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笔记:三月再忆苏州 |
---|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03月12日11:08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徊云欢迎 网友投稿 从昆山到苏州,坐火车差不多二十六分钟的路程。短短地来不及在火车上发一会呆的时间。 离开苏州几个月后,我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再次拜访它,应该是快到了阳春三月,何况又是在这以秀丽精致出名的江南古城。火车上我想起那些绮丽优美的古代诗词,在我唇齿间游荡,盘旋不去。 但不过是为了给我一直心目中的江南营造想象的美感,我相信距离和想象更带给我愉悦。比如周庄水乡,在亲自去后多少让我失望之余,我就固执地认为周庄只是我脑海里美轮美奂的水乡名词。对于苏州也是如此。 下了火车,坐一路车在观前街下。去年酷暑的时多次在这里无所事事地闲逛,喜欢拿重庆解放碑和成都的春熙路等来比较。那时因为生计所迫,心情好不到哪里去,看一切都是灰色的。于是我告诉远方的朋友——苏州是狭小的,凌乱的,名不副实的。我看不到幽静的小巷,看不到碧水翠柳,也看不到那些宁静温婉的江南女子。吴语侬依,在我耳边也是变相的嘈杂。朋友说我太过于理想主义,而且掺杂了浓烈的个人情感。古时江南草长莺飞,绮靡迷离,却是不可逆的。 扯远了,观前街依旧没有什么变化,一条观前街,似乎由一些宽点的里弄小巷组成,相比下石路更开阔些,其中叫太监弄的地名一直不知道有何来历。倒是以前我抱怨颇多的狭窄的主街道似乎要改变面貌,人民路两旁大动土木。公车更加拥挤,说起苏州的公交,我倒是颇有体会,因为以前无聊的时候会花一块钱到处坐坐作免费城市观光,苏州公车交通方便,而且都是无人售票(所以这里一元硬币泛滥),但交通也堵塞得厉害,每次车一到人民桥,我就心里发急,运气不好没有十分钟是过不去的。旧城区没有北方大城的那样张扬的天桥,只是地下通道,是我初到苏州较不习惯的地方。但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形象,看到网上说苏州有作江苏省会的野心,但我宁愿相信苏州是温和的小家碧玉,我的印象是粗浅的,传统的,也许她某天会颠覆自己,但苏州还是我心目里构想的苏州。 在任何一个地方逛,我兴趣之一就是鉴赏美女。总的来说,我感觉在苏州遇见那种时尚惊艳的美女不多,不象重庆成都,逛街时眼前一亮得常常让我有自卑感。江南女子是以气质取胜吧,应该有水一样的娇柔,但我到现在还是不喜欢苏州话,虽然声调发音阴柔,但说出嘴里有种急促尖锐的感觉。 很快腹中饥饿,照例到我常常光顾的绿杨馄饨店。在苏州呆了两个月,极度讨厌这边甜腻的口味,但是喜欢上两样小吃。之一就是绿杨馄饨,我是极端的重庆麻辣嗜好者,家乡的馄饨皮薄馅小,遍布红油辣椒。起先看到这里大而白的馄饨团子,而汤竟然是清的,就无大吃的欲望。然而多吃几次后,渐渐喜欢上清汤鲜美的滋味,对于久在麻辣里打滚的我,无疑是一种另外的美味,重要的是经济实惠,一碗下去就可以填饱我。还有喜欢的就是这里的小笼,不过似乎都是以无锡小笼著称。薄薄的皮,汁多微甜的肉馅,每次可以狼吞虎咽地吃上一笼。而别的苏州吃的东西,大抵是甜得要死,不想吃第二次,当然那些名菜是无缘品尝。 暖洋洋有些眩目的阳光,我信步走着,小城显得悠闲平静。苏州旧城区各街各道,觉得有意思的大概有两条。第一是干将路,东西走向,以铸剑古人命名。但奇特的是马路中竟被分开一条水道,这应该是全国少见的,记得去年下午时分多坐61路公车,每每经过此。夕阳斜照,水道里似乎芳草戚戚,想起铸剑之干将莫邪,仿佛这就是沉淀的历史,但并不厚重。第二条路也是61路车经过的,乌鹊桥路。因为这个名字我而有许多美妙意境的联想。乌鹊桥路是苏州类似电脑买卖集中地,但毫无各地宏大电脑城的气派,路道也是窄窄的,两边密集一些装机卖电脑的店铺。我倒是常常步行光顾这里,起初是因为这里网吧颇多,而且离我那时住的地方也不远。渐渐一个人在傍晚的时候,从人民桥走到乌鹊桥,这里有一小小矮矮的石栏杆。一潭平静的水,平时看上去并不清澈甚至污秽,但那时我却想象江南古城的韵致,在水的微澜中,在乌鹊桥的名字中,顿时鲜活了起来。 初春的太阳还是不能持久,下午时分就开始黯淡,而微微有凉意。半天的苏州之行,更多怀旧的意味。再坐1路车去火车站时,我又开始想着那些名字——寒山寺,沧浪亭,白寺塔,狮子林…..但从没有去过,只是心里远远观望的美丽也已足够。 回昆山的火车上,外面天黑了,我终于也感觉累了。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