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姑苏美食:龙井虾仁和叫化鸡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3月13日09:39 新浪生活

  新浪网友:安宜人

  一月内,因公干两下苏州。苏州是江南名城,素以园林秀美闻名天下,拙政圆、网师圆、留园、虎丘塔我也去了,确实很美。可是苏州的美景早被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们评说的体无完肤了。现在又是世界文化遗传,连联合国都知道的事,我就别再画蛇添翅膀了。

  但凡文人骚客们集聚的地方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吃的讲究。“食不厌精,烩不厌细。”孔老夫子就开了先河,你以为那些文人骚客们,玩完了琴、棋、书、画就来点萝卜、咸菜吗?老东坡说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那肯定是刚吃完了东坡肘子打着酒隔-“哦”说的。

  其实,除了神游我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

美食!记得73年刚参加工作,拿到第一次36元工资时,回家交给妈妈,妈说“你留着自己花吧,别都花了,存上点”。“哎”我顺嘴答应到。

  第二天,我就带着哥们到老莫暴撮了一顿,花了30元。以后,扬城的名馆子我都吃了个遍,最后落到了81年想结婚时,存折上就有200元钱。哈哈!宁买吃食,不买不值,那不是扬州话吗?好在我老婆都吃了个够,也不再讲究家具、电器什么的。那时候人穷呀。花了6000元就把她接过来了,惭愧!惭愧!扯的太远了。

  苏州除了秀美的园林还有“两楼一王”,得月楼、松鹤楼、王四酒家,这三家都是经营传统苏帮菜,是明末、清初时的名馆子。得月楼的得月童鸡、龙井虾仁,松鹤楼的松鼠桂鱼、太湖银鱼羹,王四酒家的叫化鸡是他们拿手的看家菜。

  椐传,乾隆下江南就吃了松鹤楼的龙井虾仁、松鼠桂鱼。50年代初,毛主席他老人家去苏州时都幕名而来,在得月楼吃饭,吃的惬意时推开窗眺望,不留神被人发现,搞的楼下人头攒动,高呼万岁。

  到苏州的第一天下午,我就耐不住胃的寂寞了。

  得月楼还保持着原样,二层的砖木老房,青砖灰瓦,花格木窗。我走进去,沿着吱呀呀叫的木楼梯到了二楼,找个正座,小姐递来菜单,我心里早打好了菜谱,“龙井虾仁、得月童鸡再来壶绿茶。”

  片刻,龙井虾仁上来了,小山似的一大盘,虾仁雪白,龙井翠绿。我故做斯文的拿起筷子,夹起一只虾仁,拿到鼻子下闻一闻,然后,放到嘴里,上下牙一合“咔”那个鲜、香、脆、嫩就别提了,哦,太棒了。我顾不得斯文了,拿起小勺,来了个紧抄底,慢抬起,像在

医院看病那样张大嘴,啊??唔,冒尖的一大勺。刚才,嘴里是一虾独秀,这回是群虾乱舞,我的舌头淹没在鲜虾的海洋里。再来一勺,又一勺。虾仁的鲜美,龙井的清香,哈哈!美哉!

  得月楼的龙井虾仁就是与众不同,要用当日出的活河虾,去壳后洗净,用淡盐水稍泡,使虾仁缩紧。再用上等的龙井茶烹制,这样做出的虾仁才能鲜、脆、嫩、滑。

  现在市场上的鲜虾仁都是黑心的小贩们用火碱涨发的,看着晶莹剔透,一下锅就出水,吃着一股火碱味。为了多卖几个钱把挺好的虾仁都糟践了。

  “您的得月童鸡来了,请慢用。”上菜的小姐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放下筷子,并不着急品尝。

  作为一个有品位的食客你必须懂得,在品尝一道佳肴后要“清口”才能再品下一道菜。所谓“清口”,就是要喝几口白水或茶水去掉口中的余味,然后再品菜,这样才能品出不同菜式的区别。

  我慢慢的呷了一口茶,打量着这道菜,一只小笋鸡,上面浇着子红色的卤汁,非常诱人食欲,那卤汁咸中带甜还有一股淡淡的糟香味。用筷子夹起一块,请轻一抖肉和骨就分开了,鸡肉香、滑、软、嫩,卤汁咸、甜适口,十足的苏帮菜的特点。

  要了米饭,刚才是品,这回是吃了。我拉开架势,风卷残云。一会儿,鸡还剩半只脚爪,一个头,虾仁都已告罄。我的胃今天可真幸福呀!

  我满足的站起来,走到窗前,想体会一下毛主席他老人家右手一抬“人民万岁”的感觉。

  “请您结帐,先生!”小姐的声音破坏了我的感觉,大概是人家看我吃完了,站起来想溜。龙井虾仁80,得月童鸡60,一共146元。虽然价格不菲,我还是认为物有所值。

  第二天,我又去了松鹤楼,专为那道松鼠桂鱼。那可是松鹤楼的绝活,当年,乾隆爷吃了都赞不绝口呀。

  桂鱼,学名厥鱼,灰背、白肚,身上和尾鳍有黑白花点,全食就一根脊刺,是淡水鱼中的最鲜的,以长江和太湖流域的为上品。

  松鼠桂鱼的制作非常讲究,取桂鱼的背上脊肉,斜片花刀,打上干淀粉,下温油锅炸,当鱼身定型后,再大火热油炸脆外皮,至金黄色。再浇上用番茄酱炒制的橙红色的酱汁。甭说吃了,就是一看,也够你香晕三回的。

  我品了一口,鱼肉外脆里嫩,鱼肉的嫩、鲜、和酱汁的甜、酸真是配合的相得益彰,不愧是江南第一楼的看家菜呀。我把那条桂鱼吃的就剩了张着大嘴的鱼头。140元又进肚了。

  20天后,又来苏州。这回我先大嚼了一顿苏州特产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为了便宜找了一个小饭馆,15元一只,我来了三公两母,公的膏满,母的黄肥。鲜的我呀,吃完了还吮指回味。我也享受了一下把酒持螯的感觉,光顾吃了,也没做出首像样的歪诗。

  我把最后的盛宴安排到临上车前。我打车来到王四酒家,进门就点了叫化鸡,久等不来,在我快等的不耐烦的时候,小姐推小车来到我面前,上面放着一个烧的黑黑的泥坨子,一把木锤和一把剪子,好想要修理什么。“您的叫化鸡好了”小姐说,“哦”我还没明白,只见小姐麻利的敲开泥坨,剪开荷叶,顿时香气四溢。一只油汪汪的小鸡就从泥坨里脱胎出来了,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叫化鸡真的很合我的口味,鸡肉软烂,鲜香适口,而且没有苏帮菜的偏甜的味道。我一边喝着啤酒,品尝着江南美食,真的好舒坦。我叫来小姐,问她叫化鸡的做法。

  这道菜要用当年的嫩鸡,去膛洗净后放入酱油、盐、糖和8种香料中浸泡24小时,然后,再把香菇火腿、五花肉、鲜笋、栗子、等切成细丁塞入鸡肚内,鸡皮上抹上香油。用鲜荷叶包严,再用厚厚黄泥包裹,入炉烤制6个小时。你想那鸡和调料的香味都包裹在内,一丝都不曾泄露,鸡的鲜、调料的香、还有荷叶的清香都融为一体了。

  苏帮菜用一句话可以形容:美哉苏州!乐哉美食!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食神眼:郑州美食一网打尽 (2003/03/11 13:02)
食神论吃:不一样的臭豆腐 (2003/03/10 11:20)
食神眼:众里寻“粉”千百度 (2003/03/07 10:29)
食神眼:香糯脆酥美鸡翅 (2003/03/06 11:04)
食神论吃:豉汁排骨煲仔饭 (2003/03/05 11:51)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