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情岁月:齿颊留香的炸酱面 |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4月07日10:18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清风2142 爷爷奶奶是山西人,一日三餐他们要有两顿吃面条。在北京生活了半个世纪,不是他们不喜欢北京的饮食,而是他们做的面条太“地道”了,就连我这个爱吃米饭的北方人也不禁为之倾倒。 一般来说是由爷爷和面,面和的要不软不硬。水放的次数,和每次放时,所间隔的时间,那是很讲究的。爷爷的手在这时可真算是神奇,好似一台精确的电子秤,放水时,不多不少刚刚好,真可谓多一滴嫌多,少一滴则嫌少,和面时的劲儿也要掌握好了,不能使蛮劲,要用身体中的内力来和,要把握好力度,那沉沉的面团在爷爷的手里,尤如金箍棒落到了孙悟空手中一般,那么自如,那么得心应手,爷爷在和面时的表情,好似在完成一件精美的雕塑作品,那满足感就别提了。 奶奶做的卤就更绝了,里面放的料就有十几样,大大的黑木耳,黄灿灿的黄花,还要放上白玉的南豆腐,切成丝状的香菇,炸好的豆泡等,最重要的是必须放上切得及薄的五花肉片,当然,上面的肥肉是不可少的,做卤可是个细工夫,那时间的控制可不是说的清的,要把上述的小料熬到把它们的味道放出来为止,最后不能忘记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再临出锅之前,要泼上一勺鸡蛋让鸡蛋成絮状,交错在汤卤之间。 出锅了,再十几米外就能闻到一股炖肉的香味,但如果你认为这是在炖肉那就错了,上桌了,光看着就能让你垂涎三尺。先盛好一碗面条,再浇上卤,吃的时候先闻上一下,然后张开大嘴“咝溜”一下,那叫一香!筋抖、纯正的手擀面再配上不稀不稠的卤,那真是天下第一美食,那卤吃到嘴里刚开始只觉得一股浓重的肉香味以及黄花那特有的味道,时不时的还夹杂着淡淡的花椒油味儿,木耳、豆腐、黄花配上面条的口感,时而肉头儿,时而酥松,吃卤真是个上瘾的事,越喝越想喝,越喝越有味儿,最后直到你快把肚皮撑破的时候,才肯依依不舍的放下筷子。 如果说打卤面就够香的了,那奶奶做的炸酱面就可算得上香中之香了,酱要用六必居的干黄酱,炸时放油要合适,多则太腻,少则干锅,炸的时候要放上肉丁,有肥有瘦,炸出来才香。 炸好后,酱上应有一层薄薄的油,亮亮的,底下是酱以及酱中的肉丁。 吃时,将面中放入适量的炸酱,这可是一件不简单的事。这件“工作”奶奶的技术颇佳。她放入炸酱,搅拌均匀后,每根面条上都裹着一样多的酱,面上零星有少许肉丁,最绝的是,吃完面后,可以说碗中相当干净,一点多余的酱汤也没有,这才叫真的“合适”。吃的时候,要再撒些黄瓜丝在上面,哈,浓浓的酱香味,再配上黄瓜那窜鼻的清香,吃完后,余香留齿,这才叫真正的炸酱面啊! 我去老北京炸酱面馆吃过一次炸酱面,虽然服务很是周到,菜码也齐全得很,可怎么吃,也没有奶奶做的好吃,似乎缺少了什么味道,可究竟缺少了什么呢? 现在虽然爷爷奶奶年岁大了,但每当老家来人点名要吃奶奶做的面条时,奶奶都会二话不说的为他们去做,并且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似乎这是对她面条最大的肯定。 写到奶奶的面条,更感到自己写作水平之不佳!如果说面条打一百分的话,我只写出了三、四十分而已,剩余的六、七十分,只有亲自品尝,才可晓得啊!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