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食神眼:吃一碗酣畅淋漓的面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4月30日10:38 新浪生活

  新浪网友:夹心饼干007

  要说吃面,那可是太有说头了。大概是因为在北方呆的时间最长的缘故。所以最钟情与北京的炸酱面。而且自己认为作的最好吃的还是炸酱面。现在一般轻易不做了。因为有点麻烦。要说记忆里面最好吃的一次炸酱面却不是在北京。

  那还是小的时候,放暑假没人管我。正好身为地质队长的老爹要到河北太行山区去帮当地找水打井。于是带我到山区过暑假。他们进山打井,把我寄养在山口的一户老乡家里。老乡家里有一口水井,水井里面的水冰凉甘甜。老乡自家用地里面收的荞麦磨面作了一大锅荞麦面条。煮熟了以后捞出来用井里面的水冰着,然后用自家猪身上的五花肉和自家地里的葱蒜炸了一碗酱放在灶台上。旁边还有刚摘下来的黄瓜和西红柿。正赶上我和他家的孩子一起进山摘核桃回来。又渴又饿。而且两手黑黑(吃过树上的核桃的家伙应该有印象,洗不干净的)刚到院门口就温到酱香。把核桃往院里的磨盘上一扔就扑向厨房。然后一群小孩每人捧着一个象小脸盆一样的青花大碗盛着面条或蹲或坐的在院子里面枣树的阴凉下面呼噜呼噜的狼吞虎咽。吃饱了旧从井里打桶水,用正经的瓢舀着喝。甘甜甘甜的一股凉水从嗓子眼一下流到肚子里。浑身舒坦。唯一的缺点就是吃饱了喝凉水涨肚子。我现在还记得当初一群小孩在草地上躺着比肚子的情形。

  说道北方的面一定不能不提山西的面,山西吃面那种类才多。记得有一次去山西,朋友领着去看黄河。结果半路上车爆胎了。没办法补呗。等着的时候和朋友到镇子里闲逛。发现一个醒目的招牌,上书:“下面吃面是技术,吃完之后您准记住。”惊奇于是进屋。进去之后才发现原来里边是个小院。四边的屋檐下边摆着桌子。院子中间是一个棚子,棚子下边是一口大铁锅。院子到是北方农家常见的院子。可是锅子不在后院反倒在前院的到是没见过。一人要了一碗刀削面。看见两个爷们从屋里出来一人的脑袋上边顶着一块面团。两人面对面的站在大锅的两边。打开炉子下边的鼓风机,锅里面的水马上翻滚起来。爷们马步一扎两手各执铁片一块,轮番在头顶不停的挥动。感觉就想两个武林高手在隔着冒烟的大锅互相投掷暗器。之间一道道白光自二人的头顶飞向大锅。溅起朵朵水花。称奇的是没有一个落到锅外。面条上桌的时候仔细一看,每一根面条都是一样的粗细。卤子是香菇肉的。桌子上还有老陈醋。吃的那叫一个爽!不久又见那两个爷们出来,这回不是顶着面团,而是抱着大碗。碗里面是稀面浆。一人一个小竹片。就在碗边那么一拨一拨的。一条条的面浆就自碗里飞向锅里。据说那叫“拨鱼”因为刀削面吃多了。没再试试。至今遗憾呀。

  我自己以前一直将面条分成炸酱面、打卤面、和汤面。炸酱面不用说,山西的刀削面和“拨鱼”属于打卤面。着汤面就应该是兰州的牛肉拉面拔头筹了。

  话说有一次到兰州,在当地朋友的问我想吃啥子?我说路上很累,今天酒就先免了。明天休息过来陪你喝个痛快的。要么随便来点小吃吧。朋友说那么干脆吃拉面算了。兰州的拉面果然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拉面的师傅头带小白帽,显得那么干净。一块面团拿在手里。一边拽一边在大面案子上边拍的啪啪山响。一听就知道这面条够劲到。拉好的面条细细的。一根是一根。下锅煮好盛在一个大碗里面。从另一口大锅里面舀一大勺牛肉汤。黄黄的牛油漂在汤上边。撒一把香菜末。还没端上桌香味就先传过来了。总觉得兰州的牛肉面比别的地方的好吃。朋友讲。应该是牛肉的品质决定牛肉汤的味道。因为兰州的牛肉好吃所以,牛肉汤也好喝。再有就是面团里面也有学问,可是面团里面的添加剂就不得而知了。兰州拉面最好的据说是一家姓马的作的。所以叫做“马兰拉面”好象现在已经把分店开到北京的大街小巷去了。不知道味道如何?

  接下来应该说说武汉热干面了。可惜俺这方面的知识不多。只会吃。只是知道面条应该是前一天就作好了的。煮熟了放在竹子编的大笸箩里边凉凉。然后用油拌过。好象还要用电风扇吹。(暗自思量,这热干面的历史应该比电扇的长。可是以前用什么扇呢?不会是人力吧!)不过大热的天吃一碗热干面那可是一种享受。感觉在武汉过夏天太热,让人一点食欲都没有。我曾经把舌头吐出来降温。那时侯饿了只想吃热干面喝绿豆汤。

  四川的凉面应该和热干面是一个祖宗造的。不过因为四川的湿度相对较大的缘故所以四川人喜欢辣椒。刚到四川的时候和表哥一起去吃凉面。发现每一根面条上边都裹着一层辣椒油。红红的。挺吓人。于是用嘴唇仅仅的夹住面条的一头然后死命的往嘴里嘬面条。这样以来辣椒油就留在嘴唇外边了。辣的实在不行了就张大嘴用手往嘴里扇风。辣的大汗淋漓的就胡乱的用手抹一下。结果满脸的辣椒油。表哥说我是关公。我问他关公是不是也是常年往脸上摸辣椒油?结果被表哥打了我的头。让我不要说关公的坏话。四川的担担面名扬四方,据说是因为以前买面条的都是挑着扁担出来买的。所以得名担担面。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在重庆的时候见到很多当地人叫做“杠杠”的挑夫。所以初步认为有理。

  到了广东我就不大吃面了。虽说面条一直是我的钟爱。南下之后发现喜欢上了宽宽的米粉。就想面条一样。只不过是米面作的。比麦子面作的劲到。特别钟爱街边的小店。招牌上最醒目的就是三个大字“粥、粉、面”。才两三块钱一碗。有牛腩的、馄饨的.....一个人的时候总喜欢到楼下的小店做一会,顺便来一碗粉。那叫一个舒坦。

  说道面条,那可是真正的大众食品。随便怎样都能吃。白水煮面加点酱油香油也是一碗。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食尚主义:大清花,上酸菜 (2003/04/21 11:34)
食尚主义:吃出尊贵的身份 (2003/04/18 11:56)
食尚主义:饼香不怕巷子深 (2003/04/09 11:25)
食尚主义:象鹅肝一样飞翔 (2003/04/07 09:53)
食尚主义:臭豆腐“臭”名远扬 (2003/04/04 10:24)
食尚主义:春日佳蔬韭菜当头 (2003/03/26 11:10)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