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九华山 > 正文

佛教圣地 暮鼓晨钟的九华山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6月06日10:01 新浪生活

  新浪网友:非一郎欢迎网友投稿

  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行,是八年前去安徽的黄山和九华山。

  黄山我是不敢随便乱写的,不管是俗语所说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还是徐霞客那句掷地有声的“登黄山天下无山”,都让我觉得我的笔墨要么微不足道,要么牛嚼牡丹。何况我仅仅去过一次,我觉得只有象刘海粟大师那样在不同的季节十上黄山的人,才算是真正地触摸到黄山的精髓。所以面对黄山,我不敢涂鸦。

  九华山和黄山相距不远,虽然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却还是鼓胀着浓郁的人间烟火,又透着些许脱俗的清新。所以既有味道,又并非高不可攀。一个人静静地熏了十天佛香,就终于可以摇头晃脑地写点东西了。

  普天下的寺庙禅院,无非都是一例大同小异的型制: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配殿、藏经楼。如果设塔,要么前塔后殿,要么别院置塔;塔是可有可无的。看的庙宇多了,也就没有什么笔墨好去渲染一番的。

  倒是我在九华山几个小小的片断故事,颇有一些趣味。

             一、钟鼓楼里的小和尚

  有水有云雾的地方,总是色彩写生的好去处。比如江南水乡,比如“高原上的江南”

丽江,比如九华山。

  九华山有很多寺院。山脚下集中布置着型制严谨规模较大的寺院,山道上就零零星星地洒满不拘一格的小庙宇。这些小庙宇大多顺其自然,因山循势,巧夺天工,各具姿态。很容易就可以在山道上或者某一个稍微开阔的台地上觅得一个心动的角度,画取一幅构图精巧的水彩。

  半山腰的钟鼓楼前,有一片难得的小小的开阔地。既可以给继续登山的游者让出山道,又可以从容不迫地挑选出一个自己青睐的角度。我刚把作画的物什一一摆好,一声洪亮的撞钟声就从我要入画的钟鼓楼里面传出来,悠远地荡开去。

  撞钟的是一个年齿尚幼的小和尚,放下钟槌后满脸好奇地看着我正在勾画他所值守的钟鼓楼,就探头探脑地瞅着席地而坐的我。我冲他招招手示意他可以过来看看,小和尚指指背后,冲我摆摆手。——小和尚的背后,有一个老和尚正背对着大钟打座。原来如此!

  又是“当——”的一声撞钟,声音的间隔是固定的。——撞完钟,小和尚继续探头探脑,我继续抬头看一眼钟鼓楼,低头抹一笔色彩……

  终于,小和尚实在扛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他完成了一次撞钟之后,迅即蹑手蹑脚地走过来在我的背后看了一眼画板上的画;然后又赶紧蹑手蹑脚地跑回去。过一会,“当——”地一声钟声又传出来。

  小和尚再次过来的时候,我轻声地问道:“阿弥陀佛,喂,你是如何保持均匀的撞钟时间的?”

  小和尚抬抬手,嘴巴里面一边念念有词,手指头一边慢慢地一颗一颗地碾过念珠。我明白了:念一句经文,手指头碾过一颗佛珠;一串念珠总有一个大一些的顶珠,当手指头碾到大珠子的时候就到了撞钟的时间。

  我刚点点头,小和尚就碾到顶珠了;他飞快地跑回去,“当——”地一声钟声又传出来。

  哈哈,可爱!

  我决定把一开始探头探脑的小和尚画在钟鼓楼的门口。小和尚再次过来看的时候,他圆圆的脑袋已经被我勾画好了。我用画笔指指画板上的脑袋,又用手摸了摸小和尚的圆脑袋,小和尚就开心地笑起来,他慢慢地在我身边蹲下来…………忽然一声吼叫,吓了我们两个人一大跳。——钟鼓楼门口,老和尚大怒!原来小和尚只顾看,终于把撞钟的事抛到九霄云外了!

  小和尚慌乱地站起来,飞快地跑回去。

  “当——”地一声钟声又传出来……

              二、修行

  每每笑话闹市中的寺庙——象武汉的归元寺——遁世的滑稽勉强。一砖之墙,那里挡得住疱肆的腥臭、市井的脂粉香?其实有墙无墙倒也无妨,墙原本是筑就在心里面的。

  以俗世的眼光看来,九华山僧侣的修行悟道高度似乎和山的高度很一致。

  山上却是别样光景。

  山道的洞穴里面常常也有佛祖可以歆享的一柱清香。走进洞穴,尼姑们只有一张贡桌,一张木床。洞外有一畦菜地用以维持最清苦的生计。

  修行者清晨把多余的菜挑到山下换米,然后再挑一担水上山。常常是晨钟下山,暮鼓而还。没有菜的季节,就把功德箱里面的几张小钞拿出来,大部分用以买佛香,小部分用以糊口。

  一年又一年。

  上香的人们大多是不会光顾这样的洞穴或者一些破旧不堪的小庙的,可是每一张即使是破败不堪的贡桌前面,一屡佛香却总是绕缭不绝。

  尼姑们一团和气,却又一脸淡薄。没有人和你说话,也没有人拒绝你的走进,没有人一定要招呼你上香,也没有人一定要提醒你捐些功德。

  在山下,面对气势恢宏的堂皇寺庙,面对宝相庄严的大型佛像,我都不曾动容;却在这里垂首低眉,肃然起敬。

  在“云深不知处”的山顶禅院,遇见一个率性的和我年龄相仿的行脚僧。

  行脚僧觉得和我很是投缘,便一边请我吃斋饭一边和我指点江山。居然谈吐高雅,见识广博。原来他是因为喜欢旅游才出家修行的,他的修行理念就是“行万里尘路,破万卷经书”。

  既然投奔了佛祖,于是四海之内都有免费接待他的寺院,都有佛祖为他均分的一钵斋饭;车船也常常可以不用买票等等。所以行脚僧已经走遍了黄河以南的山山水水。

  说的我怦然心动——加之他的斋饭扎实好吃,我便求见住持。

  住持仙风道骨,湛然若佛。对我的顽劣胡闹丝毫不以为意,和颜悦色道:观檀越锐气十足,尘缘繁杂;兼之社会栋梁,佛祖是不会收留的。

  大家一笑置之。

  我收起我的画,走出九华山的佛香,继续我未了的尘缘。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九华山专题
 相关链接
小镇西塘:乐曲般的烟雨长廊 (2003/06/05 10:07)
越南行记 湄公河的天空与大地 (2003/06/05 10:22)
色彩印度:崇拜老鼠的地方 (2003/06/05 10:14)
雨中登峨嵋·路在脚下走 (2003/06/05 10:02)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