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健康专题 > 正文

不能给孩子乱吃驱铅药

http://life.sina.com.cn 2003年12月10日17:34 《环球时报-生命周刊》

  目前,由儿童铅中毒引发的“铅恐慌”愈演愈烈,各种保健品打着驱铅药的招牌跃上药店柜台,且价格不菲。有关专家说,驱铅药不能随便吃。

  不必过分恐惧铅中毒

  儿童体内血铅水平超过10微克/分升即为儿童铅中毒。儿童体内含铅太多可能引起大脑损伤、智力发育迟缓,如上课时开小差、记性差;可引发行为紊乱,如持续性哭闹、易激惹、打自己的头、用头撞墙;还可造成贫血、肝脏及肾脏损伤、听力损伤、腹泻、便秘,严重的甚至引起死亡。

  含铅环境是造成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原因。铅污染主要来源于房屋涂料、汽车尾气、饮水以及土壤。在美国,受到铅中毒威胁的儿童达300万人到400万人,6岁以下儿童每6人就有1人受到威胁。

  北京军区总

医院优生优育中心儿童保健室主任李南平说:“根据军区总医院在北京多所幼儿园所做的检测,铅中毒的儿童大概占28%。在我国,城市儿童铅中毒人数更多一些,农村的并不多,所以铅中毒威胁全民健康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做血铅检测必须去正规医院

  是什么力量在给“铅恐慌”推波助谰呢?从两年前起,报纸电视上有关驱铅药的广告铺天盖地。据业内人士说,许多生产驱铅药的厂家赞助一些检测单位,专门跑到一些学校和幼儿园给孩子们查血铅,结果几乎个个孩子都血铅含量超标,多数家长都被这个检测结果吓了一跳,于是纷纷购买检测单位推荐的各种价格昂贵的驱铅药。李南平说,这些检测一般收费都很低,只需四五十块钱,其目的就为了卖药。

  血铅是否超标,哪种检测手段说了算呢?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儿科学会儿童保健学组组长丁宗一教授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正规的血铅检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锌原卟林法,也叫筛查法;另一种是原子吸收火焰石墨炉法,也叫直接法,这是国际承认的标准检测方法,费用较高,对操作方法要求严格,国内只有一些大医院才有,地市级医院还没有,所以不可能普遍用于儿童临床常规检测。于是,许多医院就采用替代方法进行检测,儿童血铅检测手段因此而变得相当混乱。”李南平说,做筛查法只要12元,而做直接法需要120元。筛查法的缺陷是,容易将缺铁性贫血和铅中毒相混淆。直接法费用高,但比较准确。

  与我国相比,美国的血铅检测更为先进。目前美国全国标准技术研究所确立的血铅检验方法叫同位素稀释光谱法,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使用的方法叫感应耦合

等离子体同位素稀释光谱法,可以准确测量10微克/分升的血铅含量。在美国,医疗机构都可以进行血铅测量,测量一次的费用大约为10美元到80美元左右。

  目前我国还达不到美国的水平。丁教授认为,各地医院可根据财力选择不同的检测仪器,但是操作仪器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经过铅防治专业培训,绝对不允许有操作误差。

  对儿童不能进行药物驱铅

  李南平说,我国目前执行儿童铅中毒的国际标准,即10微克/分升。但是,儿童血铅含量如果大于6微克/分升,其各个器官都已受到伤害,就有必要进行治疗。

  治疗不是说要给孩子吃市面上五花八门所谓的“驱铅药”。丁宗一教授说:“能够驱铅的药物有两种,一种是二巯基丙醇,另一种是依地酸锑钠。但这两种药药性剧烈,不可能用来给儿童驱铅。因此,必须采用适合我国儿童的驱铅方法,这就是非药物驱铅,即采用金属硫蛋白这种新资源食品来进行驱铅,它能置换儿童体内的重金属。”

  可见,市场上的驱铅药根本没有合法身份。丁教授说:“现在市面上有好多驱铅药,标明是大蒜提取素、沙棘提取液、猕猴桃提取液等等,完全没有科学根据。”因此,家长们一定不要随便带孩子做不规范的血铅检查,必须到正规医院检查或接受治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健康专题专题
 相关链接
世卫组织对健康有标准定义,你符合吗? 2003/12/10 15:32:00
空调呼唤新面孔 小天鹅提出“健康1+8”标准 2003/12/10 14:25:46
五大类问题影响青少年健康 家长要正确引导 2003/12/10 13:30:00
恢复健康的江豚重返大海 养殖员吻别(组图) 2003/12/10 13:13:07
【今日提醒】电磁辐射危害健康 四类人群首当其冲(图) 2003/12/10 11:45:00
健康生活(图) 2003/12/10 11:33:38
健康节标志确定 2003/12/10 11:23:00
心理健康甚担忧 心理咨询师市场需求大 2003/12/10 11:20:23
女性健康不用过分强调性高潮 2003/12/10 11:20:22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