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哥食话:最是难忘黑椒牛扒 |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5月09日10:15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深圳文哥 现在我要说福州最好吃的东西了。 牛扒,西式黑椒牛扒。我不是开玩笑,真的。福州小吃名菜虽多,能叫我怀念的,只有元洪城五楼那间小小的牛扒馆了。 说起吃扒,在此之前没有一次不让我失望的。我吃西餐要少得多,不太懂,但深圳最好的西餐馆我也去过几次,最贵的进口牛扒试过几种,不管七成熟五成熟,都吃不出什么味道来。原装肉眼,西冷,菲力,黑椒汁或烧汁,那么厚重的一块,再配上煮绵了的一撮意粉,即使昂贵,实在不愿说是一种美味。至于咖啡馆酒吧里的牛扒套餐,基本上是嚼不动的。在那种环境里,人人保持着风度,面前的食物多少有点象道具。 在厦门,我在牡丹大酒楼点过一个6元钱的中式黑椒牛柳,呵,单从味道和口感来讲,确实是胜过了我吃过的所有牛扒。(对了,还有一个烤羊棒骨,8元,不可错过)。所以到了福州,我心理上还保持着对牛扒的亲近感。 你不可能在任何一个城市看到如此多的牛扒馆了,不是所谓的西餐店,而是指名道姓的某某牛扒馆。这是受了台湾的影响,我隐隐知道,台湾人把西餐中的牛扒单拿出来发扬光大,开了不少百姓色彩的牛扒馆。以前我是不以为然的,正宗的都不过如此,这种不中不西的能如何? 到了福州,直奔榕城古街而去,住在步行街上一家招待所。正好是晚餐时间,古街是美食集中的所在,许多闻名已久的小吃都在这里。在古街上穿行了一周,捞化太平燕锅边糊却没有勾起胃口。索性一直走下去,前面是元洪城,见到美食广场的招牌就上去了。 元洪城的五楼,是一个档口式的美食广场,这样的场所在深圳只剩下太阳广场了,其共性是品种多而无一精,客观条件限制,先天不足。但元洪城五楼的规模非常大,除了福建各地的小吃档,还有几间相当规模的店中店。广场西头最大的一间叫作“深圳第一鸡”,向西街鸡煲也,生意最火。东头有一间小小的牛扒馆,名字忘记了,只知是连锁店。 绕场一周,发现只有这个牛扒馆有正经的厨房,许多档口实际上只有一口大锅,不能指望它生产出什么特色来。进牛扒馆坐下,才发现价格便宜得惊人:一只光扒只要十几元,一个送酒送可乐送蛋和意粉还有面包的黑椒扒只要二十五元! 等这个扒“哗哗”响着端到我们面前,一种受宠若惊的心情油然而生:二块不薄不厚的牛里脊肉煎得油亮亮的,麻麻点点的黑椒分布其上,一只煎了一面的糖心荷包蛋在铁板另一头娇艳欲滴,中间是一堆鲜黄的异形空心粉,一份炸薯条,一只小面包,一杯开胃酒,一杯可乐。 轻轻用力,牛肉遇刀而解,象切一块猪油的感觉,沾着蛋黄和番茄沙司,入口微辣,绝无牵扯,不知道是几成熟,人家也没问,反正就是个鲜嫩。脑海里浮现出象烧饼一样厚的美国西冷,切开来渗着血水,饶是那样还塞牙呢。 唤小姐拿一块黄油来涂面包,二话没说就跑去了,端回来一小碗。 两个人吃光了一份,意犹未尽,正好再去光顾其它小吃。从此对牛扒的成见一扫而光,边擦嘴边讨论,深圳有间台湾牛扒馆回去要试试。 头一回,买单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两个人只吃了一份,美味,环境,还有多用的一碗黄油,就值这点钱?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