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梦呓:寂寞寥落的风花雪月 |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4月25日10:48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行走江湖甲 第一次到绍兴是在92年。7月末的江南正如流火般热。那天从府山兜一转回来,恹恹的到咸亨酒店吃酒。前晚洒了几点小雨,天色就总有些雾气迷离,但效果不过是从炙烤变了蒸焙,反不如烈日当空的爽利了。为避暑气,不免多耽了许时。于是带着一点醺醺的醉意,趱行在错杂的民居之间,去寻找沈园。 记得循着一条狭巷左弯右弯的走了许久,转过一爿庵堂,从黄墙转角望过去,就见了沈园的黑漆竹门。迎面三间正厅,廊柱斑驳,满室萧然。贴四壁排几个玻璃柜台,陈列《剑南诗稿》、《老学庵笔记》之类,并一些残损的瓦当、石楣,其上挂着些图片和说明文字,照例是放翁的生平简介,如何“漫劳关陇望中原”,仍旧“细雨骑驴入剑门”。正中一幅大抵是明人刻的放翁像,清瘦的老人模样,持杖戴笠,或为蜀中“北陌南山信脚游”时写照。粗粗走一过,就蹩到厅后,看沈园的真容。 隔一道竹篱就是名满天下的沈园了。它的破败委实让我震惊不已。及膝的长草中孤独地倾仄着半堵焦黑的残壁,其左一眼古井,其后一池死水,水边叠山荒颓有如丛冢。斜阳照下金黄的光来,浮萍叶上有露滴闪烁,在那残壁长长的倦影中间,几点蜻蜓飞起。隔壁大概是纺织厂,机器轰鸣声与蝉唱相交响,人却只听到深深的静谧。那感觉或者就是寂寞罢。 残壁边有指示牌,自称是用园中拾得的宋时砖瓦堆叠以成,而这地点就是沈园花墙的原址,就是陆游题那首《钗头凤》的原处。断砖或是经了兵火,或是久被岁月侵渍,早已面目全非,但细看之下,从烟炱和苔痕里还隐约可见一点文饰。小园也曾经攒花簇锦,人儿也曾经语笑嫣然,故事也曾经完满如盈月,而风流既逝,斯园、斯花、斯柳,更不知尝属何姓,于此终归无可寻觅。环顾四周,是蘼芜满院泣斜晖。那个盛夏的下午,让人如此惘然。 1995年早春,偕阿伊来江南看梅花,又访沈园。记忆中的狭巷已换了大路,迎头立起一座气派的牌坊,看得心头发抖。厅堂依旧萧索,竹篱依旧零落,沈园却果然已非旧观。添建了草亭,取名如故;小池业经疏浚,一桥斜跨;又有水榭三间,回廊宛转,旁边的土丘上栽三两行小梅,极细极瘦的,疏疏几点白花。园中央向阳矗立着一面弧形的纪念碑式石墙,黑大理石贴面,汉隶榜书“红酥手”,金漆髹之,神采焕发。其侧紧傍着一座稍小的纪念碑,工楷录“世情薄”,一样的大理石贴面,一样的金光灿烂。我说这是伪托的,即遭游人侧目,于是乎无语。 晚饭时阿伊见我神色恍惚,遂笑说:“你也来填一首《钗头凤》好了。”我敬谢不敏,但吃两碗酒之后也就突然冒了几句出来,凑成一阕《渔家傲》,其辞曰: 寂寞花开画堂圮 一双旧燕凭来去 难负愁多题诗壁 轻自语 喃喃细诉当年事 小池昨夜经微雨 漂萍懒拭相思泪 有恨不绝乱丝缕 千结系 春风空惹伤心碧 从此就不再去沈园,但心里始终记得初见时的那一幅画面,越发昏黄,越发清晰。其时我十七岁,少年懵懂,心中并无太多感触。而今识得愁滋味,实在怕敢看到这般的景象,想到这般的故事了。“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放翁究竟不能忘情,以衰朽残年,独自蹀躞在故园里,看所有往事竟如春梦了无余痕。他的心情我想我现在已经能够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