋芒尽敛,看上去苍白苍老,内心里却藏着风云激荡沧海横流。和一般的岩床不同,其上并无青青绿苔,全因为流水如线,不过浸润了很小一块地方。唯其如此,岩床上几百年前的石刻仍清晰可见,有唐柳公权的书刻“碧玉流”,亦有红通通斗大的一个“泉”字,据说是清代时一位南阳布衣写的。

  这是桥和流水岩壁的温婉之处。正如一个有故事的人常常是千变的,它也必以不同面目示人:岩床平铺三五十步突然跌跎百丈,立崖边而不见底,山中微雨其将成瀑,流水激石则当轰然有声,此时近观谛听,岂不如壮士勒马操戈?倘在隆冬之季,飞雪如絮,苍头乌身,万籁皆寂,此时遥望遐想,安不若老僧枯坐参禅?

  桥名灵润,俗称花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主跨约八米,高约五米,桥身长二十米,宽约六米。桥上有风雨长廊,采主柱框架木构长轩。桥体全用条石垒积。

  乡民有说是唐代建成的,也有说明代建成的,而资料上说它是建成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元朝没几年就垮台了,它却历六百年风雨而不倒,尤遮荫于当世,倒也难得。比萨斜塔也是建成于这一年,要不是屡加修葺,只怕早倒了去了,而它“寂寞无人问,更著风和雨,千踏万踩浑不觉,依然挺如故”,原也是山里丫头性子野,不比城里闺秀娇贵。

  躺在廊桥的夕阳里无疑是种享受,廊柱间搁着几根横木,原是让远来香客进山门前在这里稍息的。但是你现在不必拜佛,在这窄木上躺了,头枕乌柱眼望青山,艳红阳光打在身上如镀金身,山风和煦暑气尽消,几只马蜂在眼前飞来飞去,却两安无事各得其乐。当此时,无所思无所想,夕阳渐渐沉下去,月亮悄悄升起来,魂归三尺皮囊之时,方醒觉别是一番景色。

  月夜的廊桥纯粹是种蛊惑。

  月如钩,寂寞廊桥青山绿水空自流;月如弦,禅灯如豆销尽清辉只独怜。

  树影婆娑,风动?影动?究是心动。群山隐约,眼暗?天暗?终归心暗。

  碧玉空啼珠作字,梵钟敲到月如弦。闭目聆听,有无穷声响在心里共振:清泉激石,梵钟破空,蛙鸣一片,狗哮连声……渐渐无我,渐渐有我:安睡廊桥里,欢歌并长啸,深山不见人,明月来相照。

  失算没有带睡袋,又恨无小龙女一般的功夫,中夜时分,遂归农舍。

  引亢狼嚎,群犬皆惊。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呼和浩特 穿越时空的足迹 (2003/06/13 09:57)
古城汉中 陕北的羞涩女孩 (2003/06/13 10:27)
黄梅游记:寺·故事·廊桥 (2003/06/13 10:03)
遥远的地方有一片纯净的海 (2003/06/13 09:50)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